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战国与中国明朝(原创长篇、每日更新)》
第18节

作者: 千成葫芦
收藏本书TXT下载
  其一,六必居牌匾是在严嵩没当大官(可能还是平民)的时候写的。当时,严嵩经常去六必居吃吃喝喝,而六必居的牌匾一直没有找到书法好的人来题写,六必居店员们听闻严嵩书法不错,于是邀请严嵩来题字,双方一拍即合,六必居三个字就题写了出来。
  其二,六必居牌匾是在严嵩做了大官的时候写的。那时,六必居是由六个人合力开的店铺,这六个人为了让六必居名号响亮,就给严嵩的夫人欧阳氏送进礼物,表示希望得到严嵩的题字。最初,六必居开店的六个人给店铺定名是六心居,这也好理解,六个人六颗心,同心协力,开好店。严嵩的夫人答应了此事,她想了一个办法。之后,欧阳氏天天在家里练书法,写了不少六心居,但是都写得歪七扭八、不像样子。严嵩看到夫人写的这么一些字都写得很差,就调侃(tiáo kǎn)她夫人的书写水平,欧阳氏立即让严嵩写一写六心居看看。严嵩挥笔写下这三个字:六心居。这时候,欧阳氏把其中的缘由告诉了严嵩。严嵩沉吟一会,认为六个人六颗心恐怕不好,当即拿起毛笔,在自己写的六心居三个字里面的心字上加了一笔,心字变成了必字。最终,六必居定名了,严嵩的题字成了六必居的牌匾。六必居的开店的六个人想了一个办法,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都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既然叫六必居,那好,店铺的经营范围就是柴、米、油、盐、酱、醋,除去茶,正好符合六必居的名字含义。

  上面的两则故事,不一定是真事,但都说明了严嵩的书法的艺术价值较高,他的书法作品成了传世之作。
  日期:2017-02-21 18:30:54
  第二节:传世之作
  下半部分
  日本战国:长歌一曲

  山雨欲来风满楼,今川家发兵尾张,直接给织田家带来了狂风。在织田家生死存亡间不容发的时刻,织田家内部分裂为“主降派”和“主战派”。
  织田家主降派认为:今川家此次出兵,兵势强大,不可与之争锋,而应该暂时向今川家投降,以保全织田家根本,待日后图谋东山再起。
  织田家主战派认为:此战不胜即亡,面对强敌,织田家应当奋力一战,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织田家的两派意见,争论不止。织田信长在决战前夕,命令手下一批人去大量收购米、盐、味噌(cēng)(味噌是一种在日本极受欢迎的大豆酱)等生活必需品,对外宣称织田家准备在此战中积蓄(xù)粮草、坚守城池。织田家的命运走向,将在织田家与今川家的生死较量中决定出来。
  今川家两万五千人组成的大军浩浩荡荡地开过来,一路高歌猛进,杀进了尾张国境内。今川家接连得到的军事情报,都说明了织田家在做守城的准备工作。今川家的胖乎乎的家主今川义元陆续收到军事情报,感觉一切顺利,就指挥着今川家各路人马猛烈进攻织田家各处城寨。
  这场战争中,今川家的一支小兵团的指挥者是松平元康,松平元康就是之前提到的在织田家做人质的竹千代,也就是日后的德川家康。在此刻,19岁的松平元康有着双重身份:今川家的人质、从属于今川家的松平家统帅。松平元康在桶狭间合战中是初次上阵,他负责的是今川家的前线运粮重任,而巧妙灵活的用兵,则使他出色地完成了这项任务。
  今川家的各路人马一路上攻城略地,伴随着他们的是夏季五月中旬的骄阳似火,尾张国一带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特点和中国上海一样,都是夏季高温多雨。气温高,湿度大,对于行军打仗来说,是一项气候的考验。今川家有着这样的考验,织田家同样受到高温的困扰。织田家连续丧城失地,前方战败的消息源源不断传来,不少坐镇尾张国大本营清洲城的人,在酷热难耐之中,越来越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

  战事进行中,五月十九日拂(fú)晓,晨光乍(zhà)现,织田信长召集家中亲属和重臣,他神情刚毅、精神焕发地抄出一把扇子,翩然起舞,高唱《敦(dūn)盛》:
  常思此世间,飘零无定处。直叹水中月,浮生若朝露!
  人生五十年,如梦亦如幻。有生斯有死,壮士何所憾!
  一曲《敦盛》,慷慨悲壮、余音绕梁。《敦盛》是日本传统戏剧幸若舞中的名篇,它的创作来源是日本古代的平敦盛(人名)的悲剧故事。早在12世纪,日本发生了“源平合战”,源氏和平氏两大家族之间殊死争战。平敦盛是平氏家族成员,他容貌俊秀、多才多艺,尤其通晓音乐,擅吹横笛。结果,平敦盛参加了“源平合战”,却在战斗中被杀,年仅16岁。他的年少早逝,让后人感觉人生如梦、万法皆空,在此基础上,创作了传世之作《敦盛》。从《敦盛》的内容来看,颇有《金刚经》的意蕴(yùn):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金刚经·第三十二品·应化非真分》
  《敦盛》也有些类似中国古代的曹操《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敦盛》与《短歌行》,都慨叹世事难料、人生无常,一样的气韵沉雄,一样的大气恢弘。
  织田信长长歌一曲,《敦盛》唱罢,他狼吞虎咽地吃过早饭。接着,织田信长迅疾无比地披挂上马,令人吹起出征集合的号角,自己不等大部队全部集合,就一路驾马,往前线奔驰而去。听到敦促集合的号角声,短时间内,织田家就集合了一批闻讯赶来的武士,这批武士连忙跟随织田信长出发。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