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光阴.梦想带我去飞翔》
第32节

作者: 阿南
收藏本书TXT下载
  那次我在北京一共呆了近一个月。一方面完成全国邮政网的培训和在北京邮电大学的所有网络设备调试工作;此外还参加了在北邮的北电培训中心的Passport产品培训。在为邮政做技术培训过程中我意外的见到了一个人,他是当时我还在永成的时候用自己的钱读北京一家培训机构的Bay产品技术培训的老师;而在产品的调试中我终于见到了一另外个人,他就是多次在电话中得到他帮助的上海Bay公司的林斌。世界原来是这么的有意思。

  我从来没有设计和规划过全国这么大的网络的结构和配置,我的参与基本上就是在旁边学习和理解Bay公司工程师的规划和设计。我去仔细的学习和理解他们设计的网络拓扑结构,整个全国网络采用的OSPF,RIP路由协议,路由器ATM的配置方法。这有是一个全新的网络技术领域和层次,为我打开另外一个新的空间。谁又可以料得到,我的下一份工作就是和这样的全国性的大型网络设计紧密相连,北京之行为我职场新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不同的城市,不同的文化,技术的拓展,还有那外企的梦想;LDL为我渐渐打开了一片新的天空,这片天空明亮而蔚蓝,处处透露着阳光的光芒。而每一束光芒照射着的地方,都是吸引着我奋斗的方向和梦想。
   不再犹豫之系统工程师.挑战IP交换
  不再犹豫之系统工程师.挑战IP交换
  挑战IP交换
  1997年,正是中国网络建设中交换技术红火的时候,在我加入LDL的时候,VLAN和IP交换的技术也正刚刚兴起。我和周围所有搞网络的人都面临这样的学习新的技术的挑战;于我而言,这样的技术的了解和掌握更是我支撑自己这份好不容易获得别人的信任而获得的高薪的职位和机会。我很清楚的知道,倘若不是Danny对我的信任和赏识,他是不会去冒险得罪“永成”这样一个在西南地区专门做Bay网络集成的公司的。我必须得好好的珍惜,我时时刻刻的提醒着自己。不然自己会错失一个良机,同时也辜负了别人的期望。

  从我踏入网络业界以来,我以前一直以为周围接触到的人都是很懂网络的,可是后来随着自己对网络技术领域的了解,发现诸如IP技术,交换技术等等,原来大家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既然是这样的状况,我就不是太担心自己落后得太多了,我相信我可以比周围的人更加刻苦的去学习和钻研这些技术。对于这样和全球网络技术领域保持着同样步伐的网络技术,在书店是根本没有这样的书的。唯一可以获得的相关资料就是随着产品而来的配置手册和技术文档光盘。普通的人当然是无法获得这些技术资料的。而在LDL的做技术的便利条件就是,我可以从库房中借用任何产品来进行试验和摸索。面对着这些全新的技术和种类繁多的产品,我感觉到我必须要制订一个计划和方法。

  我首先把LDL在西南地区销售的产品进行分类整理,根据销售的反馈,我选取了三个产品作为深入研究的对象,一个是Bay的350T交换机,一个是Bay的AN/ASN路由器,此外还要最新的Bay的最高科技的IP路由交换机。这三个产品基本上可以覆盖普通企业用户构建局域网和接入Internet的需要。在方法上,我依然采取首先苦读技术文档的方式,把一个一个的新的概念和名称的定义充分的理解,再加上实际的试验。这样可以从理论和实践上掌握并检验我对技术的掌握程度。也不知道从何时开始,我非常的注重对于一个定义的理解,我觉得对于一个概念的定义是最精辟而又是深入浅出的描述。

  在1997年的8月到10月期间,我几乎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研究这些原版的技术文档上。来自Bay厂家的技术文档都是电子版本的,我于是把重点的讲解理论和基本配置方法的打印出来,一边一边的读。那时我经过永成公司的锻炼,已经基本上有了网络基础,而且也将就可以应付英文原版的技术资料。我喜欢边读边做记号,甚至把自己的问题和理解写在资料上面,过段时间我一般都会回头来重新复习一下,往往许多概念可以理解得更加的完整和真实,有的问题也可以自己回答了。

  那时,可能最难以理解的就是VLAN和IP路由交换的概念了。我把Bay的技术资料中关于VLAN和IP路由交换的打印出来,踏踏实实的一个概念也不放过的细细研究。然后按照技术资料进行实际的操作和试验。这样,我不仅仅重新掌握了许多IP的概念,比如IP地址的定义,分配,规划等等,也将VLAN和IP路由交换技术掌握得心中有数。后来,IP地址规划,VLAN,IP路由交换竟然是我在今后的2年中最主要接触的工作,也就是凭借这几项基本功,我规划和设计了好几个成都大学的校园网的网络设计,规划和安装。由于那时Bay在西南地区只有一个销售人员,自己也靠这些在Bay产品的技术领域小有名气。经常有其他的集成商或者分销商给我打电话,让我私下去帮他们调试设备。靠着这样的方法和条件,我开始在不知不觉中在网络的技术领域成长起来了。

  项目的经验可以让人很快的得到成长和积累到宝贵的经验。在平常的工作中,很快的积累到了中小规模的网络的设计,规划和调试。那段时间,我为四川供电局,电子科技大学中国教育网CERNET西南节点,还有电子科技大学校园网,华西医科大学整个新建校园网进行着网络的设计和调试。我和电子科大总是那么的有缘分,就连工作后也还是离不开它。认识了主管电子科大CERNEET西南节点的雷教授,我于是又拜教授为师,洗耳恭听来自权威人士对网络的神侃。教授就是教授,我曾经从他哪里学到一句关于网络经典的评价。他说:“目前的IP网络无论怎么变化,其结构都是靠路由器把一个一个的LAN连接起来的一张大网,Internet就是如此”。回顾网络发展10余年,话语虽然简单,可是点评得经典到位。我也就经常把大师的话挂在嘴边。

  华西医科大学校园网是我在98年元月独立规划和调试的中型规模的网络。其实项目不是我们拿的,因为LDL不是系统集成商。我去规划,设计,调试整个网络是受我们的客户一家系统集成商付费聘请过去的。大家俨然把我当作网络的专家和高手,本来说是过去就进行顾问和规划工作,可是那家系统商的技术人员对网络规划和Bay的调试一窍不通,而Bay北京公司的人又迟迟不来,于是所有的具体工作落到我的身上。我从来没有接触过这么大规模的网络设计和实际的工程调试,这样规模的网络算是当时我接触到的最大规模的网络了。唯一可以参考的就是我曾经从Bay内部拿到的一份他们调试另外一个大型网络的调试报告。

  我不敢认为自己是什么顾问和专家,这么大的一个校园网突然让我来设计和规划,我深感责任重大,丝毫不敢懈怠和马虎。限期7天的调试,我整整花了2天的时间来细心地画了一个巨大的校园网络的拓扑图。2天的时间,按照埋好的光纤规划好了放置带光纤接口的4台Bay最高档次的三层交换机的核心节点位置,整个校园网按照部门和职能划出了25个VLAN,最后是一个到CERNET,也就是到电子科大的CERNET的西南节点的广域出口。规划好了网络的基本结构,再按照给我的IP地址的范围进行VLAN,IP地址,IP路由的规划和分配。整个IP地址的分配我做了整整4页纸的表格,把每个节点,VLAN,IP路由都标注得清清楚楚。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