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我在三亚湾的奇幻经历,你们还来么?》
第12节

作者: 黄斯特洛夫斯基
收藏本书TXT下载
  等我回来的时候,太阳刚刚落山,天空并不黑,地面微微有点暗,东向天边的云霞被映的火红,老王正在和一个老年朋友聊天,看头型应该就是他所说的那个客户,那人见我来了就起身告辞,我坐在他刚才的位置跟老王说,“你给这位剃的头型也还可以啊,怎么就单给我整的那么磕碜?两边根本就不对称,还有长有短有坑,你诚心的吧?”
  老王跟我装糊涂,说,“没那么夸张吧,我觉得还可以?”
  我说:“我可连着戴了好几天帽子了,那天我进城会朋友,晚上回来的时候没公交,出租车司机都不敢拉我。”
  老王说:“那是你长的吓人。”
  我说:“拉倒吧,我这模样在东北是最和蔼可亲的了。赶紧的,甭废话了,这兜里都是能直接吃的,这兜里需要加工一下,带壳的水煮,带鳞的清蒸,带叶的拿去翻炒。”
  日期:2017-02-20 10:19:21
  老王也是手脚麻利,不到半个小时就把这几样都搞定了,他拿出一个小桌子来,直接卡在窗台上,我们俩一个在里一个在外这就拉开了架势。做菜这种事应该是唯结果论,做的再快不好吃也是没用,所以他这个厨艺的水平到底如何,那还是得吃上的时候才能下结论。
  猪头肉、白斩鸡这些熟食,直接切了摆上桌子即可,关键还得看那几道需要再加工的东西。贝壳类的里面自带大海的味道,直接水煮,什么作料也不用放,本身就好吃,这个最简单;绿叶的菜讲究的是爆炒锁住水分,不能生,不能焦,要掌握火候;清蒸就要看最后调的那汁怎么样了。
  我挨个品了一遍,恩,鲜。尤其对第一次吃的爆炒四角豆和清蒸石斑鱼印象深刻。四角豆又叫过江龙,热带藤蔓植物的种子,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被誉为“豆中之王”,买的时候也是齁贵的,二十多块钱一斤,还不讲价,炒完之后清脆爽口。我又夹了一筷子清蒸石斑鱼,在浇上去的汁里蘸了一下,然后放入口中品尝,咽下去之后把筷子往旁边一放,并没说话。看来老王还很在乎自己的手艺,一直盯着看我的表情,那意思在那等我评论呢。

  日期:2017-02-20 10:19:51
  又过了一会儿,我说,“恩,不错。要说这喜欢吃的通常也是喜欢做的,喜欢做的通常做出来也是好吃的啊。行,这手艺不潮,比你剃头的水准是强上一大截啊。我是北方人,新鲜的海鱼没怎么吃过,我们家做鱼好像也是以煎炸炖为主,清蒸没见过,我这是第一次吃清蒸的鱼,恩,好吃,味儿不错!”
  老王说:“那就好,来,咱们先喝一口。”
  就这样,我和老王就在这里“滋儿喽一口酒、吧嗒一口菜”进行了一次至关重要的的谈话。吃饭喝酒只是一种形式,一个载体,一种能够营造出轻松愉悦氛围的手段,吃饭喝酒的目的是为了谈话、交流。我们边吃边喝,老王就把他们家的这个“祖传宝藏”的情况,详详细细、原原本本的给我讲了一遍。
  日期:2017-02-20 10:20:34

  家传宝藏
  几杯牛二下肚,老王自动开启聊天模式,他说:“我不是三亚本地人,我是福建泉州人。”
  我说:“什么?胡建人?我听你口音不像啊,瓦咖喱杠啊,闽南话会说么?哎,别说了,直接来首《爱biang家诶样》吧?我先给你起个头儿,打个样。”
  可能是兴致上来了,老王拍着桌子,我拿勺子敲着酒瓶给他打节奏,他还真唱了一首《爱拼才会赢》。说实话,歌唱的也就是一般吧,不过闽南话应该是挺能唬人的,至少我是一句也没听懂。
  唱完之后,老王一仰脖儿,又喝了一杯白酒,继续说道,“我们家族的历史还是颇有些渊源的,至少能倒到唐朝的时候,据说著名诗人王勃,那就是我们家的先人。”
  我说:“你可打住吧,跟我这中文系的聊这个,你这不是踢到铁板上了么。杜工部有诗云‘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这王杨卢骆,那是著名的初唐四杰啊,王勃是你们家先人?”
  老王说:“是啊,怎么了?”
  我说:“你刚才说你是哪人,刚才唱的什么歌?”

  老王说:“福建泉州人,《爱拼才会赢》。”
  我说:“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绛州龙门是哪,那是今天的山西河津。”
  老王说:“山西是对的,但不是河津,可能我记错了,那就是王维。”
  我说:“王维字摩诘,河东蒲州人,现在的山西运城。”
  老王说:“这星座是对,上升是在摩诘,但是地方还是不对,不是运城。”
  我说:“这个摩诘不是星座,你要找哪人?”

  老王说:“山西太原人。”
  我说:“王昌龄字少伯,盛唐边塞诗人,他是河东晋阳人,也就是现在的山西太原。”
  老王说:“是不是那个一片冰心在玉壶的?”
  我说:“是。”

  老王说:“对对,就是他,他是我们家先人。”
  我说:“你这是打蛇随棍上,他是山西的也不是你们福建的。”
  老王说:“没听过天下王氏出太原么?”
  我说:“不知道,你还是别拣这些陈芝麻烂谷子说了,说重点,宝藏。”
  老王说:“那你就把嘴闭上,能不能别老打岔。”

  我就基本不说话了。
  日期:2017-02-20 10:20:55
  王昌龄并不重要,老王主要的意思是他们家至少从唐朝的时候就已经很牛叉了,就已经开始在东南沿海一带经营了。我们国家的历史呢,北方中原地区兵家必争,通常是战乱不断,又有游牧民族威胁,所以经济的中心一直是向南迁的。唐朝的时候泉州地区就是世界著名的贸易港口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现在咱们国家提倡的一带一路,这里仍然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先行区。到了宋代经济更加繁荣,他们家跟东南亚一带关系非常熟,尤其是马来半岛,每年都回去那边度假。王家主要的业务就是两边倒腾,丝绸运出去,香料之类的看得上眼的再返回来,两边赚钱。

  明朝实施海禁政策,但是这也没耽误他们家做买卖,著名的海上走私商人王直也是他们家先人,这个我比较认同,不能尽往好的上贴。王直的队伍是浙江福建沿海一带最强的势力,甚至震动朝野。他们不仅雇佣日本浪人,甚至还有来自葡萄牙、荷兰的老外跟他们一起混饭吃,当时西洋火器技术领先,所以王直的队伍里火器用的也不错,洋枪在手,几乎是没人敢惹。当时都说倭寇厉害,可是那时候王直的实力,整个日本他都不放在眼里。不过王直最后还是被胡宗宪设计给搞死了。

  日期:2017-02-20 10:21:53
  到了清朝,帝国总体上是走向衰落的,但是一是仗着人口多,二来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此时已经没有贸易壁垒了,瓷器还是很受老外欢迎,家族的事业在大家的努力经营下,逆势上扬,仍然是有声有色。其实这也符合我一直以来的一个扶梯理论,就是说即便是在下行的扶梯上,只要你努力,你还是能够去到上面的一个楼层的。这就可以类比在大环境呈总体下降的趋势的时候,通过自身的努力,还是能取得相对进步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