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侦破的奇案都是从一具尸体开始……》
第25节

作者: 七昼
收藏本书TXT下载
  周胖点了点头,立即给他部门的同事通了电话,叫他们准备好设备,晚上要解剖尸体。师傅在陈瑶的配合下,询问起了唯一的目击证人陈阿婆。因为,尸体才刚刚出现尸僵,死亡时间应该才个把小时。
  所以,师傅判断603时很可能就是第一案发现场。他觉得太古社区附近有商圈,人流量较为密集,凶手选择在社区附近作案的可能性很小。原因很简单,这样太过危险了,反倒是在社区内动手要来得安全很多。当然,也不排除从其他地方移尸过来的可能。但不管怎么样,一直窝在房里的陈阿婆是能亲眼看到凶手的模样的。
  至少,在陈瑶到来前,门是关着,且毫无被敲打痕迹。换句话说,陈阿婆之前给凶手开过门。可是,不管师傅怎么问,陈瑶怎么劝,陈阿婆就是那一句话:不能关灯,千万不能关灯。是她来了,是她来了!
  陈阿婆越说越紧张,她整个人都在哆嗦,似乎是看到了什么可怕事情。像她这种情况,我们是完全没有办法处理的。所以,只好留下人看着她。等她的情绪稍显稳定了,再来询问。于是,勇哥便被赋予了这个重任。
  不过,对她来说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因为,陈瑶也会留下来。师傅得随周胖赶回局里,这案子算是我们组接手了。作为组长,他老人家得回去和局长打声招呼。要不然,其他组的人会说我们呛活了。

  师傅走之前又吩咐我跟县令,去找相关人员录个口供。于是,我们便就近从陈瑶问起。陈瑶看了看时间,告诉我们说,她是在半个小时前来到的603室。也就是说,那个时候那女学生已经死了。至于问到陈阿婆为什么要24小时都开着灯,她的解释是,这个社区的很多老人都喜欢开着灯,因为灯光能够给他们带来一丝温暖,使他们不显得寂寞。
  县令听完,对我说这陈瑶还不能洗脱嫌疑。不排除人是她杀的,或者是她移到603室的。我们得找到她不在场的证明。
  这个好办,陈瑶是社区工作者,只要我们去问问和她一起工作的同事就行了。而我真正关心的却是陈阿婆的重复说的那一句话:不要关灯,她要来了!
  为什么不要关灯?到底是谁要来了?我想,应该不会是陈瑶吧?
  我们仔细询问了太古社区的其他工作人员,他们相互可以作证,因为快要评选全市文明社区了,所以大家都在办公室准备材料,其中也包括陈瑶。因此,可以确定的是陈瑶没有作案时间。而据门外高大爷说,死者最近几天常来社区,一般在下午三点左右出现。由于死者走路的姿势很古怪,一扭一扭的就跟电视里头的模特一样。所以,他对这个女人的印象很深。
  高大爷说着,还走到岗亭外给我们指路。他用手比划着,告诉我们这女人经过的路劲。他又怕我们搞不清楚当时的状况,便学着那女人的样子走了一段。其实,是他小看我们了。当他出来指路的时候,我大概已经明白了情况。
  这女人哪是在走模特啊,她之所以一扭一扭,是因为脚下踩的是盲道。盲道上有凸起的砖块,为的就是让盲人能够很好的感知露面。县令似乎也发现了什么,她把我叫到了一旁,然后说道:“小梅,我觉得这女人进来前眼睛就已经被人挖去了。”
  县令之所以这么说,那是有依据的。通过门卫高大爷的描述,那女人是踩着盲道进入社区的。但一般人都不会踩盲道,因为脚底下不舒服。如果,她的这个推断成立。那么,我们就可以认为凶手可能没有来过605室。
  “很有可能。”我点了点头,接着分析道:“但要照你的思路推断下去,那么死者应该一早就知道自己会被人挖去双眼。而她前几天踩着盲道进入社区,可以看做是提前的练习。由此,我们可以看做一点。死者被人挖去双眼是有目的地,并且在失明后一定要进入陈阿婆的房间。”
  “难道死者跟陈阿婆有仇吗?”县令吐了吐舌头,晚上室外的风有些大,吹得她嘴唇很干燥。她想说的是,死者失明后踩着事先已经熟悉的盲道走进陈阿婆的房间,为的就是吓唬这位已经风烛残年的老人。
  但这种推断无论如何是站不脚的,我随便举几点就能将其反驳。首先,陈阿婆怕黑。如果,死者真要吓唬她的话,干脆把她家里的灯都给关了,然后拉上窗帘岂不是要省事很多。何必要以牺牲双眼为代价呢?还有,吓唬一个老太婆的意义在哪里呢?

  显然,死者另有目的。我看着脚下的一整条盲道,想了一会,接着又对县令说:“死者要到达的终点我们已经找到了,只是不知道她的起点是哪里?”
  县令明白我的意思,死者出发的位置很有可能就是她被挖去双眼的案发地。于是,我们两人顺着盲道找了出去。
  从盲道铺设的路径来看,其实是一条很特殊的盲道。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条盲道连接着太古社区和隔壁的华光社区。从路程来看,这两个社区虽然就相隔了一堵墙,但来去却要走上十来分钟。
  我跟县令走进华光社区,找到了社区工作人员。那人看了死者的照片后,突然间很惊讶。他皱着眉头想了想,告诉我们说,这女人他认识,就是7幢308室罗阿婆的外孙女。
  这对于我们来说那真是一个重大发现。于是,我们要求见一见罗阿婆。说真的社区工作人员办事就是热情,不管到哪都是一样。那人自称小王,还给我们报了工号,说是如果记不住名字可以找工号。他很高兴能够帮到我们丨警丨察同志。
  在小王滔滔不绝的说话声中,我们见到了罗阿婆。罗阿婆的年纪也跟陈阿婆差不多,但脸色却要显得更加精神一点。毕竟,她的晚年是有亲人关怀的。
  我们一见到罗阿婆就立即想起了陈阿婆,因为她的家里也全部亮着灯。照理说,像他们这种年纪的老人都崇尚节俭。只要能看得见,是不会把家里的灯光都打开的。如果非要说,她们两人是例外。那么,手里都捧着点了火的白蜡烛就显得很奇怪了。
  灯都这么亮了,为什么还要点蜡烛呢?我抓了抓脑袋,表示很难理解。县令跟老人沟通很有一套,她先是上前跟罗阿婆闲聊了几句,为的就是让她的内心有所准备。要不然一会儿拿出她外孙女的照片,可要把这位老人吓个半死。
  可即便如此,当罗阿婆得知自己的外孙女死讯后,也哭得差点昏了过去。这时候,多亏了小王帮忙安抚。毕竟是社区的工作者,劝解老人相当有一套。
  罗阿婆给自己点了根烟,抽了几口后,情绪逐渐稳定下来。她抹了抹眼泪,告诉我们道:“是她回来,一定是她回来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