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也可以这样混的(匹夫夺志)一段从丛林传奇走向险恶江湖的故事》
第39节

作者: 守阳明
收藏本书TXT下载
  二叔过来刚要说话,叶南飞赶紧把他拽进苞米地里头,简短的把事情说了一下,重点是需要他带自己进大旺,二叔这下到时没有疑问了,因为他听老爸的听惯了,老爸咋指挥,他就咋干。不过这天已经大亮,怕是走不了,二叔先拎着行李去了房子边上的苞米楼,对了,以前没少说这地方,夏天基本都是空着,又架在空中不潮湿,还通风凉爽。查看了一下周围,忙召唤叶南飞过来,藏进了苞米楼。

  叶南飞进了苞米楼子,才长出了一口气,总算有点安全的感觉了,而且在外折腾这么多天,苞米楼上算是非常舒适的所在了。忙打开垫子和毯子,顾不上那么多,先睡觉啊,快挺不住了。而二叔则偷摸去准备晚上出行的物资。难就难在,还的瞒着二婶和孩子们,晚上还的编好借口,回来的不能太晚。
  不过说容易也容易,前面说了二叔家的基本状况,那二婶对二叔肯定是不满意的,不满意呢,就不愿看,那就要找,看着喜欢的,虽然此时全国上下都在阶级斗争,闹文丨革丨,别看好人没少挨收拾,你要真做了坏事,那更挨收拾,在这么严酷的环境下,民间也不能完全杜绝男欢女爱之事,没嘴暗地里,有权势的反而闹腾的更欢。
  不过呢二婶也顶多串串门子,没事找些老娘们扯扯老婆舌,碰到精状的男人暗送个秋波啥地,具体有没有过出轨之事,没有实际证据。她没事串门子,平时不一定是好事,不过这天,那真是绝对的好机会。又等着那说晚不算晚的时候,爷俩装好行装,出发了。
  黑天瞎火的进林子,那不是一般的难度。有大黑狗开路,二叔又拿着那双筒猎丨枪丨,总算是心里有点安全感。大黑很通人性,似乎知道他们要去的地方,因为去过几次么。晚上的视力人不如狗,直到进了大林子,二叔才拿出了他家里的唯一电器,手电筒。有大黑和手电筒的帮助,他们行进速度很快,毕竟这大林子里啥情况都有可能发生啊。

  有没有野兽发现他们行踪呢?估计有,不过应该是瞧着不太熟悉,和以往的猎物都不相像,等寻思个差不多的时候,俩人一狗已经远去了,二叔和叶南飞的体能都不是一般的强。徒步了三个多小时,总算到了那营地,本章题目说是挺进大旺,其实进的是小旺,大旺是大山,小旺则相对平缓,而且地域更大一点。
  以前和老爸打猎来过几次,这营地是坐落在一缓坡的半腰,一相对平缓的地带,方圆那么几十平方米。在往后还是缓坡,在往后就是缓坡和沟谷,平地交替,都被森林覆盖着,而营地前面,也就是南面也是缓坡,大约二三十米的样子就到了一条小河,这是老爸和二叔走了多个地方才选中的,位置非常好。
  前面有水源,但是不能距离水源太近,否则到了雨季很容易发洪水,这后面有山靠着,前面有水流着,窝风向阳啊,听着不太顺耳呢,怎么跟选阴宅似的,呸呸不吉利。总之呢地理环境是非常优越。而且营地周围平缓地带的树,都被他们清理的差不多,第一步挡光,第二别隐藏什么野兽。
  在这平缓地的略靠上一点的位置,搭建了一个地窨子,说白了就是一相对坚固的窝棚,叫地窨子是因为,这种窝棚是半地下的,这么建不是没有道理,在东北的古代渔猎民族基本都是住这种房子的,主要优点是可以冬暖夏凉。安全也是一个因素。
  他们这个地窨子是先把地清出来,算好面积,长大约四米多,宽将近三米,深半米,然后用木头搭成人字形木头缝之间糊上泥和青苔,这样青苔可以在上面继续生长,既能保暖还能防雨冲刷。后面也用木头堵上,前面留了一半做门。地窨子里面搭了一个炉子,但是连接炉子的并不是火炕,因为这里并不经常住人,火炕总不烧的话,那是很潮的,住不了人,那反上来的潮气能把人睡瘫痪了。但是可以搭一段火墙,火墙一直延伸到后大山,并在后山墙外搭一烟筒。而在火墙上面搭一张床,火墙和床之间保留距离,既满足了取暖,有防止潮气。床挤挤巴巴的能睡三人,睡俩人就宽绰了。

