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麟北走》
第21节

作者: 今晚没有抓老鼠
收藏本书TXT下载

  二十九日,敌军集中大力向禹王山大举进犯,60军守军事前作了充分准备,万保邦旅首当其冲,张冲师长把师指挥所设在禹王山西南坡一侧,表示与阵地共存亡的决心。是日凌晨,敌军先以飞机侦察,接着在蒲汪炮兵阵 地上空升起气球,指挥炮兵向我禹王山阵地轰击,然后出动步兵、骑兵、坦克联合向我进攻。当敌军开始炮击时,60军在车辐山的重炮营立即对敌人的炮兵位置进行制压射击,同时在半接楼之野炮营也以猛烈火力封锁敌军进攻的要道。这时战防炮连亦在禹王山前沿阵地控制敌坦克的活动。而疯狂的敌人仍冒死前进,象野牛一样一 群群地向60军阵地冲来,60军守军坚决迎击,先以步机枪,继以手榴弹,最后展开白刃战,把进犯的敌人大部消灭在阵地前面。可是敌人对禹王山志在必争,头一股被 击败了,第二股又继续进犯,整天激战不止,我守军前仆后继,负伤不下火线,工事随毁随修。第一线被突破了,退到第二线继续抵抗,等援兵到来,又举行反攻, 把失去的第一线阵地再夺回来。在敌我激战的同时,双方展开了激烈的炮战。敌人炮兵居于绝对优势,集中几十门重炮向我炮兵防地轰击。我炮兵并不气馁,仍然选择有利战机,沉着的打击敌人,对步兵作战起了有力的配合作用。经过三天两夜的苦战,我军付出了很大牺牲,敌军也遭受了在鲁南战投中最惨重的损失。到五月三日以后,双方保持对峙局面。

  日期:2016-09-05 13:52:31
  第四章(九字真言阵)《中华道藏》:“入山宜知六甲秘祝。祝曰:‘临兵斗者,皆阵列前行。’凡九字,常当密祝之,无所不辟。要道不烦,此之谓也。佛教称为奥义九字,传入日本后,混入真言密教之一部,并被误抄为“临、兵、斗、者、皆、阵、列、在、前”,而成为日本修验道之山伏所重视的咒法。《姜太公兵书》里把九字真言引用于了战术,把九个字按以下排序:临兵斗皆阵列,前行者者临前,列阵皆斗兵行。中国古代八大兵书是一部世界的兵学圣典,被誉为“天下奇书”,商周之交, 姜太公在山中避纣时苦心研究兵法,并写出太公兵书,成为中国古代八大兵书之一。天台山中太公台尚在,太公崖犹存。其中最为防御有效的阵法,就是九字真言阵。此阵阵法于圆形为主,属于防御性阵型,好处是没有部署上的弱点,任何方向遭受攻击,整体大阵不需要做出根本性的改变,一处遭到攻击,两翼相邻的阵可以自动变为两翼,保护支援遭受攻击之阵。这样复杂的阵法需要大量时间进行训练,前进时不允许奔跑,后退时不能猛跑。张潜江在部队闲暇时,对这一阵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结合团部作战实际情况,进行了改良和反复的操练。张潜江在布阵时,设一指挥官用旗语指挥此阵。阵形分成三列,从后至前,第一排瞄准射击,第二排做好子丨弹丨上膛的准备,随时补充足够的弹药供给。第三排肉搏相见,直接刀光剑影。运用时,第一排射击后,则通过两列之间的空隙,回到下一排身后接过子丨弹丨上好膛的武器,再由下一排短兵相接后,重新进入瞄准射击状态,如此循环反复。以此获得持续而较密集的远程打击和防御能力。这是接近实战要求的,作战时,全军跪坐,当敌接近至100 步时,令一精确枪手起立射之(这是为了测距),待敌入阵后,则枪弹俱发射之。若敌接近至7 0步时,再令一枪手起立射之。若可入敌阵,则平射俱发。当敌至面前,则枪兵与之肉搏。如此反复循环。

