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也可以这样混的(匹夫夺志)一段从丛林传奇走向险恶江湖的故事》
第50节

作者: 守阳明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6-10-07 08:52:29
  第四十三章 迷信传说
  二叔别看已经受dang教诲这么多年了,但骨子里对鬼神之类的那是深信不疑的,没办法,小时候的教育是民间传统教育,深入骨髓了。你无神论在咋说,也解释不了一切事情。特别农村的一些现象。比如还有一件事是叶南飞亲自经历过的。
  也是小时候,在奶奶家,和表姐,表哥们一起去一小伙伴家玩, 他们小孩子并不知道,这小伙伴的奶奶就是过去的一位,按当时的话讲叫跳大神的,这本来在过去社会挺受人尊重的人,在当时民间相当于知识分子的作用和地位,解放后反而成了地位最低下的人。一说跳大神的,那就跟说骗子的感觉差不多。这些从业人员不是被打倒了,就是很明智的隐藏起来了。
  这天在他家的小伙伴挺多,老奶奶高兴,这一高兴,可能就技痒了,老人本身也喜欢孩子,就当是哄孩子了,所以就带大家玩了一个游戏。首先找了一个炕桌,现在这种桌子估计已经消失,这是过去农村,吃饭的饭桌,过去吃饭都是在炕上吃,大家围着那炕桌吃饭。
  在炕桌上铺上一层苞米面,用尺子刮平。然后放一牌位,小时候当然不知道是啥,这时候回忆应该是黄大仙的牌位,牌位前面放一碗清水,在拿出一个筛面的箩,然后在箩的沿上别一发卡,在安排俩人托着那箩,发卡正好落在刮平的苞米面上,然后那奶奶嘴里念念有词,最后问谁谁谁的要求是什么,叶南飞记得很清楚,到了他的时候,奶奶帮他问长大了小飞是干什么的,然后就看见那箩开始动了,箩一动,就带着那发卡在摊开的面上留下了痕迹,而那痕迹这会他还清晰的记得,是工人两个字。非常工整,有点像隶书。

  每到要提问的一位时候,都要把自己的生辰八字说出来,其实孩子们也就能记住自己那年那月生的。当时大家都感觉非常神奇,但是怀疑是托着箩的人写出来的,这箩不可能自己会动吧?大伙不信,奶奶就让大伙分别托着箩,谁不信就换谁上去。叶南飞也体验了一下,绝对不是托着箩的人写的,叶南飞明显感觉是自己跟着箩走的。
  就算让这些孩子写,他们也大多不识字,就算大一点的孩子识字,可你也写不出这么标准的楷书啊,别说托着箩写,就让你拿笔写,也写不这么标准。这件事让叶南飞一直迷惑不解,他和二叔不同,二叔从小就在民间接触这些事,而叶南飞是从小被学校教育长大,受的是唯物主义教育,无神论者,小时候听老人的那些传说,或者神话,被老师残忍的告诉说,都是假的,其实有时候这挺残忍的,就像中国教师去美帝,教育人家孩子说,世界上没有圣诞老人,没有牙仙,然后孩子哭着回家告诉家长,说原来童话都是骗人的。

  人家家长可不像咱们这么没价值观,去找老师理论,为啥告诉孩子这些所谓的真话?你打破了一个孩子美丽的世界。这谁是谁非,是说出来好,还是让孩子慢慢自己发现的好,有待讨论,不过被成功改造过的叶南飞,对于以上的种种神秘事件,还是找不出自己信服的答案。