  日期:2016-09-28 18:31:36
  将近三个小时的急行军,俩人都累够呛,二叔忙着生火,地窨子里常年储备一些干柴的,好久没烧,有点冒烟。叶南飞则追着二叔赶紧回去,不然和二婶不好解释。二叔也没太坚持,说要把猎丨枪丨留下,叶南飞没同意,这回去可是森林里的夜路,不带着枪,那简直是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
  那二叔不放心,让把大黑必须留下,叶南飞也感觉自己太孤单,虽然是只狗吧,总算是有个活物陪着。二叔留下东西,嘱咐了几句,就往家赶了,估计到家得快天亮了。叶南飞也没啥心情看看周围环境,看着二叔都给带的啥,主要是吃的和穿的,大煎饼有二三十张,磨好的苞米茬子和苞米面两小袋,还有点高粱米。那时候粮食是定量的,按人口分,二叔能挤出这些粮食不容易了,这都是在他们家人嘴里挤出来的。

  大米那个时候是很少能吃到的,大米和白面都属于细粮,为啥李屯没少种稻子,但吃不上大米呢?上交了呗,城里人要吃大米呢,就叶南飞他们家算是双职工了,按那时候的说法叫吃红粮本的。但也不能全吃细粮,做大米饭的时候要参一半的苞米茬子。那时候叶南飞每次吃这种二米饭的时候,总是想啥时候能够吃上全是大米的饭呢。
  你也搞不清怎么个情况,这农民,工人的被折腾的常年不着消停,比如农民在过去东北冬天是干不了活的,有猫冬的习俗,可自从都加入生产队以后冬天不能歇着,什么基肥,什么干水利,总之各种活,起早贪黑的,就这么干,硬是干的大米都吃不上,全国都起早贪黑的干,硬是干的都物资短缺,你奇怪不。

  还拿了一件军大衣,还有一个薄褥子和被子,以前这地窨子里倒是有张被子,不过这么久了都潮了。其他的东西二叔没带,因为地窨子里工具挺全和的,比如斧子,小刀锯,渔网,渔具,炉子上坐着一口小铁锅,两个大白塑料水桶,小铝盆两个,还有几个碗。
  走了这么远,叶南飞不困,因为白天没少睡,但是很累很饿了。拿出煎饼和大黑分着吃。并把床铺好,在床尾给大黑留了一块地方,叶南飞躺在那,大黑趴在一边,大煎饼撕一块噻嘴里,在撕一块给大黑,炉子里的火已经烧旺了,慢慢驱赶着窝棚里的潮气,这窝棚只要把门插好,就是熊瞎子来了也白扯,进不来。
  以前农村养狗是很随意的,不当回事,甚至有的人家是为了给孩子吃便便才养的,俗话说狼吃肉,狗吃屎,这确实没有埋汰狗,他确实有这恶习,也不知道为啥,就那玩意怎么就变成它们的美食了,令人费解,很多家庭不是这目的,但是也没拿它当什么正经家畜养,刷锅水泡点剩饭算是好伙食了。要是摊上朝族人家更倒霉,没嘴啥时候就给弄死吃了。
  但在叶南飞眼里可不这么看狗,他觉着所有家畜里狗是最通人性的。它虽然不能替你分担什么劳动,但是可以成为你的精神陪伴,而打猎时候狗就更重要了,关键时候是可以救命的。所以叶南飞很喜欢狗,特别是大黑,这不都和它一张床了么,这要是让二叔或者老爸看见它敢上床,非打两棍子或者踹两脚不行。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