  日期:2016-09-05 14:38:58

  第四章(布阵)1938年4月21日,奉命阻击南下日军,掩护徐州数十万国军撤退的60军来到台儿庄运河东,与日军展开激战。日本鬼调集军队,大批大批地从东面、北面向台儿庄运河压过来。张潜江的83团来到了李圩村。他令团部在深夜又在村南挖了三个大地堡,以防被日本飞机的发现。张潜江部先是在李圩村,还有东面的陈瓦房、邢家楼、五圣堂、火石埠、浦汪、东庄跟鬼子干,后来集中到禹王山上,他们用麻袋装上沙土,在山的东面、南面、北面垒起了三道胸墙;在禹王山的东山头和西山最高峰垒了大小两个碉堡。白天,鬼子的飞机向张潜江阵地上扔丨炸丨弹,坦克掩护鬼子向山上冲。这个小碉堡让日本鬼子的坦克攻了个豁子,张潜江部无奈之下撤到山顶大碉堡里,在碉堡前挖了三道战壕与攻上山的鬼子对着干。鬼子占领小碉堡后,也挖了两道战壕,与张潜江的战壕相距不到百米,双双的手榴弹互相扔到对方的战壕里,打得可惨了,死人无数。小日本鬼子攻了10几天,硬是没有攻下禹王山。双面一直激烈交战到白热化阶段。日军援军源源不绝,最后,先头部队采取了自杀式地疯狂强攻。张潜江团部伤亡无数,弹药库存严重不足。为了掩护徐州数十万国军撤退,坚守禹王山阵地。弟兄们都杀红了眼,宝贵的珍惜着每一颗子丨弹丨。然而,还是有许多兄弟不断地倒下。临危不惧,大将风范。张潜江心里暗暗焦急,眉头紧锁,计上心头。思来想去后,张潜江决定启用九字真言阵法来拖住敌人的疯狂进攻,以便等待援军。关键时刻,张潜江手握杏黄旗,一声大喝:“临兵斗者,皆阵列在前。准备布阵。”众部下恍然大悟,在第一反应里,纷纷踏入阵型队列。张潜江杏黄旗一指:“临兵斗皆阵列。”岳营长带着一群人马踏入阵中,形成一个大型的圆圈。随即,张座杏花旗潇洒指向陈明仁:“前行者者临前。”陈明仁带领一众弟兄,手拿武器弹药和手榴弹进入阵形。最后,张座的杏黄旗指向蒋正:“列阵皆斗兵行。”蒋正一行,手持各种刀枪兵器,步入阵列。列阵完毕,众官兵发出了地动山摇的阵阵咆哮声。

  日期:2016-09-05 23:42:13
  第四章(布阵2)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最早的布阵是伏羲为天下王的时候,他向外探求大自然的奥秘,向内省视自己的内心,终于推演出了行军布阵。但是至今最为盛名的莫过于《周易》中记载:《周史》以周易为诸侯占卜到现代的术士打着周易的招幌。人们无不一言以蔽之曰:周易是卜筮之书,周易是神仙书。而后的道家亦将周易的运用推至到了一个颠峰,甚至依据八卦图形演变成了八卦阵法,其中八个卦象分含八种卦意——“乾为马,坤为牛,震为龙,巽为鸡,坎为豕,离为雉,艮为狗,兑为羊”,分别是八个图腾的意思。张潜江身着批斗,像个巫师似的手握杏花旗手舞足蹈,反而显得有点仙风道骨似的感觉。众官兵跟随着张潜江的旗语忽而呈顺时针方向旋转,忽然又呈逆时针方向移动步伐。整个大军在张潜江的旗语下穿梭得游刃有余和行云流水。八卦分别象征自然界的八种物质,天地雷风水火山泽,是万物衍生的物质基础,其中以乾坤天地二卦为万物之母,万物生于天地宇宙之间,水火为万物之源阴阳之基,风雷为之鼓动,山泽终于形成,有了山泽,生物开始滋生,生命开始孕育,人类因此繁衍。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这十个天干符号,在张潜江若即若幻的“巫术”舞蹈下,把整个阵法发挥到了极限。甲为首长,也就是张潜江。他隐蔽在阵后不断跳跃着奇形八状的步伐,口中喃喃自语。神秘莫测,所以叫做遁甲。乙、丙、丁为三奇,即岳营长,蒋正和陈明仁。他们是布阵者身边最得力的三个助手。乙为文官,叫日奇;丙为武官,叫月奇;丁负责后勤保障供应,叫星奇。乙、丙、丁三奇,也可以作为三支奇兵来理解,出奇制胜往往都靠它。也有人从阴阳五行的概念来解释乙、丙、丁为何称为三奇,即甲为主帅,为阳木,最怕庚金克杀(阳金克阳木为七杀,最凶);而乙为阴木,好比甲木的妹妹,乙庚相合,甲将乙妹嫁给庚金为妻,这样甲木就解除了威胁,乙自然可称得上实行“美人计”的奇兵了;丙为阳火,木生火,他好比甲木的儿子,能克杀庚金,保护甲木之父,所以他自然也是一奇;丁为阴火,她好比甲木的女儿,也能克伤庚金,保护甲木之父,所以也是一奇,为此她还有“玉女”的美称。戊、己、庚、辛、壬、癸叫做六仪。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相配,形成六十甲子,则十天干每个都会用六次,这样就形成了六甲、六乙、六丙、六丁、六戊、六己、六庚、六辛、六壬、六癸。八卦阵按休,生,伤,杜,景,死,惊,开八门。从正东“生门”打入,往西南“休门”杀出,复从正北“开门”杀入,此阵无人可破。阵势的核心在于:这种路径可以通过事先操演确定,通过有意识地引导,让对方本来是战阵两端的直线冲杀,变成我方主导下的,在阵内的圆形路线!连续不断地接触,无穷无尽的敌人,将会逐步消耗敌军的气势和体力。而由于敌军自身的特性,他们又不得不按照这条“安全”的路线冲锋。所谓“强弩之末不能穿鲁缟”,随着时间的推移,敌军最终会随着时间的优势,逐渐消耗一空。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