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微表情 从外在情绪解读三国人物》
第22节

作者: 陟云子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7-01-07 19:36:58
  049
  孙坚
  孙坚并非出身官宦世家,他的起家全是靠着乱世的机缘巧合。早年他做了县中小吏,因为击杀一名掳掠商人财物的海贼而知名,那一年他才十七岁,因为这件事而在乡里大为知名,被推荐担任“假尉”(代理县尉),也正是在此前后,孙坚在历史上留下了第一个表情——惭恨。当时有一户吴姓人家从吴郡吴县迁徙到钱唐县(东汉顺帝四年(公元129年)以钱塘江为界把会稽郡一分为二,江南仍为原称,江北的钱唐县划归新增设的吴郡管辖,与孙坚所居的富春县相近),这户人家父母都已不在,只有姐弟二人,孙坚听说这姐姐才貌双全,便想要迎娶她。然而她们家的亲戚却觉得孙坚性格轻滑狡诈,想要拒绝孙坚的请求。孙坚听说后,既惭愧又愤怒。估计吴夫人对孙坚的行径约略有所耳闻,就对准备阻拦孙坚的亲戚说:“何爱一女以取祸乎?如有不遇,命也。”虽然语气中透着些许悲观,但也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孙坚因而得偿所愿,成功迎娶了吴夫人。

  吴夫人果然没有看错人,孙坚随后又在镇压会稽郡的许昌起义中大放异彩,因而被刺史臧旻所推荐,先后担任盐渎丞、盱眙丞和下邳丞(孙坚最晚在公元182年担任下邳丞,参见《江表传》记载)。县丞为县令或县长的佐职,各县设一人,位在县尉之上,按《后汉书》的本注,“丞署文书,典掌仓狱”,管辖范围和职务权限基本沿袭秦制。孙坚在三县之中轮来轮去,职务没有任何升迁,可以想见,如果国家一直都是太平无事的话,以孙坚既非世家出身又非当世名士,恐怕很难再有进步的空间。

  正在这时张角在魏郡起事,由于在之前他传道已有十多年,在北方各地都有大量信徒,虽然因为叛徒唐周告密而使事发仓促,但三十六方一旦俱发,天下响应。起义军所过之处朝廷委任官吏率无孑遗,因此一时之间风声鹤唳,东汉政府大为恐慌。汉灵帝面对如此形势,紧急作出如下举措:以河南尹何进为大将军,封慎侯,率领左右羽林、五营(即东汉禁军所属的屯骑、越骑、步兵、长水、射声)营士屯都亭,修理器械,以镇京师,同时为预防黄巾军西入,在函谷、太谷(关名,在今河南洛阳东南太谷口)、广成(关名,在今河南临汝县西)、伊阙(关名,在洛阳市南伊阙山)、轘辕(关名,在河南偃师东南)、旋门(关名,在今河南巩县东)、孟津(关名,今河南孟津县东北,是黄河上重要渡口之一)、小平津(与孟津关毗邻,因为地位次于孟津,故以小为名)八关设立都尉,以此八关来拱卫京师。公卿俱称谏议大夫朱俊有才略,灵帝将其拜为右中郎将、持节;而以皇甫嵩为左中郎将、持节,并以禁军五校、三河骑士及招募而来的兵勇共计四万余人配给二人,两人各领一军分头平叛。日后叱咤风云的孙坚此时只是朱俊下属的佐军司马,他募集在下邳的乡里少年和往来商旅及淮泗精兵,共得千余人之众,随同朱俊征战。同时因为四府举荐尚书卢植,故朝廷又以卢植为北中郎将,持节,并以护乌桓中郎将宗员为副将,两人另引部分北军五校和征募的各地郡兵讨伐张角。

  日期:2017-01-08 18:58:42
  050
  孙坚跟从朱俊先在颍川与黄巾军波才部交战,然而初战失利。后皇甫嵩在长社之战中以火攻大破波才,官军遂前进至汝南、陈国,当年六月,波才所部再次于阳翟战败,另一路义军首领彭脱也在西华被破。但在和彭脱的交战中,孙坚乘胜追击,于西华短暂失利,孙坚本人也被兵刃击伤而从马上摔了下来,卧在草丛之中。孙坚部下军队分散,没有人知道孙坚去了哪里。幸亏孙坚所骑战马颇通人性,跑回营地踣(跌倒)地呼鸣,孙坚部下因而跟随战马在草丛中找到了孙坚。孙坚回营休息了十多天,伤口稍愈复又整军出战。

