《纵横民国的山东牛人们》
第15节

作者: 鲁西狂人
收藏本书TXT下载
  吴佩孚报了名,这是吴佩孚最早接触的军事训练。
  日期:2017-02-10 09:50:50
  甲午之战,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日本联合舰队横行于渤海湾,这一天突然开到了蓬莱正北的长山岛。蓬莱百姓以为日军要攻打蓬莱,纷纷回家收拾行李准备逃难,大呼小叫,乱作一团。吴佩孚正在去私塾的路上,他胆子大,直奔到蓬莱阁海边看个究竟,这里也聚集了不少胆子大好事的百姓。日军没有打蓬莱的打算,但其中一条军舰耍威风,瞄准蓬莱阁轰了一炮,炮弹正好炸掉了蓬莱阁上刻的四个大字“海不扬波”中的“不”字,“海不扬波”变成了“海扬波”。今天游客们游览蓬莱阁,可以看见其中的“不”字是明显后补的。岸上百姓四散奔逃,而日本舰队扬长而去。

  这一幕深深印在了吴佩孚的脑海,令年少的吴佩孚气愤填膺、怒火中烧,二十七年后,吴佩孚率第三师驻防衡阳,为第三师填写军歌,开头便是“北望满洲,渤海中风浪大作……”

  1896年,登州府举行院试,吴佩孚的刻苦读书终于有了回报,高中登州第三名秀才,相当于今天高考烟台地区第三名,绝对是学霸级的人物。在民国林立的军阀中,吴老二的文化水平算是高的了。
  日期:2017-02-10 18:36:57
  吴佩孚中了秀才后就飘飘然不知自己姓啥了,和另外一些秀才鬼混,渐渐染上了大烟,每天必须到烟馆抽上几口,欲仙欲死。
  有些事,是命运决定的,有些事,是性格决定的。
  这天,烟馆里的普通座满了,吴佩孚想,普通座没有,雅间不是还空着有座吗,进去抽一口又有何妨?要知道,现而今坐动车,买二等座的票,想去坐一等座也会被赶出来的,何况是那等级分明的封建社会。
  吴老二不识好歹,大摇大摆进了雅间,里面正坐着蓬莱县的电报局长大地主大豪绅翁钦生。
  翁钦生微微睁眼,见是吴佩孚,便又闭上眼,问:“二小,你来干什么,有事?”
  吴佩孚只好谄着脸堆着笑,说:“普通座满了,想在这儿蹭个位置抽口烟,抽完就走,您看……”
  翁豪绅气量小,哪能容得下一个穷酸秀才和自己一块儿抽烟,传出去岂不坏了自己身价?不等吴老二说完,他一声怪叫,跳起来骂道:“滚!”
  吴佩孚讨个没趣,转身离开。不曾想,翁豪绅颤巍巍从烟塌上下来,赶上前,朝吴老二的屁股补了一脚。
  不让抽就不让抽,骂了也就骂了,临走还踢上一脚,这算怎么回事!自己好歹是个有功名的秀才,竟然这么不给面子,是可忍孰不可忍!吴佩孚恨恨地拍拍屁股,忍着一口气走了。
  吴佩孚是个什么性格,敢说敢干,倔起来如同驴,这口气他岂能咽下?
  日期:2017-02-11 11:42:34
  过了几天,吴佩孚打听到翁豪绅做寿,请来了县里的不少领导来看戏,其中还有县里一把手县太爷。吴佩孚找来一群地痞流氓,在做寿这天冲进翁家,赶走了戏台子上的戏子,吴老二则站在戏台子上大骂翁豪绅大庭广众之下男女同台演戏,助长淫风,有伤风化,滔滔不绝地骂了半个钟头。翁豪绅被骂的七荤八素,旁边坐着的县太爷也是尴尬万分脸红脖子粗下不来台。

