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战国与中国明朝(原创长篇、每日更新)》
第7节

作者: 千成葫芦
收藏本书TXT下载
  先看织田势力的东面,也就是三河国,在织田信长出生前,三河国的诸侯松平清康(人名)带领松平家族快速崛起,势头正猛的松平清康在织田信长出生的第二年(1535年)向织田信秀势力出兵,准备一举消灭织田信秀势力。松平清康把战线拉到了尾张国守山(地名)一带,就在松平清康自己的军营之中,发生了激变:年仅25岁的松平清康被己方的家臣杀死!松平清康被自己人杀了的事实确凿无疑,但留下了诸多谜团,这些谜团指向了此次杀人是误杀或暗杀。由于当时的人们没有搞清楚究竟是怎么回事,而且历史记录也不确切,所以,本书就不过多叙述此次事件的现场情形。松平清康,被后人认为是“如果活到三十岁,当可取得天下”,由此可见,他的能力的确很出众。另外,因为松平清康是在进攻织田信秀势力的战事中意外死亡,所以不少学者认为这场凶案的幕后黑手正是织田信秀,这也许是真实情况,而这次发生在守山(该地也被称作森山)一带的历史事件,史称“守山崩”(也称作“森山崩”)。

  随着松平清康的死亡,织田信秀松了一口气,他把扩张的目光转向北面的正处于激变中的美浓国(美浓国与尾张国、三河国一样,也是日本古代六十六国之一,美浓国位于尾张国的北侧,两者接壤)。到了日本天文十一年(1542年),也就是明朝宫女起义、谋杀皇帝的那一年,日本的美浓国也发生了一起谋逆案,案件的结果是:斋藤道三(人名)夺取了美浓国的领主地位,并放逐了美浓国旧领主。

  斋藤道三,原本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卖油商,他的经历却富有传奇色彩。传说,斋藤道三能进行特殊的技巧展示,他往壶里倒油时,在壶口放上一枚铜钱,倒的油准确无误地穿过铜钱中心的孔,倒完油,这枚铜钱是滴油不沾。传说归传说,斋藤道三的本事远不止倒油技巧,他还有着盗取美浓国的能力。斋藤道三不甘心于卖油,他逐渐地坐上了美浓国重臣的位置,而这,则是他用阴谋诡计不断谋害主公的方式换来的。之后,他又用阴谋直接上位,夺取了美浓国的领主地位,霸占了美浓国。斋藤道三以下克上,谋取诸侯之位,其卑劣手段令人不齿,出于这层原因,人们将斋藤道三称为“美浓蝮蛇”。

  动物蝮蛇的繁殖方式是卵胎生,幼蛇在母蛇体内孵化,生出来的小蛇可以独立生活。古人认为蝮蛇是幼蛇咬破母蛇的腹部才能出生,有人想:这就如同是杀死母亲之后才能出生,可见蝮蛇的狠毒之处。有着美浓蝮蛇之称的斋藤道三,他的狠毒行径和蝮蛇这种毒蛇一样,使当时的人们不寒而栗(lì)。
  美浓国内乱不止,带给尾张之虎(织田信秀)可乘之机。于是,在日本的美浓国、尾张国土地上,上演了一幕幕“蛇虎斗”。织田信秀率领织田军,联合了被斋藤道三放逐的美浓国旧领主,深入美浓国腹地,进攻斋藤道三的居城。斋藤道三的作战能力也是蛮强,他一手操纵了尾张国的反对织田信秀的势力,诱发织田信秀后院起火,而且抓住有利时机,集中兵力突击织田联军,造成了织田联军的大溃败。战后统计结果显示,织田联军损失惨重。

  上述事件发生后,织田信秀的扩张计划被迫暂时中止。织田信秀不仅树立了北面的敌人,还有了在东面的更强大的敌人——今川家。今川家是在松平家东面的家族势力,当时的今川家的家主是今川义元(人名),他在斋藤道三夺取美浓国领主的那一年(1542年),悍然发动了进攻织田信秀势力的第一次小豆坂之战。今川家与松平家结为联军,与织田军激战一场。虽然织田军在交战开始时处于败势,但经过己方武士们勇猛作战,使战局发生了逆转,织田军终于反败为胜,赢得了第一次小豆坂之战的胜利。

  织田信长在后来的人生道路上,与本文提到的松平家、斋藤家、今川家都有着紧密联系。周边强敌环绕的织田家族,正在改变着家族的走向……
  日期:2017-02-04 17:00:33
  第六节:策略
  上半部分
  中国明朝:严嵩的策略
  明朝的所有奸臣里,最出名的就是严嵩(sōng)。作为明朝嘉靖年间的权奸,严嵩作恶多端,逢迎着嘉靖皇帝做了不少荒唐事。不过,严嵩确实有才华,还很讲究策略的运用。本书主人公之一张居正刚刚进入政坛的时候,也和严嵩打过一些交道。

  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张居正考中二甲第九名进士(很不错的科考殿试成绩,也就是当时的全国第十二名的成绩),被授予庶吉士职位。虽然这次的殿试成绩很不错,但是张居正还是怀着悲痛沉重的心情来面对,其原因在于张居正为了科举考试付出的代价很大,之前,他的祖父就是因为张居正考中举人而被辽王谋害至死。
  张居正科考成功而被授予的庶吉士是什么职位呢?庶吉士的名称来源是取《尚书》里的“庶常吉士”之意,这种职位其实是翰林院里的一种实习期的职位,等到完成了三年实习期且没有严重错误,就可以正式进入翰林院担任编修职位。庶吉士选取进士出身的有潜质的士子来担任,庶吉士是明朝内阁大学士的重要来源之一。明朝内阁大学士(也称作阁臣)其实就是明朝皇帝的高级秘书班子。在明朝中后期,内阁大学士们掌握的实际权力很大。因此,有不少人认为那时的内阁大学士就相当于古代的丞相(丞相职位在明朱元璋时期就被彻底废除)。其中,首席内阁大学士被称作首辅(也称作元辅),权力很大;次于首席内阁大学士的阁臣被称作次辅,权力也是不小。首辅要在管理内阁之外,兼管翰林院。因此,张居正被授予翰林院庶吉士的时候,肯定要与当时的首辅夏言(人名)、次辅严嵩产生联系。

  刚刚担任庶吉士的张居正,目睹了一场政坛上的大变动,那就是夏言与严嵩的政坛斗法。要说明白这场斗法,就要先介绍夏言与严嵩。
  夏言与严嵩,都是江西人,严嵩出生于1480年,夏言比严嵩小两岁。夏言与严嵩都是进士出身,夏言是36岁考中进士,严嵩则是26岁考中进士。夏言在大礼仪事件和其他的一些表现中,深合嘉靖皇帝的心意,从而得到提拔,他比严嵩在政坛上发达得更早,并且一步一步升任为内阁首辅。
  严嵩在前半生之中,并没有表现出奸臣的样子,反而是年少成名、奋发有为。比如,严嵩在26岁时考中二甲第二名进士(当时的全国第五名),被选为庶吉士,当时的不少士大夫对他的才华都很欣赏;严嵩的书法的艺术价值颇高,至今还有遗迹;还有,他在翰林院担任编修之后,号称养病,并且辞官隐居十年,过着读书的生活(此事有可能是因为他隐居的十年里,是正德皇帝在位期间,官场环境太过恶劣);隐居之后,严嵩重新回到明朝政坛,在返回政坛的初期,他还因为怜惜民生疾苦而提出了一些好意见。但是,严嵩在他自己的壮年之后,一改之前的主张,变成了彻头彻尾的奸臣。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