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鉴扶君上青云》
第11节

作者: 正行天下2016
收藏本书TXT下载

  三是杀妻求将。
  公元前412年,齐宣公发兵攻打鲁国的莒县(今山东省日照市莒县)和安阳。鲁穆公想任用吴起为将对抗齐国,但有人就提出反对意见,说吴起的老婆是齐国人,把鲁国的军队交给吴起攻打齐国,叫谁也不能放心呀!鲁穆公便对他起了疑心。这时吴起做出了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事,二话没说,直接回去把他老婆给“咔嚓”了,提着血淋淋的头去见鲁穆公,以表自己忠于鲁国而不徇私情。鲁穆公一看这架势当场吓傻了眼,心想:“看来这个‘愣头青’果然是名不虚传,要是我不从他,会不会也把我给‘咔嚓’了”,于是赶紧任命吴起为将。当然吴起并没辜负鲁的期望,率军大败齐军。如果说吴起贪图功名是可以理解的,那么为了功名竟然把自己的结发妻子杀了,这就说不过去了,这还是人吗?还有没有人性?当然这样的人在历史上还不止他一个,《三国演义》中刘安为讨刘备欢心,以出去找野味为由,结果将妻子剁成肉块放锅里煮熟,给刘备美美地吃了一顿。刘备尝着怎么这么好吃,问是什么肉,刘安说是狼肉,看来这刘安更是一个冷血无情的主儿。当然最狠的人物要算介子推了。在皇帝重耳落魄潦倒饥饿难耐之时,他竟然把自己大腿上的肉割下来给皇帝充饥。搞不明白怎么不割屁股肉呀?那里还肥。看看这些人各各都是狠茬呀!他们虽然都对待主子肝脑涂地、忠心耿耿,但其手段的确有点过分了。我常常在想,一个不爱惜亲人不爱惜自己身体的人又怎能爱自己的国家爱自己的主子呢?像这样心狠手辣残酷无情的人真的能功成名就成就一番伟业吗?真的能得以善终或名垂青史吗?

  (二)为子不孝。
  后来吴起拜曾参之子曾申为师,学习儒术。有一天吴起的母亲病逝,曾申就特批了他几天假,让她回去给母亲守孝,结果吴起打死也不回家奔丧,曾申对吴的不孝极其恼怒,于是就和他断绝了师生关系。自古以来,“百善孝为先”,他就不想想母亲是如何含辛茹苦的把自己养大,期间受了多少艰辛和磨难。当然如果是出于其他原因回不去奔丧也有情可原,可是他的老师都可以放他了,他都不回,所以连老师都看不起他,并将他逐出师门,可见吴起这人真是铁石心肠。(待续)

  日期:2016-10-25 10:31:40
  (三)为臣太刚。
  魏文侯死后,吴起侍奉他的儿子魏武侯。有一次魏武侯和大臣们乘船巡视西河郡,武侯看着大好江山,不仅感慨万千:“啊,江山如此多娇,让朕在此竞折腰,如此固若金汤的山河,就是俺魏国的国宝呀!”其实武侯本想让吴起拍个马屁表扬一下,或至少跟着附和一下也行呀,可吴起却给武侯“泼了碗冷水”,并搬出了他那一套哲学理论:“NO,此言差矣!陛下,河山的险固是不能依靠的,霸业也从来不因为山河的险固而产生。只说理论没用,我举三个例子你听听:一是过去三苗居住的地方,左有彭蠡湖,右有洞庭湖,岐山居北面,衡山处南面,虽然有这些天险倚仗,可是三苗政事治理不好,结果被大禹‘办了’。二是夏桀的国家,左面是天门山的北麓,右边是天溪山,庐山和峄山在二山北部,伊水和洛水流经它的南面,有这样的天险,但是夏桀没有治理好国政,结果被商汤‘虐了’。三是殷纣王的国家,左边有孟门山,右边有漳水和滏水,面对着黄河,背靠着山,虽有这样的天险,然而国家治理不好,结果被周武王‘灭了’。再说您曾经亲自率领我们占领和攻陷了多少城邑,那些城的城墙不是不高,敌兵不是不多,然而能够攻破它们,那还不是因为他们政治腐败的缘故吗?由此看来,山河再固若金汤,也成不了国宝,依靠河山险固,怎么能够成就霸业呢?”魏武侯听完这话,勉强笑了一下,对吴起说:“好,你说的太对了,你就是圣人,这么着,河西政事都全部委托给你了哈”,说完哈哈大笑,吴起也只能低头说: “是”。 对呀,你吴起虽然有才,说得也很有道理,可是你千不该万不该把皇上的话给否了,让魏武侯觉得“就你能是吧!”。记得电视剧《康熙王朝》有段经典语句,“自古以来,为臣子者有三大险境:其一功高震主,此时帝王无可赏臣,只能赐死。其二臣者势大威震朝廷,帝王不容一国二君一山二虎,如此也必然杀臣。其三臣强主弱,君臣之间互相猜疑,彼此不能相安,帝王怕臣下结党篡位,必然罗织罪名,将臣党斩尽杀绝。”吴起在这里把自己推到了第三种险境上去了,让皇帝觉得自己不如吴起,所以就把河西政事交给了他。心想:“你管好,这是你本分,理应如此;可如果你管不好,就是你的失职,就要治你的大罪,谁让你说大话了?”

