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微表情 从外在情绪解读三国人物》
第45节

作者: 陟云子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7-03-19 17:42:48
  103
  这时有人奉承上意奏称贺邵与楼玄相遇之时,驻足耳语,间或大笑,毁谤政事,罪大恶极,两人都被诘问责难。楼玄被孙皓送往广州安置,华覈又上疏营救。华覈认为为政在于得人,而东吴现存的诸吏之中,说到办事的能力和足以让皇帝倚重的程度,没有超过楼玄的。又称楼玄“清忠奉公,冠冕当世,众服其操,无与争先”,希望孙皓能够赦免他的罪行,让他能够改过自新,甚至将其拔擢到宰司的位置上,使他为官择人,随才授任,以观后效。然而孙皓嫉妒楼玄的名声,看到华覈的上疏后又将楼玄及其子楼据交付给交趾将张奕,让他出战自效,暗地里却又给张奕下了一道密令,让他毒死楼玄。楼据到了交趾,因不服水土而病死。而张奕因为楼玄是东吴当时屈指可数的贤人,不忍当即宣诏赐药,然而楼玄后来得知消息后,就对张奕说:“当早告玄,玄何惜邪?”当下服药而死。

  孙皓一开始对贺邵的处分并不重,不久又将他官复原职。但贺家的霉运还没走完,中书郎奚熙不知出于什么目的,又打了贺邵之弟宛陵令贺惠的小报告,结果孙皓派使者徐粲讯问审理。徐粲尚未审结此案,奚熙又诬称徐粲偏袒贺惠才没做最终判决的。孙皓即斩杀徐粲而将贺惠下狱。巧合的是贺惠赶上了西陵之战后的大赦,因此得脱牢狱之灾。后来被免罪的贺邵忽然中风,因口不能言去职数月。孙皓却认为他装病有意不来,于是将他收缚关押在酒窖之中,反复拷打至千余下,贺邵因中风失语终究没有一言。孙皓就将贺邵之头锯下焚烧,贺邵的家属都被迁到临海郡。

  韦昭在孙皓即位后迁中书仆射,为侍中,常领左国史,孙皓喜欢祥瑞,但韦昭偏偏说祥瑞是:“此人家筐箧中物耳。”孙皓想为父亲孙和作纪(只有帝王才可以作纪,《史记》中之所以有项羽本纪,是司马迁有意抬高的结果),韦昭却认为孙和未登基为帝,要写的话也仅仅能写在传中,孙皓对此非常不满意。类似的事情不止一次发生,孙皓对他日渐责怒。韦昭忧惧之下,自陈衰老,希望辞去侍中、左国史的官位,从此专心著述,孙皓不听。他在当时身患疾病,孙皓命人用医药监护,而且催逼更加急迫。孙皓每次飨宴群臣,坐席之上无论能否饮酒的一律以七升为限,即使不能悉数入口,也一定要浇灌而尽。韦昭酒量不过二升,当初孙皓对他礼遇之时,赐予他的酒量常常有所裁减,或者私下里密赐茶水,让他用茶代酒。但现在韦昭恩宠已衰,则每次宴饮孙皓都要强行韦昭喝酒,韦昭经常因为这事受到责难。孙皓酒后无德,就让身边的侍臣责问公卿,甚至以嘲弄侵克,指摘大臣的隐私缺憾以为乐事。如果有人犯了小错,或者不幸触了孙皓的忌讳,就会被孙皓收缚,甚至落得身首异处。韦昭认为让这些侍臣胡乱指摘大臣,“外相毁伤,内长尤恨”,让朝臣之间互相猜忌不和,不是什么好事,希望他们以后发问时仅以经义言论为限。孙皓认为韦昭不承用诏命,没有忠荩之效,加上韦昭累次触怒龙鳞,于是在凤皇二年(公元273年)收韦昭下狱。

  日期:2017-03-20 19:17:27
  104

  韦昭通过狱吏上书,自称罪囚,在书信中他虽然也先自称“孤辱恩宠,自陷极罪”,然而上疏内容的主体却是表现自己想要继续撰书的愿望。他说现存的古历注之中有很多记载是虚无缥缈之事,而且记录在书籍中的也多谬误,因此有心重新厘正。韦昭之前已按传记考察异同,上迄庖牺,下到秦汉,写了三卷洞纪,而从东吴黄武以来的一卷尚未完成。而且他写的官职训和辩释名各一卷,刚刚写完还没有上达天听,因此希望秘府(宫禁中藏图书秘记之所,也被称作秘阁)从其家料取而上呈孙皓。不过韦昭的书信送到孙皓手里时,孙皓见到书信已然脏污,更加不满,又派人来诘问韦昭。韦昭说道:“我写这篇文章本就为了上奏,因为害怕其中有舛误,反复省读,不觉之中就弄脏了书信。”韦昭仍然希望孙皓能念在以往的情分上宽恕自己,故又说道:“谨追辞叩头五百下,两手自搏。”

  万年救人王华覈见韦昭下狱,接连上书请求宽恕这位七十多岁的老人,他先肯定了韦昭的罪过:“曜运值千载,特蒙哀识,以其儒学,得与史官,貂蝉内侍,承合天问,圣朝仁笃,慎终追远,迎神之际,垂涕敕曜。曜愚惑不达,不能敷宣陛下大舜之美,而拘系史官,使圣趣不叙,至行不彰,实曜愚蔽当死之罪。”接着他以韦昭自少勤学,至老不倦,探究坟典,温故知新,在对古今行事的认识上,外面的官吏中少有比过韦昭的。华覈又举昔年李陵投降匈奴,司马迁为李陵求情汉武帝没有将其诛杀而是留他写史书为例,说明韦昭就是今日的司马迁,希望孙皓能让韦昭撰写吴书自效,只求免其一死:“伏见前后符瑞彰著,神指天应,继出累见,一统之期,庶不复久。事平之后,当观时设制,三王不相因礼,五帝不相沿乐,质文殊涂,损益异体,宜得曜辈依准古义,有所改立。汉氏承秦,则有叔孙通定一代之仪,曜之才学亦汉通之次也。又吴书虽已有头角,叙赞未述。昔班固作汉书,文辞典雅,后刘珍、刘毅等作汉记,远不及固,叙传尤劣。今吴书当垂千载,编次诸史,后之才士论次善恶,非得良才如曜者,实不可使阙不朽之书。如臣顽蔽,诚非其人。曜年已七十,馀数无几,乞赦其一等之罪,为终身徒,使成书业,永足传示,垂之百世。”孙皓不许,诛杀韦昭,又将其家送往零陵郡安置。

  孙皓动不动就对下属大动肝火,采用酷刑虐杀他们,算得上是东吴的催命符之一。到了司马炎委派贾充总督六路大军伐吴的时候,东吴长江防线上多处要地的守卫官员不战而逃或是纷纷投降,就是因为他们实在怕了这位暴虐的君主。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