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也可以这样混的(匹夫夺志)一段从丛林传奇走向险恶江湖的故事》
第10节

作者: 守阳明
收藏本书TXT下载
  你应该知道男人喝完酒是非正常状态,忍一忍,躲一躲,等他清醒了,在讨论,老妈不得,也可能是平时忍受够躲了,这酒态刺激的,她的忍耐,到了极限,乃至崩溃,这两位革命战士,每每打的是难解难分。
  叶南飞自大懂事起,看着他俩吵吵闹闹长大的。叶南飞也纳闷,怎么俩人就是总吵架呢,后来发现是老妈从心里是看不上老爸的,老妈话里话外的让叶南飞明白,其实老妈心目中的理想爱人,应该是那种文质彬彬,白白净净,知书达理。这不就是才子书生么,徐志摩。叶南飞说:“那老妈你正好反着条件找的我爸啊。"
  那有人会说,老妈不是新时代女性么,这么不满意,可以离婚啊。那您就不了解内个年代了,内个年代,离婚可是个大事,不但身边亲戚朋友的舆论压力大,就是组织这关你也通过不了啊,老爸是功臣,你要和功臣离婚?你这是要犯错误的。再说当初都是老妈自己的选择,这委屈对姥姥也不能说,对组织更不能说。打掉牙往肚子里咽吧。2914
  日期:2016-09-04 08:48:00
  第十章 审视的目光

  叶南飞的性格,在前面几件事可以看出点端倪,肯定是被动型人格,如果后天环境影响下未必就是会走向内向,至少不那么内向,不过摊上这么个知识女性老妈,想不内向都难啊。因为以她的价值观来看,那些整天在大街小巷疯跑的孩子,肯定没教养,学渣,家庭也不好,不然怎么会让孩子在外面这么疯跑呢。
  那老妈的好孩子标准是啥样的?她是小学老师,你说她心里好学生会是啥样?安安静静,文质彬彬,品学兼优呗。但是家长忘了,孩子需要玩,需要和同龄的孩子玩,在玩的过程中,学会怎么和人相处,你缺了这一课,就会让孩子未来在社会上不会跟人打交道,或者犯愁接触人,如果养成这种内向性格,除了你成了研究型科学家,这种性格是有益处的,耐得住寂寞么。
  如果你是个普通人,而又及其内向,对你在社会上的生活,会造成许多障碍和困扰。当然也不是一点好处也没有,那就是相对来讲,内向的人,可能会内秀一点点,当然只是和特外向的人比。叶南飞就接触过这种特外向的,那在家根本待不住,除了睡觉基本都得跟伙伴在一起,不是说这样不好,当然特外向的人就是喜欢交朋友,和朋友相处就是享受,是一种娱乐。不过缺点就是,你没空静下来思考。所以说相对来讲有可能内向的人要内秀一点。

  叶南飞这个先天就有被动人格的人,在老妈的强力管制下,内向也就难以避免了,也不是说他被动型就不喜欢和别人交往,开始也主动交往,比如附近孩子分成两个帮派,造纸厂子弟算一派,郊区菜农算一派,两派互相挤兑,攻击谩骂,倒是没听说打到一起去,有一次叶南飞跟着凑了回热闹,回家晚了一点,老妈的那脸啊,拉的比长白山还长,然后也不骂你,不打你,就是用审视的眼光看着你,让你浑身难受,比挨打还刺激。你不得不夹着尾巴,灰溜溜的从她眼前溜过去,猫自己小屋消停的,很怕刺激到她,在来别的惩罚。

  还有一次,和小伙伴们去小河边抓鱼,哎呀那时候的鱼啊,也不知道为啥那么多,到了雨季,小河带着边上的小水沟都是水满满的,家里要是木有专业的渔具,直接用捞饺子的赵凉,就能捞鱼。要么在小洼兜里直接来一下子,不过这样捞着大家伙的几率几乎没有,最有效的办法是,在水沟窄的地方用赵凉拦住,一个人去上游攉拢。那有时候掘上来一下子,不是鲫瓜子,就是大柳根,白漂子,有时候运气好,没嘴还有鲶鱼羔子,岛子。

  这不叶南飞没经得住诱惑,和小伙伴们捞鱼去了,回来时候拎着两罐头瓶子鱼,知道老妈肯定审视自己,想偷摸溜回自己屋,结果还是被审视了。在一次次严肃的的审视下,叶南飞出去找小伙伴玩的次数越来越少。出去玩一次,回来就得看脸色,唉,不去了还不行么。但是内个时代没有电视,后来老妈给弄了一台收音机,算是很时尚的电器了,可节目实在是有限啊,可以听听评书,再就是小喇叭开始广播了。

  日期:2016-09-04 19:04:04
  那叶南飞又不能出去疯玩,又没有电视,闲暇时间他咋度过呢?总不能坐着发呆吧,那不用说内秀了,直接傻了。他当然会找些娱乐,那就是看书,别误会啊,不是看教科书(天朝的教科书能称之为书么?)而是闲书,也就是很多人认为没用的书,当然不是叶南飞天生好学,他厌学还差不多,他是实在没有别的娱乐了,只剩下看书,还好老妈藏书还算丰富,从杂志,到小说,到各种杂书,工具书,挺全和。

  不过呢,叶南飞肯定是从最感兴趣的开始读,比如两性,虽然那时候没有后来那么开放,但是很多杂志也会有介绍两性卫生和婚姻的小短文。看完这些在找有两性内容的小说。叶南飞的这种看书好有一比,相当于一放牛娃,把一头牛栓在一片草地上,绳子就那么长,开始这老牛就挑嫩叶吃,等着一圈嫩叶吃没了,就吃叶子,叶子没了就吃杆。没办法,逼的。
  那叶南飞的学习,老妈肯定会帮助不少吧,错了,老妈从来没咋管过他的学习,顶多问问作业写完了么?为什么会这样呢?老妈不是老师么?前面咱们说过,那时候都是顾大家,不能顾小家,另外,不是有那么一句话么,卖盐的淡死,剃头的理不了自己的发,医生开不了自己的刀,小刀削不了自己的把,老师教不了自己的孩子。
  那叶南飞的学习咋样呢,一般。不至于打狼,但是距离品学兼优还是有相当距离的,小学的时候叶南飞总是用羡慕嫉妒恨的眼光看着某某带着三道杠,或者两道杠鼻孔朝天的从自己身边走过。还有那种被老师挑选出来参加奥数竞赛的同学,他们竞赛前是要单独培训的,那种被选中的优越感的表情,让叶南飞久久不能平静。  那有的看官可能要问了,他不是看了很多书么,怎么对学习没有帮助么?没说么,教科书和书是两种东西,语文课本里都是分段啊,段落大意,最后中心思想,然后作者为什么这么写,有什么目的和意义,这不是扯犊子么?你问作者本人他都未必知道,但是教育部知道,而且是唯一标准答案,那我看完了以后感受和你的答案不一样呢?那不行。然后很好的文章,都给弄成碎片化,放到课本里,你读起来一点兴趣,乐趣不带产生的。

  小学虽然没有出啥风头,但是叶南飞并没有感觉自己被边缘化,不是感觉自己不如别人,而是老师的眼光问题,没发现自己的优秀。老妈虽然对他挺严厉,但是一直也觉得自己儿子挺优秀的,孩子都是自己的好么,但是老妈是不会表现出来的,可能是革命教育的结果,这让叶南飞从小就对老师,乃至知识女性有种偏见,也不能算是偏见,因为后来在社会上碰到老师,没说几句话基本就能判断出来,这人是老师。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