  (四)不懂为官之道。

  吴起担任西河郡守期间,威信很高。魏武侯继位后,魏国国相一职空缺,许多人都认为吴起能够顺利当选,但最终魏武侯任命田文为国相。吴起心里自然很不爽,有一天主动找田文理论:“老田呀,俺今天来就是想和您比一下功劳,中不?”田文说:“老弟,木问题。”吴起说:“第一,统率三军,让士兵乐意为国死战,敌国不敢图谋侵犯魏国,你能和俺比吗?”田文举起大拇指说:“你厉害。”吴起说:“管理文武百官,让百姓亲附,充实国库的储备,你能和俺比吗?”田文又举起大拇指说:“你牛”吴起说:“拒守西河郡让秦国的军队不敢向东侵犯,让韩国和赵国都服从归顺,你又能和俺比吗?”田文说:“还是你牛叉。”吴起说:“你看看,这几方面你都不如俺,可是让你做了丞相而不让俺做,这是啥意思呢?”田文听后拍着吴起的后背哈哈大笑说:“老弟呀,事到如今我跟你透个底,咱们国君现在还很年轻,国人疑虑不安,大臣不亲附他,百姓不信任他,在这个时候,是把政事托付给你呢?还是应当托付给俺?”吴起沉默了许久后抬起头,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说:“还是老兄牛呀。”田文听后拍了一下吴起的脑袋笑着说:“聪明,明白就好,这就是我的官比您大的原因啊”,说完哈哈大笑。我们不能否认吴起带兵打仗、管理百官和抵御外侵方面确实是把好手,可以说比田文强百倍,包括个人威望、功劳大小、知名度和颜值都不是区区一个田文所能比的,可就有一样东西吴起做不到,就是平衡政治关系,让国人安心,大臣亲附,百姓欢心,全国上下一盘棋,紧紧围绕在以魏武侯为皇帝的周围,这一点却不是吴起的专长,而这又恰恰却是一个国家建立以后急需要做的头等大事。这让我不仅想起了在楚汉之争中的刘邦和韩信,韩信纵有“帅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的带兵打仗的才能,却没有如何选贤任能和统领文武百官的驾驭能力,所以他纵然“带兵多多益善”也只不过是一代“将才”,却称不上“帅才”,而刘邦虽不擅长带兵打仗却懂得如何知人善任、如何协调政治内部关系,如何用好这帮将领为国家打江山,这才是真正的老板,所以最终刘邦做了皇帝,韩信却落得个“兔死狗烹”的下场。还记得电影《投名状》吗?在结尾时,三位桃园结义的兄弟从战场一路杀来,最后却为了争夺“投名状”自相残杀结果了性命。这时三位老佛爷的人围坐一堂,冷冷的放出一句话“庞青云打仗可以,是个人才,但不懂为官之道”。呵呵,真是一针见血!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