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我在三亚湾的奇幻经历,你们还来么?》
第4节

作者: 黄斯特洛夫斯基
收藏本书TXT下载
  这次我做了点准备,口袋里有一个万喜连锁超市的购物塑料方便袋,我打算装点空气,好在经过时空捷径的时候能吸几口,结果没经验就是没经验啊,刚下水没多深,塑料袋就被海水的压力给挤爆了。好在这回喝是喝了,但是没喝几口。

  回去之后我赖了帐,并且说是我挽救了巴萨少年罪恶的灵魂,巴萨少年说那他还挽救了我的生命呢。由于我赖了帐,所以巴萨少年也不告诉我“鱼翅”这两个字的秘密,他只是说,可能是因为声音,也可能是因为表情,还可能是因为动作,更有可能是因为心理,总之这么多原因让我自己去排除探寻,说我要是真喜欢还得自己去领悟。
  于是接下来的几天,每当我在海边沙滩闲逛的时候,就会一边走一边念叨,“鱼翅,鱼翅!鱼翅,鱼翅!……”想要参透其中的奥秘。
  有一次我正念叨的时候一个姑娘正好从我旁边经过,一身白纱连衣裙,头戴蓝色大檐圈儿帽。 她本已经从我身边经过,听见我的念叨之后又转了回来,表情严肃的跟我说,“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不要总想着吃这些东西,要保护物种的多样性。”
  我说你是电视台记者么,她说是,我就走了。
  日期:2017-02-18 17:31:40
  送鬼上山
  说到鬼,那就一定是离不开封建迷信,而且这些东西通常都和民俗搅在一起,纠缠不清,在三亚的郊区这种随处可见的仪式感也是很强的,你只要随便在村子里逛一圈,就一定会发现这些元素无处不在。
  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一个小神位,朝向虽然有不同,但是也各有讲究。为了找方向,甚至有的院子主人会把墙掏个洞,专为摆神位。
  这些神位外形看起来特别像日本街边的那种小神龛,点着香火,插着小旗子。由于现在要过年了,神位上还贴着五言对联,写着希望神仙们做的事情。通常的要求都是“天皇保顺利,地皇保平安”,偶尔也有让天皇保财旺的,至于地皇都是保顺利,这个基本没有改动的,大家自发的不麻烦他老人家。
  我还看到过比较独特的,居然写的是“灶王对儿”,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再有一个特别的是里面贴着红纸,上书三个字“土地公”。至于横批基本都看不太清,因为字小。
  灶王、土地这些非主流儿的,咱就不说了。上面的“天皇”有必要说明一下,这可不是日本的天皇。这估计是中国传统的三皇天地人里面的头两位,要这么看,这些民俗或许是源自道教。总而言之吧,天皇地皇是两位为人民服务的神仙。
  日期:2017-02-18 17:32:28
  单说有这么一天,我正在屋里休闲,外面忽然传来一通敲锣声,紧接着放起鞭炮,随后又有一个傻老爷们儿的声音从大喇叭里传了过来,乌拉乌拉的听不清说的什么。但是以上三个环节:敲锣、放鞭炮、大声说话,形成一个折磨人的小循环,时不时的就会来几遍。
  要提起放鞭炮这件事,那我是行家呀,从小我就是鞭炮小能手,多短的焾我都敢点,如果这项活动有考级,那我肯定是专业八级带拐弯儿。那么这个循环里放的鞭炮,它的问题出在哪呢?在我细听之下就有了答案,这小鞭儿放的非常的不尽兴,没响几声就戛然而止。一回两回的我也就忍了,每次都是这样,非常不专业。在我看来,放鞭炮和饭局的诱惑是一个道理,其中的终极奥义就是,“要么就吃好,要么就吃饱”。

  要么你就放一串长的,要么你就单拆开一个一个的听响儿,像这般不上不下的,非常别扭。听了一天之后,我决定出去看一眼,看有没有机会提点专业上的小建议,反正听声音离着也不远。等待出去一看,还真没多远,很好找,就在小学墙对面的一个院子里。中间只隔着【鸡狗乐园】。
  这里我要简单解释一下,何谓鸡狗乐园?在三亚的郊区,几乎每家每户——或房前,或屋后——都大小有个园子。里面通常种着高大的椰树,中等身材的香蕉树或者菠萝蜜树,还有一种低矮的未知小乔木,也是生的枝繁叶茂,人在园子里面行走不便,需要弯腰低头躲避树枝。所以这里大部分的时候,都是小动物们的乐园,在这里受草木的庇护,没有天敌,非常踏实。最常见的就是小鸡们成群结队在这里刨食,狗狗们兴高采烈的在里面撒欢儿,当然也有不知名的小鸟和灵巧的改吃椰肉的松鼠,大家伙往来穿梭,乐此不疲,非常的欢乐,多少能看出那么一点“万类霜天竞自由”的意思。

  这就是鸡狗乐园。

  我当时站在小学墙外的路边,透过鸡狗乐园,视线穿过高矮树木依稀可见里面搭了一个棚子,摆了很多塑料椅子,一堆人坐在一起吃饭,再具体的就看不清了。我正想再往前探几步,忽然发现墙拐角处有两个小孩子,一高一矮,也在那窥探。像是既好奇又有些害怕的样子,躲躲藏藏的。我就走过去问道,“小孩儿,这家敲锣放炮的是在搞什么?还有,那人在喇叭里说的一串话,那是什么意思,我怎么一句也听不清?”高点儿的小孩不屑的说,“听不清就对了,要是听清楚听明白了,你也就该上路了。还问为什么?这都不知道?这是送鬼上山啊!”

  日期:2017-02-18 17:33:12
  “送鬼上山?送什么鬼?上什么山?哪里有鬼?哪里有山?”我用手一指,“是不是那座山?”
  我这一串问答弄得两个小朋友应接不暇,他们欲言又止,最后矮一点的那个说,“额……没错,就是那座山。”,
  其实这种情况我是非常理解的,有些时候别人随口说出的那种问题,你不必认真的去回答,因为真实的答案可能会很复杂,他们问的时候可能只是想打个招呼而已,你认真你就傻了。比方说,在我上大学的时候,有一次几个人一起出去吃饭,就出现旁边忽然过来一个人随口一问的情况,他说,“你们都是一个班的么?”

  我们只是都很熟,一起吃个饭而已,还真从没认真想过我们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七八个人坐成一圈,这里面谁和谁是同学,谁和谁是曾经的中学同学,谁和谁是亲戚,谁和谁是朋友的朋友,谁和谁现在是一个系,谁和谁曾经是一个班级,谁和谁住的一个寝室,谁和谁是中文的,谁和谁是化学的,谁又是电教的,谁又是别院中文的等等,这些关系难道都要解释给他听么?所以他问话的结局就是,我们几个人先是一阵沉默,然后大家发现这是一个几十句话都说不清的问题,于是就纷纷附和着说,是,是,对对,我们是一个班的。可是实际上没等我们说话,那个人就已经走过去了。这顿饭为什么会以这么尴尬的气氛开始,完全是我们没明白这个道理,那人走了之后大家都觉得自己花心思琢磨这个事情真的是很傻。

  所以,这两个孩子很让人欣慰,他们似乎懂得这个道理,稍加思考之后并不和我纠缠,只是点头说是,就化解了这种局面,当然也不排除他俩懒得理我这层意思。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