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6-11-10 17:17:15
三、谁说女子不如男。
在聂政刺杀韩傀一事上,除了给我们展现了一个仁义孝道又知恩图报的铁汉子外,还顺便介绍了一个美丽的姑娘,这个姑娘却不是普通的良家妇女,而是一位特别刚烈又特重名节的女汉子,也许正是看重了这点,无论是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还是司马迁的《史记》里面,都把她的英勇事迹写进去了。其实不仅在这两部书里,在整个历史长河中,有名有姓的女性并不多见,这大概是由于古代女性的地位一直不高的缘故吧,当然除母系社会外,这里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封建道德规范的“三从四德”和古代婚姻理念的“三妻四妾”的影响,犹如两座无形的大山压得女人一直翻不了身喘不过气,让她们从出生时就被迫要有女德、要男尊女卑、要低眉顺眼、要相夫教子、要传宗接代,所以每次遇到不公平的对待时,她们只能委曲求全忍气吞声,而绝对不能奋起反抗的。然而,这些女同胞们“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一旦跳出来个角儿,就是个狠茬,如吕雉、武则天、赵飞燕、独孤皇后、慈禧等等,各个都是震慑朝野、影像后世的女流之辈,所以千万别小瞧女性,正如这节提到的聂荣更不是凡俗女子。聂政因犯罪带家人逃到齐国后,姐姐虽然也被连累沦为“黑户”,不但处处被人瞧不起,而且长时间找不到婆家,但她对聂政一直不离不弃、无怨无悔,直到后来聂政出事后,聂荣还不顾自身安危只身一人去辨认。此时如果换做普通人知道是自己弟弟的话,必不会当场做任何举动,大不了听那过路人的劝说,找个没人地方大哭一场吧,可聂荣却当场趴在聂政身上哭泣,还把弟弟的身世说给路边人听,其实她何尝不清楚这样做的后果,作为刺杀国相罪犯的家人岂能难逃一死?可她仍旧毅然决然地选择把弟弟的身份公开,同时也把自己暴露出来,这仅仅是为了让弟弟的名声不被埋没,可以说这种视死如归的精神作为一个女流之辈实在人人感动或者说是震撼。所以通过聂荣一事再次告诉大家千万别小看女性,谁说女子不如男,女人照样能撑起半边天!(待续)
日期:2016-11-11 17:10:30
每次想起聂政舍身取义一事,
我总被他的英勇无畏所感动,其实他姐姐聂荣的刚烈事迹更是催人泪下,而且没有聂荣大义凛然地去舍生忘死,也没有聂政的事迹广为流传,更没有他们姐弟之情让后世传颂,所以郭沫若把他们姐弟情谊比喻成棠棣之花也是最合适不过了,因为此花花冠粉红色,颇娇丽,每枝着花极多,竞相吐艳,与桃李共争春色,常被誉为和睦兴旺之花,古人也常以棠棣喻兄弟之情,并留传“兄弟联芳,谓之棠棣竞秀”和“棠棣之花,其萼争辉”的名句。当然,写到这里也许有人会反问,聂政虽然英勇、聂荣虽然刚烈,但这种方法是不是太过激了,常言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我们就不能来点中庸之道,先让自己活下来再想办法去扬名,好的,我们在下一节将为大家介绍一个主张中庸之道的人物,他是谁?又有什么思想值得我们学习,请看下节《和谐的人生》。
日期:2016-11-14 17:21:57
和谐的人生
———通鉴扶君上青云(九)
张玮(原创 连载)
今天我们要介绍的主人公名叫孔伋(前483年—前402年),字子思,鲁国人,战国初著名的思想家,是孔子的孙子,孔鲤的儿子,曾参的弟子,孟子的老师,他不仅系统地发展了孔子的中庸思想,创作了四书之一的《中庸》一书,而且更是中庸之道的创始人之一,其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在《通鉴》里面虽然只记载了孔伋与卫国国君的两则对话,但从中我们就能看出他的非同常人的智慧,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回顾这两段精彩对话。
一、“细节决定成败”与“扬长避短”的辩证关系。
有一天,孔伋对卫候提了个建议:“国君,我看苟变这个小伙子很有才能,可以担任个统领五百辆战车的将军,您觉着呢?”卫候听后叹了一口气说:“其实我早就看出他是块当将军的料,但是他之前做了件傻事让我一想起来就上火,他当初在地方做官时,有一次去乡下老百姓家里收税,趁老太婆不注意,来了个顺手牵羊,从鸡窝掏了两个鸡蛋就生吃了。我时常教育你们不要拿群众一针一线,可是他竟然偷群众鸡蛋吃了,而且还拿了两个,细节决定成败,所以我发誓再也不用他了”,孔伋听了这话笑着安慰道:“国君请息怒。我听说圣人选任官吏,就好比木匠选用木材一样,要取其所长,弃其所短;因此一根很粗的好木头,即便有几尺朽烂的地方,高明的木匠也不会扔掉它放弃它。而现在国君您处在战乱纷争的年代,您此时正需要招揽一些锋爪利牙的人才为我所用带兵打仗,而现在您却因为两个鸡蛋就凭空放弃了一个可以守城的大将领,您不觉的有点过分了吗?这事您可千万别让邻国知道哈,他们要知道必会笑话您太傻了!”卫候听了孔伋的话,沉思了一会,觉得说得虽然不中听,但也不无道理,遂举起大拇指说:“小伋,你不愧是孔老圣人的孙子,说得就是在理”,说完就向孔伋拜了拜表示感谢,孔伋立即扶起他。(待续)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