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公司是如何成长起来的》
第23节作者:
百杀 “这个,说来你可能不太相信……其实是她追的我!”李则天说道。
萧芷璇闻言,不由一愣:“什么?她主动追你?!”
“对,是她主动追我!”李则天点头确认道。
萧芷璇眼睛顿时一亮,对李则天交女朋友的事情更加感兴趣了,连忙询问具体的情况。
李则天大致给她说了一下,不过,却把他被打的事情改成发烧感冒。
等李则天讲述完他和于静秋的的爱情故事,萧芷璇点头说道:“嗯,于静秋是个好女孩,你可不准欺负人家!”
“妈,都还没过门,你开始帮着她了……”
“你妈妈是女人,女人当然要帮女人啦!”萧芷璇笑道,“行了,你连夜坐飞机来台湾,现在也累了吧,早点休息吧,明天还要早起给叔公出殡!”
“嗯,那您也早点休息!”
次日,天还蒙蒙亮,李则天和萧芷璇出了门,乘车前往叔公家。叔公的墓地已经选好,花了100万台币。据风水大师说,那里是一块“盘龙卧虎”的风水宝地,可以保佑后代子孙富贵平安!
8点钟,吉时到。
一行人浩浩荡荡抬棺出门,李则天一手拿一个花圈,走在人群当。在他旁边有一个十来岁的小孩,叫做李正宇,是叔公最小的孙子,也是他最疼爱的孙子。李正宇的父母早年因一场飞机失事而丧命,所以,李正宇从小跟着他爷爷生活。
李正宇的大伯和二伯都是自私自利的人,叔公担心李正宇今后没有人照顾,所以早早地给他建立了一亿台币的信托基金,兑换成美元,差不多是250多万美元。这个信托基金里面的钱要等到李正宇长大成人,20岁之后,才能取出来,之前的话,每年只会拿出一部分钱用以支付李正宇的生活和教育。
爷爷去世,李正宇非常伤心,小眼睛哭的通红。
李则天看着他,觉得挺可怜的。
爷爷一死,他没了依靠。大伯和二伯利欲熏心,老人尸骨未寒,他们两个却开始为争夺家产而闹得不可开交,恐怕还惦记着李正宇的信托基金里的钱。
“则天哥哥,你下本书写什么啊?”李正宇仰着小脑袋看向李则天问道。李正宇非常喜欢李承志一家,而且从小特别迷恋推理小说,自从看了《嫌疑人X的献身》和《白夜行》之后,把李则天当做自己最大的偶像。
李则天摇摇头,“不写了!”
“为什么不写了?”
“你大伯和二伯决定要把《生活》杂志要卖掉了,所以我不写了!”
李正宇年纪很小,对于大人的事情不是很明白,他不知道大伯和二伯为什么要卖掉《生活》杂志,但是很显然,他对此,根本无能为力!
这时,李则天补充道:“不过,我可能会在其他地方发表小说!”
李正宇不管李则天在哪里发表小说,听到他说还会继续发表小说,心情立马变开心了!
下葬结束后,李则天与叔公一家的关系算是基本断了。
“爸,小正宇今后怎么办?由他大伯或二伯照顾?”李则天对这个小孩颇为同情。
“他的外公外婆会接他过去一起住!”李承志回答道。
李则天闻言,点点头:“嗯,这样最好了!对了,爸,《生活》杂志社是不是要卖掉了?”
“你怎么知道的?你妈告诉你的?”
“是的!”李则天点点头,旋即说道,“爸,既然《生活》杂志社都要卖掉了,你索性辞职,自立门户!我们先从建立一家简单的报社开始吧!!!”
李承志低着头,陷入沉思。
李则天趁热打铁的说道:“办报社最难的是申请刊号,不过,我已经想到了办法。”
李承志看向李则天,示意他继续说。
“现在不是有很多家大型出版社找我们谈《嫌疑人X的献身》和《白夜行》这两本书的出版问题吗?我们和他们谈的时候,附加一个条件,那是帮我们申请刊号!对于我们这些普通老百姓而言,申请刊号的确很难,但是对于他们来说,却是很简单的一件事!”
“嗯,是的,没错!”李承志点头认同道。
通常,大型出版社跟宣传部的关系较好,而李承志自身也是该行业的资深人士,《生活》杂志的成功便是李承志肩的功勋章,因而申请刊号的成功率还是挺大的。
“爸,既然我们自己要建立报社,不得不考虑很多问题,如内容来源、印刷工厂、销售渠道等等,你作为《生活》杂志的负责人,想必应该有这方面的资料和联系方式吧?”
“你是想让我拷贝一份回来?”
“对!”
“可是这种行为属于不正当的商业行为……”
李则天摇摇头,商场如战场,太正派的人可不适合做生意。
“好吧,那我们再想别的办法……嗯,这样吧,报社成立之后,我们召开新闻发布会,说我们报社将连载《嫌疑人X的献身》和《白夜行》的作者Mr·li的新作!我想,媒体应该会对此作出报道,随后,闻讯的渠道商或许会主动找门来。”
“嗯,这个办法好!!!”
李则天脸微笑着,心里却在琢磨这一次该写什么作品,已经写了两部推理小说,也该换换风格了……
次日,李承志去台湾的相关单位准备先了解一下办报社的条件。然而,却给了他当头一击!
眼下,台湾正处在戒严时期,实施报禁,台湾报业一直维持只有三十一家的局面。其光是党政军直营的报纸有十五家;而民营的十六家报纸当,也是大多由与执政党关系密切的人士所经营,但报纸的经营权却受到党政军的完全操纵,如果报社突然有不利于政府的言论出现,可能会发生政府介入要求报业经营者转让所有权的情况。
当然,李承志打听到的消息也不全是坏消息,台湾图书出版社采用西方社会制度,门槛很低,很容易注册一家出版社公司!
李承志回到家之后,将自己打听到的事情与李则天说了一遍。
李则天闻言,恍然一惊,在他的印象,台湾允许私人成立报社,不过,现在想来那应该是台湾解除报禁之后的事。
事实,要到1977年才会解禁!
李则天之所以最先想到建立报社,而非图书出版社,是因为报社是喉舌,影响力大。金庸凭借《明报》,不仅让他成为了香港富豪,而且还成为了香港政府极具影响力的人物!
“
算了,饭要一口一口的吃,路要一步一步的走!
等台湾解除报禁之后,再成立报社吧!
现在建立一家出版社也是好的!
”
李则天心里不觉有些遗憾,作为一名热爱祖国的国人,他想在台湾拥有一家能够坚持社会公器、坚持新闻自由立场、维持超然独立无党派的报纸,他希望他所创建的报纸能够成为台湾众多报纸当的一股清流!!!
“爸,那我们建立一家出版社吧!与其把钱分给其他出版社赚,还不如我们自己来赚!我相信,我以后写的新书会越来越多,我们的出版社不愁没有好作品!等我们的资金雄厚了,还可以签约其他作家!!!”
“嗯,只能如此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