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6-09-29 09:12:54
续:
民军兴起,各路藩镇互不配合;民军则由山东、淮南,转战浙闽、岭南,再北上潭州、江陵,直捣中原,最后占据洛阳,夺取潼关,进逼长安。
这是广明元年十二月,僖宗携后宫数百骑暗地里逃出长安,一路经山南至成都,成为继玄宗之后又一个逃到四川的唐朝皇帝。他丢下众多文官和一城百姓弃于长安,受到民军以及各路藩镇疯狂的劫掠和屠戳,长安城自从安史之乱后,再次严重遭遇兵燹之祸。
这时僖宗已经十九岁,在四川休养生息了四年,在遭遇重大变故后慢慢成长起来;同时,宦官在这变故中势力大减,僖宗开始积极与群臣商议对策,积极调兵谴将反击黄巢。
僖宗利用各路藩镇击溃黄巢,藩镇势力在此过程中变得异常强大,强大到远非禁军力量可抗衡。还都长安后,因为田令孜的瞎决策,朝廷与藩镇交恶,僖宗又逃离长安;在各路藩镇的角逐相较中,僖宗辗转流徙,历经劫难,于光启四年二月终于又回到长安,即刻拜谒太庙,改元文德。经此折腾,僖宗身体已经彻底垮下来,在三月间突然驾崩于武德殿,时年二十七岁,但终归是回到了自己的家——大明宫。
(本节未完待续)
日期:2016-10-11 11:16:59
续:
僖宗病重时,因儿子年幼,群臣拟立吉王为储,观军容使杨复恭却率军将僖宗的七弟李晔立为皇太弟,然后顺理成章继承了皇位,时年二十二岁。
在僖宗回长安又遭藩镇驱逐的流离岁月中,李晔一直随侍左右,历眼所见都是藩镇和宦官对朝廷祸害之深,因而他一上台就着手铲除二祸。因为他强烈的个性,在处理宦官过程中显得很有技巧,利用宦官之间的矛盾相互牵制,逐渐削弱了权倾一时的宦官杨复恭,最终借助藩镇力最将杨氏势力彻底铲除,其它太监就再也兴不起风浪来。
对待藩镇,昭宗也积极筹备,将被太监折腾不休的禁军扩充起来,计划利用藩镇之间的争斗而趁机削藩。但是藩镇绝非他想像的那般好谋划,他们已有百余年根基,尾大不掉势可压主,通过在火拼之中优胜劣汰,存留下来的藩镇都是虎狼之师,哪是仓促扩充的王师所能撼动。一开始,昭宗想从西川着手,但是河东、关东、关西等强藩在相互杀伐中,烽火不可避免地烧到长安;昭宗不想放弃这个机会削藩,于是派军剿抚;可是带兵将领缺乏谋略,在征剿河东李克用时禁军损失大半,一仗拼光了资本,昭宗从此就成为各路藩镇追逐的猎物。
这时,最强大的河东节度使李克用鲁莽无谋,喜欢四面树敌,遭到四面围攻,最终力量被削弱;而宣武节度使朱温这时专心经营中原,势力一天天坐大,上升为最强的藩镇。同时坐大的还有凤翔节度使李茂贞,因为同处关中,与皇帝更多磨擦,对皇帝也多有凌辱,甚至扣押三年。昭宗多番调动李克用和朱温前来救驾,以致朝中乱象丛生,宦官又与文官发生冲突,最终太监刘季述囚禁昭宗,迎立太子。这时,朱温在占据东都洛阳后乘机进师关中,最终牢牢控制住昭宗,沿用挟天了以令诸侯的旧招,将敌对势力一个个压下去。最后,这位被僖宗赐名全忠的朱温,几乎杀光了昭宗身边的太监、文官、侍卫,然后逼迫这位孤家寡人迁往东都洛阳。
离开关中,就完全是朱温的天地,昭宗在这虎狼之地度日如年,心中的郁闷与恐惧难以言说。最终,朱温担心昭宗落到其它藩镇手里,指使部下弑君……这是天佑元年八月壬寅,昭宗最终得不到善终;他无法扭转个人的命运,更无法扭转残唐的命运,成为大唐最悲情的天子。
本节未完待续
日期:2016-10-14 11:28:20
续:
昭宗死后,第九子——十二岁的李柷被朱全忠扶上皇位,改元天佑。
这是残唐唯一不由宦官扶上位、却由藩镇扶上位的皇帝,但比宦官扶上位更惨。因为宦官遭阉割,心里没有奔头,最终还得倚仗手中傀儡为自己抬身价;而藩镇不一样,皇帝落到他们手里,更刺激了他们的野心,随时可取代的皇权对他们具备无法抵抗的诱惑,纵使本人稳住了,还有身后的子嗣和身边的部将;因而皇帝若是落到翅膀足够硬的藩镇手里,就很难有好结果,李柷就是最典型的一个,他从一登上皇位就是强藩手中的玩偶。
因而终其一朝,哀帝都是无所事事,养在后宫中徒然混日,总算熬了三年多皇位;朱全忠在杀光唐朝皇族和遗臣后,觉得自己可以起炉灶时,便于天佑四年四月甲子废哀帝,将他迁至曹州,贬为济阴王;朱温自立为皇,改名朱晃。
这还不是结束,因为天下未平,皇权未固,各路藩镇仍旧奉大唐为正统,以天佑为年号。朱晃唯恐藩镇将哀帝劫走,然后学自己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位杀人魔王一不做二不休,再次派人前往曹州,将这位仅仅是名义上的少年天子诛杀,这距他迁来这里不足一年,死时年仅十七岁。
后唐书这样评价昭宗及以后的残唐:
自古亡国,未必皆愚庸暴虐之君也。其祸乱之来有渐积,及其大势巳去,适丁斯时,故虽有智勇,有不能为者矣,可谓真不幸也,昭宗是已。昭宗为人明隽,初亦有志于兴复,而外患已成,内无贤佐,颇亦慨然思得非常之材,而用匪其人,徒以益乱。自唐之亡也,其遗毒余酷,更五代五十余年,至于天下分裂,大坏极乱而后止。迹其祸乱,其渐积岂一朝一夕哉!
(本节未完待续)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