  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南阳黄巾军在朱俊的攻击下一败再败,最后推举孙夏为首领,退到宛城中负隅顽抗。朱俊命大军全力攻城,属下的佐军司马孙坚身当一面,登城先入,众人随之入城,大破宛城黄巾。混乱中孙夏率兵突围,朱俊引兵穷追不舍,双方在西鄂精山再次发生战斗,孙夏兵败,又有万余人被杀,在南阳的黄巾军遂被完全镇压了下去。因孙坚的优异表现,朱俊颇为欣赏,将他的战功上报朝廷,并拜孙坚为别部司马。

  黄巾军被镇压后,西北又再起烽烟。受黄巾军影响,凉州地区也爆发了大规模反对东汉政府的起义。该年十二月,河湟地区的羌人、北地郡的先零羌及义从胡等联合枹罕(今甘肃临夏)、河关(今甘肃积石山)等地的百姓一道举兵,他们推举义从胡人北宫伯玉(一名北宫玉)和李文侯为首领,并攻破了朝廷专门设置用以对付羌人的护羌校尉大营,杀死护羌校尉泠征。北宫伯玉和李文侯深觉自身影响力不够,联想起边允和韩约在凉州具有较高的影响力,于是劫持二人并推二人为首领。朝廷先以中郎将董卓前往征伐,但劳师无功,于是又派遣司空张温为行车骑将军,统率大军主持征伐。张温知道孙坚懂得军事,于是便让孙坚随从自己赞画。张温以诏书相召董卓,但董卓桀骜不驯,拖了很久才过来。孙坚历数董卓三罪,请求张温杀掉他,但是张温没有听从。边章等人投降后,朝廷拜孙坚为议郎,后因长沙郡区星起兵,转任其为长沙太守。孙坚在任上不仅平定了区星,还越界征讨了响应区星叛乱的周朝和郭石,长沙、零陵、桂阳三郡都获平安,孙坚以此功被封为乌程侯。孙坚经过多年征战,靠着自己的军功终于突破了制度的天花板,成为当朝的名将。

  日期:2017-01-09 15:29:26
  051
  在前文所述的平定边章、韩遂的过程中,董卓虽然军功不立,但却在这一过程中纠合了羌人和凉州汉人组成了强大的凉州兵团,成为新兴的地方军阀。而在此时,朝廷内部宦官、外戚两大势力斗得不可开交,外戚何进在袁绍等人的劝说下,密谋引入前将军董卓、武猛校尉丁原、东郡太守桥瑁等人诛除宦官。董卓闻风而动,迎回被宦官劫持的少帝一行,从此开始插手朝政。董卓虽然是草莽武夫出身,但政治段位并不低,因前后两次党锢之祸,朝野对于列名党禁的名士都寄予了极大同情和希望,董卓遂顺应形势,为昔年被宦官所害的党人领袖陈蕃、窦武等人平反昭雪,又立祠堂加以祭祀,同时还起用当世名士蔡邕等人装点门面,一时之间举朝士人竟也翘首以盼。然而不多久董卓的本性就暴露出来了,他对属下的将领姑息纵容,使得他们公然入侵官第私宅抢夺财物,在朝廷内大失人心。同时他又过分崇拜武力,滥施淫威。尤其是他废掉少帝改立献帝之举,使得对他的批评达到了巅峰。

  汉献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正月,关东诸侯串联起来讨伐董卓,他们是渤海太守袁绍、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兖州刺史刘岱、豫州刺史孔伷、河内太守王匡、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陈留太守张邈和其弟广陵太守张超等,曹操亦于陈留郡己吾县(今河南宁陵西南)起兵,但此时他典军校尉的官职已因逃亡被免,手下军队又不多,所以隶属于张邈,被袁绍表为行奋武将军。孙坚也于长沙郡起兵,准备参与讨伐。联军还在酸枣主持会盟,参与的有刘岱、孔伷、张邈、桥瑁、张超等人,因为袁绍公开站出来对董卓发难,本身又出身名门,所以会盟尽管他不在场,还是被公推为盟主。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