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崛起—兵锋上的复兴(最幽默的悲壮,长篇原创连载)》
第19节

作者: 大汉骠骑霍将军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6-12-01 09:17:53
  平陵南面是宋国地带,北面属于卫国国境,在进军平陵途中必须经过市丘。市丘在魏国境内,因此孙膑认为,齐军的粮道很容易被魏军切断。因为只要齐军经过市丘之后,魏国派兵把守市丘,就可以阻挡齐军的粮草大队。但孙膑给田忌的指示是,我军必须佯装不知道这一危险。
  孙膑明知齐军经过市丘之后,容易被魏军切断粮道,为何还要继续挺进,并且佯装不知道?原因在于,孙膑希望通过佯攻平陵而麻痹魏军,而市丘是通往平陵的必经之路,所以他无论如何也要挺进此地。至于佯装不知危险,则是想让魏军以为齐军不知危险而未做出相应的防范措施,故而更加轻视齐军。魏军方面大概会这样以为,即便齐军深入我国腹地,咱们也可以通过截断其粮道而弄死他们,现在咱们正在谋取赵、卫,先不用急着分兵与齐军争锋。事实上,孙膑既然知道齐军的粮道可能会被截断,当然做好了相应的准备。

  田忌采纳孙膑的谋略,领兵抵达平陵之后,又问孙膑:“军师这平陵该怎么打啊?”
  孙膑表示特无语:“田将军这一路你也跟我这么久了,我该说的都说了,你怎么还云山雾绕的哦?”
  田忌说:“齐城、高唐。”

  齐城、高唐究竟是指什么,有学者说齐城、高唐是魏国的两个地名,田忌的意思是说分兵攻打这两地。但也有学者说,齐城、高唐是人名,田忌想派这两人攻打平陵。根据后文“吾攻平陵不得而亡齐城、高唐”,我们将其理解为人名或许比较好(或者说是代指两地大夫)。即田忌派齐城、高唐攻打平陵。
  日期:2016-12-01 14:23:56
  孙膑对这一决策予以肯定:“派齐城、高唐攻打环涂地区的魏军。环涂乃魏军屯驻之地,我军只派前锋发起猛烈进攻,主力部队则按兵不动。环涂的魏军必然奋起反击,前去挑战的齐城、高唐两位将领,可能会战败而亡。”
  田忌也许不很清楚孙膑此举的用意,但他非常钦佩孙膑的谋略,于是依计行事。田忌将前锋部队分为两路,分别令齐城、高唐二位大夫率领,直扑平陵而去。结果如孙膑所料,环涂部魏军与挟葉部魏军前后呼应,大败齐军先锋部队,齐城、高唐二大夫阵亡。
  这个时候,田忌有点儿怀疑孙膑了:“军师啊,我依你的计策行事,结果没有攻下平陵不说,反倒损失了两位大夫。现在该怎么办啊?”
  事实上,从前文孙膑的言论中可以看出,他并没有做打赢此战的打算,他也并不认为此战能胜。既然如此,他为何还要让田忌派两位大夫领前锋部队进攻呢?原因就在一个“败”字。孙膑故意让齐军打败战,显得齐军羸弱不堪,迷惑魏军,使之骄狂轻敌,最终放松对齐军的警惕。这样齐军就可以乘隙偷袭大梁了。
  于是,孙膑对田忌说:“时机已到,将军你立刻派出轻装战车,火速西行,不是要你去取经,而是直捣大梁城郊,激怒庞涓。庞涓闻讯,必然会回师救魏,将军切记不可出动全军,只需要分出少部分兵力与庞涓交战,显示出我军兵力单薄便可。”
  孙膑在此战中表现得非常稳重,在之前的一系列军事谋略中,孙膑除了掩饰齐军的进攻目标外(比如佯攻平陵),就是通过故意战败等手段让魏军骄狂轻敌。可以说在田忌出兵魏国城郊之前,魏军早已沦落为骄兵,加上将要长途驰援国都,必然也将成为一支疲敝之师,因此齐军搞定魏军基本上不成问题。但孙膑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并不因暂时的谋划成功而小觑魏军,仍然想通过显示兵力单薄而麻痹魏军。故技重施,看似平凡,但当局者能做到如此,确实很不简单。

