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殇三生石——上山下乡知青的艰苦拼搏和荒诞不经的情爱》
第12节

作者: 巴山牛_渝
收藏本书TXT下载
  你想嘛,从那么高的岩上掉下来摔不死淹不死,跟着又把恶神般的公社冯副主任变成一副母牛B,这种人不是哥谁配当哥?
  第二天,天还没亮时,李尚和赵忠就来接三妹跑路,赵忠一推屋门,发现门是虚掩着的,轻轻叫了两声三妹,没有听到回答,赵忠忙进屋摸到灶台边掏出火柴划燃,发现床上没人,点亮油灯后,端着油灯床上床下的照还是没见人,不过可以看出床上有人睡过,枕头上有脑袋压过的痕迹,而且用来当被子的线毯也掉在了地上。三妹就这样不辞而别,这不对呀?她挂在墙上的仿军用挎包还挂在那儿呢!

  三妹出事了!这是两人都意识到的事情,可是还不能声张,因为这三妹是革委会四处清查和捉拿的对象!该不是被人告密,夜里被民兵捉去了?赵忠是个书呆子,一时手足无措,跺着脚急道:
  “我怕是也跑不脱了!”
  日期:2016-12-17 23:23:50

  李尚熟悉这书呆子的德性,如果留下来安慰,他会没完没了的拉着你唠叨个没完,没人搭理他,一会儿功夫反而冷静下来,也会想出一些冷门招数,当下是一甩手扭头回去了。
  回到长瓦屋,看到冯卵头与隔壁的林光明在砍竹子,铲去枝叶后,拖到后门地坝上在竹尖上绑破布条。李尚不明所以,问这是做啥子?林光明和冯卵头回答说是准备去烧蜂窝包。
  林姓在六队是大姓,有三十多人,只是成份有点高,是上中农,对六队集体的事务没啥话语权,但在知青回城民主评议时还是有投票的资格,倒也不可轻视。
  林光明是个瓦匠,经常在外做临工,家底还算好。李尚曾听小明柳说,他婆娘是五队张杀猪匠的妹子,当闺女时是大队的一枝花。

  李尚没觉得林家嫂子有多漂亮,只是觉得这已经生养了两个妹儿的村妇,胸脯倒是挺大的,脸貌较一般村妇周正一点儿。因为没生有儿子,前几天才生了一个娃儿,谢天谢地终于生了一个儿子!
  喜不自胜的林瓦匠丢下功夫回家来服侍月母子,由于奶水不畅,娃儿奶不够吃,土偏方说生吃蜂蛹可以下奶,这是准备去烧蜂窝取蜂蛹。为了给以后回城拉票,平时一毛不拔的知青冯守胜自告奋勇的来帮忙,反正力气使了力气在。
  弄清楚原因后,李尚提醒说:“用火烧好是好,只是搞不好把蜂蛹也烧焦了。”林瓦匠闻言愣住了:“当然是把蜂窝包取下来最好,但是哪个敢去取,只怕要蜇死人啰!”李尚指了指冯守胜:“冯卵头就敢,我晓得他在南浦城里取过蜂窝包。”冯守胜当时就急了:“你娃天棒扯淡,你才取过蜂窝包!”
  日期:2016-12-18 00:08:32

  玩笑过后,三人打起了商量,李尚本是位急公好义的爽性人,二话不说答应一路去,时当夏令,大家都是短衣短裤,为了防备蜂子蜇人,决定换上长衣长裤,三人都各回各屋去准备。
  李尚的知青屋位于长瓦屋大院右侧,这长瓦屋本是面朝青龙河的两个四合院,由于正中的堂屋脊檩连成了一片,远远看过来是长长的一溜房屋,所以名为长瓦屋。
  知青房屋是前后二间相连,各有约十个平方大小。前间面朝大院的石板地坝,是灶屋,后间有一个木质的牛肋巴小窗,是卧室。前任知青是渝州的两个亲兄弟,所以是这般连二间的布局。
  李尚和冯守胜来后,自然要分开。本来是李尚先来几天,可以由他先挑房,但李尚天性使然不愿占便宜,等冯守胜来后,任由冯守胜先选了前屋。队上派人用土砖封上了中间的隔门,把门安在后面窗户的位置。
  李尚换穿了长衣长裤,是那种冬天穿的棉布衣裤,又穿了袜子和一双回力鞋,戴上一顶草帽,想了想又翻出一双棉线手套和一件短袖的海魂衫拿在手上,锁上门等林瓦匠和冯卵头。

