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崛起—兵锋上的复兴(最幽默的悲壮,长篇原创连载)》
第10节作者:
大汉骠骑霍将军 商鞅以他的执法必严,不避亲疏贵贱,捍卫了新法的尊严。此事以后,秦国上至贵族官僚,下至贫民百姓,再无人敢藐视新法,不管服不服气,秦人们都表现得老老实实,一切听从党的领导,这股轰轰烈烈的变法运动最终得以在秦国顺利推行。
看到这样的局面,商鞅终于松了口气,秦孝公紧绷的神经也松弛下来,他朝思暮想的复兴之梦,不再是脑海中的意淫,总有实现的一天。
相对于秦国的前途一片光明,住在山的那边的齐国就有些灰暗。我在前文中曾提到,齐国的君主齐威王貌似是个二百五,除了喝酒泡妞啥事不干。作为竞争对手,秦孝公也在时刻关注齐国的局势,他当然不希望齐威王也像他那样雄才大略,但有一天他突然发现,齐威王这个“二百五”一点都不傻,他其实一直都在玩套路。
日期:2016-11-20 22:34:05
装B达人齐威王
如果要评选出战国时期诸侯王中的最佳套路帝,我觉得齐威王肯定高居榜首。齐威王这个人装起B来,连他妈都不认识。齐威王这个人也很幽默,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都要让你信,不信就请看下面这段史料:
子无辞也。寡人岂责子之令太子比如寡人哉?寡人固生而有之也。子为寡人令太子如尧乎?其如舜乎?(《吕氏春秋 壅塞》)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先生就不要推辞了。寡人又没有让你把太子教得像寡人一样英明神武,寡人的英明神武那是天生的,先生想教也教不来。这样吧,你就把寡人的宝贝儿子教得像尧一样英明就可以了,实在不行像舜一样也成。
您瞧瞧,这不是开玩笑是什么?
自古帝王,除了那个自以为“德高三皇,功盖五帝”的秦始皇大爷外(秦始皇认为他比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都要牛),哪个不把尧舜当榜样?哪个敢说自己比尧舜还英明?尧舜之于帝王,就是孔子之于儒生,大哥之于小弟,爷爷之于孙子,从来只有孙子给爷爷当孙子,没听说过孙子大言不惭要爷爷给他当孙子。
但齐威王偏偏就敢。《吕氏春秋》的作者较真了,把他狠狠地批判了一番,说这样的混蛋迟早要亡,但我觉得这或许就是个玩笑。
还是那句话,不管你信不信,等下我让你信。
不过在此之前,得先介绍齐威王与他的齐国。因为齐威王比较幽默,为了表示对他老人家的敬意,我也尽量采用轻松幽默地写作风格。
齐威王名叫田因齐,父亲是齐桓公,他在秦孝公正式变法的那年即位(前356年),年龄也和秦孝公相仿,出生于公元前378年,只比秦孝公小三岁。
稍懂春秋史的都知道,春秋时期有个霸主叫齐桓公,齐桓公有个很萌的名字叫姜小白,怎么齐威王他爸也是齐桓公?难道齐桓公的老婆比哪吒他妈还牛,怀了几百年才生下可爱的小宝贝田因齐?
当然不是,此齐桓公非彼齐桓公,齐威王他爸不叫姜小白,叫田午。这也很让人费解,齐国的国君不是姓姜吗?怎么到战国时期又变成姓田的了?难道老姜不在家时,刚好隔壁老王也不在,隔壁老田趁火打劫,替老王翻了墙?
事情的真相,还真是拜隔壁老田所赐。
日期:2016-11-21 11:30:34
这个隔壁老田,就是齐威王的爷爷田和。田和的祖上出自陈国,他的祖先陈完因为躲避国内动乱,逃到了靠海边的齐国,并改姓田。田完是个比较安分厚道的人,齐桓公姜小白很欣赏他,给他封官拜爵。
人算不如天算,姜小白原以为田完一族会成为齐国的忠臣,没想到老实巴交的田完的后代野心勃勃,在齐国收买人心,大斗借米小斗还,把齐国国君架空了。等到田和继承家业时,齐君完全失势,田和将齐康公流放到海岛,自己做起了齐国的老大,并与魏文侯(魏惠王他爷爷)狼狈为奸,逼迫周威烈王承认现实。
和魏惠王一样,齐威王的家族史既威风又不光彩,毕竟祖上都有过篡权的前科。事实上,齐威王比魏惠王更不愿提起上辈的事,他爷爷是个篡位者,他爸爸不愧是他爷爷的亲儿子,也是个篡位者,把他继承他爷爷侯位的哥哥田剡给做了,取而代之。
拜爷爷和爸爸所赐,齐威王即位时,齐国想必还有不少反对他的政敌。齐威王不清楚究竟谁是敌人谁是朋友,这也无怪于他在刚即位时除了说隐语,就是装傻充愣喝酒把妹不干正事,活脱脱一个二百五。
事实上,这叫韬光养晦,伺机而动。
终于有一天,机会来了,齐国有个叫淳于髡的人看不下去了,他要唤醒沉睡已久的齐威王。
日期:2016-11-21 12:43:36
淳于髡这人可能长得有点对不起观众,他不是那种伟岸正派不怒自威的人,相反,他身高不足七尺,折合现在不到160厘米,成年人的相貌,小朋友的身高。而且他还是个倒插门,“嫁”了齐国姑娘。
不过这哥们很有本事,博闻强识,能言善辩,在齐国干过外交工作,出使诸侯从未受辱,尽管他是个矮子。淳于髡有一颗爱国心,也好说隐语,他听说同样好说隐语的齐威王正在做二百五,就想通过隐语劝谏,让他做个正常人。
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蜚又不鸣,不知此鸟何也?(《史记 滑稽列传)
齐国有一只大鸟,停在国君的庭院中,像个傻叉,三年不飞又不叫,不知道这是个什么傻鸟?淳于髡历史学得不错,这话历史上有人说过,当年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在刚即位时也像个二百五,楚国大臣伍举就用这话劝谏。
齐威王当然不是真傻,好说隐语的他自然清楚淳于髡的用意,他用楚庄王的原话回答:
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同上)
这鸟可不是什么傻鸟,它是只厚积薄发的淡定鸟,不会在沉默中灭亡,只会在沉默中爆发,让整个世界为之鼓掌。淳于髡用鸟来暗指齐威王即位以来毫无作为,而齐威王则明确告诉他,寡人现在正在玩深沉,等寡人不沉了的时候,就能一飞冲天,带领齐国人民走上特色封建主义道路。
淳于髡听到这话,顿时明白了,这个爱装B的国君不简单,用不着他再杞人忧天。但淳于髡的劝谏也使齐威王明白,这个为国家命运担忧、为他个人前途担忧的矮个儿,可以成为他忠实可靠的合作伙伴。
于是,本节开篇前的那一幕就因此而发生了。
日期:2016-11-21 15:22:54
在这以后,齐威王更觉得淳于髡博学多才,就想聘请他给宝贝儿子田辟彊当老师。没想到淳于髡谦虚,死活不干:“臣不合适,哪里都不合适,请君上另请高明。”
淳于髡能言善辩,本身是个很幽默的人,于是齐威王说:“你把太子教得像尧舜一样就可以了,像寡人这样英明神武是天生的,先生你也教不来。”
很显然,齐威王这是和幽默的淳于髡玩幽默,淳于髡拒绝当任太子的老师,场面尴尬,齐威王整这么一出给自己个台阶下。齐威王是战国时期杰出的诸侯王,从谏如流,不至于狂妄自大到藐视尧舜的地步。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