  田忌的优点除了从谏如流,还有谨慎稳重,他也没有因为吸引魏军驰援大梁的目的将要达到而飘飘然忘乎所以,而是严格执行孙膑的计划。
  日期:2016-12-01 17:18:31

  庞涓打探到田忌所派出的菜鸟部队,便以为齐军不过尔尔,竟然丢弃辎重,昼夜兼程回救大梁。魏军长期在外征战,在正常状态下驰援大梁,也足以把自己弄得疲惫不堪,更何况是昼夜兼程加速行军。
  孙膑见庞涓已经中计,当即派齐军主力部队埋伏在桂陵(今河南长垣),以逸待劳,袭击远来疲敝的魏军。庞涓部魏军一到,齐军猛然杀出,魏军不堪一击,以惨败告终,主将庞涓为齐军生擒。
  桂陵之败对魏惠王而言无异于晴天霹雳,邯郸虽被攻下,但魏军主力也受到齐军重挫。当时魏惠王为了打赢整场战役,看着秦孝公趁火打劫,为了顾全大局打碎牙往肚里吞,不出兵报复,没想到最终却是这个结果,他真是心都碎了。
  祸不单行,更让魏惠王承受不来的是,墙倒众人推,本来想保持中立的宋国,以及挨了打的小老弟卫国,在田忌的号召下也出兵攻打魏国,围攻距离魏都大梁仅70公里的襄陵,大有攻破襄陵直捣大梁之势。
  日期:2016-12-01 18:34:32
  魏惠王急了,只好厚着脸皮向韩国求救。好在韩昭侯还算够意思,尽管魏惠王曾在韩国败于秦国之手时趁火打劫,但韩昭侯以德报怨,出兵襄陵同魏军反击齐宋卫三国联军的进攻。不得不说,申不害在韩国的变法确实有成效,魏军在韩军的支援下,总算击退了三国联军的进攻,避免了一场大梁保卫战。

  这场胜利来之不易,他是魏惠王以牺牲旧都为代价换来的。当齐宋卫与韩魏五国军队在襄陵鏖战时,秦孝公又开始趁火打劫了。
  秦孝公十年(前352年),嬴渠梁以商鞅为大良造,领兵攻打安邑。安邑原本是魏国国都,但随着魏国不断向东扩张,到魏惠王六年,魏国为了巩固霸权,控制东方诸侯,将国都从安邑迁移到少梁,魏军在安邑的兵力配置自然也随之减轻。
  秦孝公令商鞅率秦军骁勇突袭安邑,安邑城守军根本无法抵挡。此时魏军正在与襄陵与诸侯军鏖战,襄陵一旦攻破,国都少梁便暴露在诸侯军的兵锋下,魏惠王正为这事焦灼不安,既不可能也无力征调一支精锐部队解安邑之围,只能精神上给予支持了。
  日期:2016-12-02 12:51:31
  在实力悬殊的对手面前,精神鼓励顶个屁用,结果也就可想而知,在商鞅大军的强势攻打下,安邑城举起了投降的白旗。安邑城陷落,意味着秦国的军事势力已经渗透到原魏国境内,这无疑引起了魏惠王的恐慌,魏国被迫加紧扩建河西地区防线,南起郑县(陕西华县),越过渭水,沿洛水东岸修筑长城。
  桂陵之战,魏国无疑是最大的输家,在整个作战期间,无论东线西线,魏国都损失惨重。取得桂陵之战胜利的齐国也没占多大便宜,襄陵城下齐军受挫,最终在楚国的劝说下与魏国达成和平协议,赢了个战胜霸主国的威名。楚国在此战中倒是占了些便宜,但也就几座战略意义不重大的城池。
  真正占大便宜的是秦国。魏军围攻邯郸时,秦国乘机攻占少梁,随后又将势力渗透到韩魏边界地带;魏军在襄陵与诸侯军鏖战时,秦军夺取魏国旧都安邑。这些都是具有较大战略意义的军事重镇。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