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呀我去,原来寺院并不是逃避的地方,是可以解决实际问题的啊!
我突然对佛教文化产生强烈的好奇。更好奇的,当然是那个女子的故事。
第二天,凭着我契而不舍的精神,终于挖出女子的故事:天生爱佛,人家十几岁漂亮姑娘,喜欢金、银、花、饰、房、车,可是她独爱佛文化,在家人一再软硬兼施下,不得不结婚,儿子生下没多久,就出家了,后来各种意外,孩子没人养,跟到寺院里来。因为她之前住尼姑庵,没法带个虽未成年、但已是半大的小子,只好带着儿子出来,奔波了好多家寺院,最后被资国寺收留。
对于这样一个痴迷于佛教,但其实已经被现实社会边缘化的女人来说,一句:不要有后顾之忧。这句话的力量和温暧,不言而喻!
几天之后,一位师兄因为情事坎坷,求法师开示,我也有幸在一边蹭听(佛法)蹭喝(香茶),法师依然笑如弥陀,告诉她,学佛不是迷信,把命运或一切错误,都一股脑交给佛,那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学佛学的是智慧、慈悲。比如,一个妻子,老公辛辛苦苦在外赚钱养家,她饭也不做,衣也不洗,家里乱得一团糟,只端坐一旁一心念佛,这是不对的;比如一个母亲,孩子饿得呱呱叫,她任凭孩子哭得死去活来,静坐一旁只专心念佛,那也不是真学佛。真学佛的人,是遇到麻烦的时候,坦然解决麻烦,然后放下麻烦;遇到对自己不利的人,明白那是渡化自己,用感恩的心面对;当碰到自己觉得很伤体面的事,心态放平,不仅懂得原谅别人,还能懂得放过自己。
这一刻,我被法师折服,坦然面对问题,积极有效解决问题,这就是我所理解的人间智慧!因为我见过太多所谓的皈依的人,把迷信当成正见,我见到一个年轻的信佛的妻子,家里下水道不通,她不许家人请修理工来修,而是念经打坐,说就样就能把下水道通了。我见过一个啥正事都不干,整天坐麻将桌,到了初一十五就跑到寺院呼呼呼磕头,自称信佛的男人,求菩萨保佑他打麻将发财。我见过一个孩子爱玩游戏,她在考前去求菩萨保估儿子考高分,孩子没考好,她再不肯信佛的母亲……
浓夏,酷热。
福鼎的的轻人喜欢到寺院来,他们或成双成对,或三五成群,坐在免费的无线网下,尽情享受咖啡或禅茶的滋味,我跟奇人超哥说,你还挺有眼光,竟然会想到在寺院开咖啡屋。超哥笑了,这是贤志法师的杰作,他请人设计了这咖啡屋,不是为了赚钱(巨大一杯咖啡才十块或十五块),一是为了让累了的人有个歇脚的地方;二是为了让更多时尚年轻人借这窗口了解佛法。比如你,如果我不发你这个漂亮咖啡屋的图片,你能下决心来吗?
对噢!开书屋和咖啡厅,是我从小就有的其中两个梦想,但是残酷的现实,让我早早就放弃了这想法,超哥要是没有用咖啡屋来诱惑我,真难讲我能下决心从深圳跑到这里来。
用合适的形式安抚接纳老人,让他们保持自己的尊严和体面;用合理的方法吸引年轻人,让他们知道佛法的智慧和宽容;帮助有困难的人,不管是经济上的还是精神上的。
法师远比我想象的富有智慧和谋虑深远。
然而,仅只过了一个中秋茶话会(传说,1995年,侨居新加坡的广平法师在资国寺过中秋节,正巧第二天是他生日,资国寺僧俗大众为贺法师生日,直接将团聚过中秋,融入了庆生日的内容,于是每年中秋节的这一天,点红烛品香茶吃月饼便成了资国寺必备节目,强台风“桑美”之前,这个“普茶”象是一台晚会,有说小品诗朗诵的,有唱歌弹琴的,还有分享佛法讨论禅修的;“桑美”之后,因各种原因,“烛光茶话会”简化下来,但精神保留至今。)我就知道,对法师的认知,只是皮毛。
法师再三强调,敬老院,是寺里为了完成圣训长老的遗愿,而做的一件非做不可的事。早在2004年,资国寺就开始规划弥陀村第一期,到07年已经有第一批老人入住了。在建的第二期、第三期,可以入住近五百位老人。这里面有出家的老人,也有在家的老人。出家的老人,会优先安排,原因是闽东是山区,很多山区的老菩萨们,交通不便,现在农村的人大都搬走了,有的搬到城镇,有的搬到大城市,农村没什么人住了,路也没人修了,寺院也没人去了,香火钱也没了,师父们也老了,年纪大了,又要采茶去卖,又要种地,又要种菜,养活庙里的两三个人,非常不容易,又没有出去化缘,交通不方便,没有信徒去,生活有困难,所以就优先给出家的师父进来,让他们在这边安度晚年,让他们能好好地生活,好好地修行。资国寺建有医务室,在建的有健身房、图书馆、老人活动中心,还有临终关怀,最后还有统一灵堂。
也是在这一次的中秋茶会,我才知道贤志法师要干什么,他再三强调,他所做的,就是想把圣训长老的愿望都一一实现,怎么实现呢?用资国寺的“文、教、禅、净、慈”的五大弘法理念来实现,即,通过文化来传播佛法、通过教育来培养人才、通过禅修来净化心灵、通过弥陀村来导归极乐世界、通过慈善事业来普渡众生……
日期:2017-03-03 15:39:11
这世界,真的很美好,如果你不是一直盯着黑暗和肮脏!
这世界,真的有很多你不懂的好人,如果你不固守自己的偏见和无知。
这世界,任何坚持做成了一件事的人,一定不是你想象的那么简单,他一定是有蓝图的。
我有点为从前狭隘的自己感到羞愧,暗下决心,以后一定要学法师,做个无私利他的人!
计划离开资国寺前,公司的董事长,我妹妹,以及我深圳的义工师兄,都请我向法师讨墨宝,虽然急,可一直苦无机会,法师就算不出差,也是忙得整天见不到人影,更别说停下来写字了。某一天傍晚,我被大个头的蚊子们攻得杀心四起,一位师兄匆匆跑来说,你不老说要求字吗?赶紧去法师那。
我跟着咖啡哥跑去,他的几位徒弟正在一旁裁纸弄墨,法师一边谈笑风生一边从容挥毫,很快就写了多幅字,全部一蹴而就,没有浪费一寸纸,真是让人叹为观止。在挥毫过程中,他即情即景讲如何辩别古印章的真伪,讲写到的字的原文和古意,讲学佛人所应持有的正觉正念。我站在一旁,一边听一边脑子转得飞快,董事长求字,妹妹求字,师兄求字,更不消说静如了,到底帮谁求呢?纠结再三,权衡再三,我终于下定决心,鼓起勇气:法师,您能开方便之门,为我写幅字呢?
法师笑答,好啊,
然后“佛法无边”四个大字出现在我眼前。
(法师为我题的墨宝)
怎么题字?法师笑问。
我毫不犹豫:题我名字。
静如、妹妹、师兄、老板,对不起了,虽然我在资国寺呆了快三个月,但还是做不到像贤志法师这样,心中无我啊!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