  在解放前,东北应该有很多信仰,最主要的应该是萨满,还有佛教也挺普及,各行各业也都供奉自己的祖师爷,那各种仪式,规矩都很多的。不过叶南飞这会,应该啥都没有了,在印象里只有少数人偷摸的私下里有拜黄大仙和狐大仙的。
  爷俩这边走边聊,二叔对于叶南飞质疑到底有没有胡黄二仙很不屑,他认为这么没啥可争论的,当然肯定有啊,俩人正争论着,忽然二叔让听,然后站下来仔细听,并开始露出欣喜的表情,说;有棒槌鸟,嘿嘿,你听,“丽姑丽姑”还有叫声像“王刚哥,王刚哥”的就是棒槌鸟。
  叶南飞仔细一听,开始没听二叔说像什么的时候也没觉得,不过二叔这么一说以后,越听越像。叶南飞;咋的?不会是跟内个梁山伯与祝英台似的,又是人化的吧?二叔;哎,还真是,说是王刚和丽姑是俩口子,王刚被地主老爷逼着去挖参王,可参王哪有那么容易被挖到,结果人死了,丽姑找不到王刚,就跳崖自杀,结果人在半空就变成了棒槌鸟,母鸟叫声就是王刚哥,王刚哥,王刚化身公鸟,叫声就是丽姑,丽姑。从那以后以后棒槌鸟就只吃人参果。

  日期:2016-10-07 18:28:42
  二叔说;走,赶紧看看去,都说看见棒槌鸟,就肯定有棒槌。爷俩顺着声音,找了过去,人参是没找到,不过看见树上的棒槌鸟了,长得比家雀大一点,上半身和头部毛色发红,其他和家雀长得差不多。就是叫声真好听,听了二叔说的传说,让叶南飞对这鸟似乎有了不同的感觉,让叶南飞久久的那么呆望着那鸟,而二叔忙着在地面找人参。

  忙乎了一阵也没见人参的踪影,叶南飞;咱还是去起套吧,不得啊,天黑回不去家了。二叔;人参还真是古怪,不是那么简单能找到啊。俩人接着赶路,二叔说;这在以前啊,屯子里都有放山队的,有老把头带着,还要敬山神,给山神上供,进山以后拿老多讲究了,不能乱说话的,碰到长虫(蛇)不能叫长虫,得叫钱串子,不能坐树墩,因为这是山神坐的地方。叶南飞;这山神啥样啊?还得坐树墩?

  二叔一听还有提问?顿时得意劲上来了;哎,这你就不知道了吧,放山人供的山神,叫孙良,据说是山东人,因为家里困难,老母还有病,打算来关东采参发财。在山里呢,遇到一个家乡人,也是来采参的,叫张禄,老乡见老乡么,俩人脾气也挺对头,就结拜为兄弟了。俩人相约一起放山,可是有一天,这俩人就走散了,张良为了找到兄弟,找遍了大山,没找到反到把自己累死了,估摸着这张禄怕是麻达(迷路)山了也死在了大林子里。张良临死前,在身边有块卧牛石,他就把自己的身世写在了上面,咬破手指,用血写的。(看样不是文盲)然后就那么靠着卧牛石死了。

  叶南飞;那后来呢?二叔;后来不断有放山的打猎的进山,看见了呗,都被他的义举感动了,这话可就传到康熙爷耳朵里,康熙爷不信,说难道真有这事?于是就来到了这关东山里,果然看见一人就那么靠着卧牛石,死在那了,康熙爷就说;唉,真乃勇敢忠义之士啊,朕封他为山神老把头,这话刚说完,孙良就晃晃悠悠的要倒下,康熙爷赶紧吩咐,快放倒一棵树,让他坐树墩上。封山神老把头这天是农历三月十六,这天也就成了山神爷的生日了。

  叶南飞听着这些传说是很美,不过经不起推敲的,比如康熙爷那时候,应该不允许关内的汉人出关去东北的,那时候东北属于满族人的发祥地,是老家的意思,不想汉人过去,就算有个别偷摸闯过去的,那也属于非法行为,更别提,康熙爷听说后,感动了,并且还要进森林里亲自看看一个当皇上的,能受得了进山那辛苦么。不过这传说很感人,东北有很多这样的传说,简单朴实。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