  等了一会儿没见人,林瓦匠家是前后都有门,因为屋里有月母子,也不好穿屋而过,就绕到外边的小路到了大院坝子,见冯守胜正开着柜子在翻找衣物,不晓得怎么武装自己,见李尚这身行头,也依样画葫芦的穿戴起来。
  这时林瓦匠出了门,大家的穿着基本一样,唯独不同的是李尚多了一套手套和海魂衫。看来是心照不宣的由李尚去取蜂窝包了。
  临到开步的时候,李尚不由问道:“喂,我说同志们啰,啥地方有蜂窝包哦?”林瓦匠说一队的寨子堰塘有一个老大的蜂窝。
  日期:2016-12-18 06:17:21
  石峡一队侧边的明岩叫手扒岩,这里的明岩直上直下,有一方稍矮一点的巨石,被鬼斧劈开一条宽约米许的裂缝,先民在左右石壁凿上等距离的孔洞,称之谓脚蹬,另外凿上约为小一点下凹的孔洞用于手扒叫作手坑,供乡民们上下通行。所以名为手扒岩。
  岩下是一片长满了桐子树的乱石,石阵中有一方顶部较平坦的长形石头,面积约有60平方,石上建有住房,靠高岩一侧是连三间的土墙草房,斜朝青龙河的门前是一个小坝子。

  这巨石高约五六米,加上地势本来就比侧对面的石峡五队高,比河对岸的石峡六队更高,桐子树林的点缀下很是养眼,远远望去有点城堡的气象,乡民们称这里为“寨子”。
  寨子前方十多米的地方有一口水面约半亩的山坪塘,水塘四周都生长着桐子树。这是一口冷水塘,一年四季水都是满满的,它除了存储山坡堰沟的来水,主要还是它塘底有几个大的泉眼,一年四季泉水不断。这种塘还比一般的塘深,约有四五米深浅,这种远离乡民大院的冷水塘,也不适合养鱼,因为水冷塘瘦鱼长不大,只有几年不见长的野生鲫鱼悠闲窜游在塘中。
  这里风景独好,空气清新,还人迹罕至。
  这三间草房里如今住着一条三十岁出头的汉子,名叫周大林,独门独户在当地没有族亲。早先是解放初期土改时从外地流落在此的一名小叫化儿,按当时的阶级划分成份算是最贫穷的佃农一类。
  人民政府在这巨石上给他建了三间草房,还给他分了田地,是希望他在这里落地生根成家立业的。周大林身短腰长,臂部有点像女人一样后翘,走起路来活似拖着屁股一般,得了个外号“拖屁股”。
  谁知这家伙懒得很,活脱脱是一个二不挂五的乡痞。60年代中期他倒是忙活了几年,追随青龙大队的冯财成了新贵。
  冯财是高小生,小学毕业粗通文墨,在公社革委会捞了一顶副主任的官帽戴,周大林是扁担倒了也不认得“一”字的角色,只混了一个基干民兵班长,而且不拿工资只在生产队分基本口粮。

  周大林平时在队上喜欢自来熟蹭饭,还反客为主的要酒要肉,同队社员十分嫌恶他。如今当上班长了,更是冒皮皮充大官,在周边几个生产队吃起了招待饭,倒是酒肉不断,滋味实润。熟悉的乡民在场上或路上碰到他,一般打声招呼叫着“大班长”就匆忙闪人,乡民们都是抽山烟用烟杆吸,也免去了敬烟的礼节,乡民们等闲不到这寨子周边来,被周大林黏上就讨厌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