  最后县太爷看吴老二没有主动结束的意思,终于忍不住了,发声喊:给我拿下!
  仆役们撸胳膊挽袖子上台擒拿吴老二。吴老二倔是倔,但不是傻子,一见架势不对,立马钻个空子跑了。
  县太爷怒气冲冲回到衙门,先是革了吴老二的功名,然后派人缉拿吴佩孚。
  吴老二跑回家,听说功名不但被革了,还成了通缉犯,心里真是又痛又恨,自己十几年寒窗苦读搏来的功名说没就没了,让人心痛不?现在蓬莱眼瞅着不能立足,抛掉辛苦供自己读书的母亲,去异地漂泊,让人心痛不?他一时冲动,上台骂了个地方豪绅,就落得个身败名裂抛家舍业,让人心恨不?就因为一口大烟的事,竟然捅出这么大的篓子,让人心恨不?
  再痛再恨也改变不了通缉犯的身份,蓬莱是不能待了,吴佩孚收拾了行囊,带了点银两,含泪告别了母亲和三弟,连夜逃出了蓬莱。
  茫茫天地,何处容身?
  日期:2017-02-11 21:07:51
  吴佩孚想起他父亲吴可成有个朋友叫孙庭瑶,现在京城开旅馆,凡是蓬莱老乡去京城谋生,大部分住在他那儿。罢了,不如去京城投奔他吧!
  在1897年树叶凋零的深秋,吴佩孚独自一人徒步奔向了北京城。
  吴佩孚一路风餐露宿,走走停停,用了近三个月的时间才见到了帝国的心脏。这三个月里,吴佩孚戒掉了大烟,一是痛恨大烟给自己惹了祸,二是身上拮据没条件抽大烟。吴佩孚从此一生不沾大烟,日后统兵数十万,也绝不允许手下人吸大烟。不过,有一个山东人例外。
  老子说过,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吴佩孚正是因为抽大烟惹了麻烦被赶出蓬莱,才有了日后飞黄腾达的机遇。如果没有这件事,吴老二继续老实本分地在蓬莱读书,娶老婆生娃,赶上清末废科举,仕途之路封死,吴老二这个不值钱的秀才只好在家当个私塾先生终此一生了,也许蓬莱教育界会多一名学者,但民国历史将会少一位呼风唤雨叱咤风云的大军阀。
  吴佩孚一路打听到崇文门外的巾帽胡同,终于找到了孙庭瑶的隆庆客栈。
  日期:2017-02-12 18:07:50
  孙庭瑶见中了登州第三名秀才的世侄来访,倒也欢迎,不过孙老头多年在外,很懂得人情世故,看吴老二蓬头垢面前来投奔他,指定没多少好事。孙老头便问:“世侄啊,你在老家放着好好的功名不要,跑北京来干嘛?”
  吴老二性格直爽,不会满嘴跑火车,他把蓬莱捅的篓子一五一十说了。
  孙老头听了半天没吭声。
  吴老二再傻也知道孙老头不愿收留自己,可他现在身无分文,偌大的北京城无处容身,只能赖在这里,所以也不吭声。
  两人沉默了许久,最后还是孙老头发话了:“留下可以,有空客房时可以睡客房,没有空房就睡马棚,吃饭可得自己解决!”
  有个地方睡就知足了,吴老二连连答应。
  此时已近年关,为了挣个仨瓜俩枣混口饭吃,第二天,吴老二向孙老头借了张桌子借了条凳子,在巾帽胡同摆了个摊子写春联。吴佩孚写了一手好字(如果读者有兴趣,可以上网搜搜吴佩孚的书法)所以春联生意还不错,在这寒冬腊月里,吴佩孚卖了不少春联,勉强能吃上饭。

  但是除夕一过,卖春联就不现实了,人家不可能提前一年来买他的春联。吴老二把红纸一撇,换张白纸画上太极五行八卦,改做算命先生了。
  算命对于吴老二来说并不擅长,年纪轻轻,又不油嘴滑舌,生意非常惨淡,吴老二是饥一顿饱一顿,在大雪纷飞里挨饿受冻。吴老二此时算命是为了混饭吃,日后还拿出算命这一套嘲弄过冯玉祥,让冯玉祥恨得牙根痒痒。
  这天吴老二在巾帽胡同继续摆卦摊,有一人来隆庆客栈投宿,见到吴老二大吃一惊:“我说老二,你怎么在这算起卦来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