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变者》
第1节

作者: 第十维度
收藏本书TXT下载
  (1)“海豹”死了
  “海豹”是一个人的绰号,李建军是其本名,张崇斌很早就认识他。
  其实,李建军的死对于张崇斌而言,开始并没有过于伤心和震惊的感觉,虽然他们很早就认识了,早年在校读书的时候还曾在一个班级。
  但那时,张崇斌和同在一个部队大院长大的祁兵最玩得来,对天性有些孤僻木讷,长得又黑又壮的李建军,他们之间保持着一种不属于一个圈子的距离。
  高中毕业后,李建军和祁兵都分别参了军,祁兵去的是北方的一支武警部队,因其自幼习武基础好,后经部队选拔特训成为一名特种兵。而李建军则去了离家乡不太远的北海舰队,做了水兵。
  李建军这小子能叫“海豹”那是有缘由的。

  海边长大的孩子多善水性,李建军别看他读书时学习一般,平时玩起来也只是闷头闷脑地自娱自乐,但他有个一般人比不了的特长,就是肺活量大的惊人,在水下憋气的时间超长,极擅长水下潜游。
  每回学校组织去海上活动时,他总能让带队的老师犯上一回心脏病,害得大家在惊咋慌乱中准备报警打捞他尸首的时候,他就会从水下突然冒出头来,晃着脑袋傻笑着来证明他还活着。
  也许正是因为这个特长,他去了部队不久,就被安置在潜艇基地当了艇员。这可让当初谁都不看好他的老师和同学在感叹命运造化的同时,都毫不掩饰地流露出几分羡慕妒嫉恨来。
  这完全可以理解。因为在当时,海军潜艇部队,尤其是连绝大多数海军官兵自己都感觉新奇神秘的核动力潜艇,当兵能去那儿,这无论在兵种特殊性还是优越的待遇上,可是比飞行员都惹人瞩目的,这傻小子的命能有这么好,谁能不眼红呢?这就是当时“海豹”带给所有人的最大冲击。
  可是,正如老话所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海豹”在部队没呆上几年就离开了潜艇,被安置在部队的一所疗养院长期疗养,据说是因为患上了某种特殊的职业病。
  期间,原先班上的几个老同学想去探望他,但部队却不让他们进疗养院探视,后来这伙同学去了“海豹”家见了他的父母,才知道“海豹”的一些情况。
  当时,据他的父亲讲,“海豹”的身体状况除了头发明显稀少外,其他方面并没有明显的变化,主要是人的精神状态很不稳定,动不动就烦躁不安,但问到什么原因造成的他却又什么也不说。
  而部队给家属的答复这是属于特种职业引发的亚健康态,跟个体身心健康差异有关系。
  张崇斌和祁兵当时猜测, “海豹”的状态可能是因为潜艇特殊的工作环境和压力,让他有些承受不住了。试想,在一个非常局促狭窄的空间里,一呆就是十天半月的,而且还是在深海下面,若再赶上执行个什么危险任务……这种压力对人的心理承受能力要求是极高的,非万里挑一且经严格特种训练,普通人根本就扛不住。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也许是艇上核燃料发生了泄漏导致他的头发掉落,这是后来同学们七嘴八舌议论时有人提出的猜测。反正,这事出了之后,这帮同学再没有人嫉妒“海豹”了。
  再后来,听说身体一直不太好的“海豹”退役了,在家乡还开了个潜水用品商店。在这伙同学看来,无论如何,“海豹”好歹也算是做了自己喜欢的事,他曾经的那些快乐与痛苦也都成为了过去,同学之间的热门话题也渐渐远离了他。
  2006年的7月,在N市的张崇斌有一天突然接到家乡同学的一个电话,得知“海豹”病重可能快不行了,同学问他是否可以回来和大家一起看“海豹”最后一眼。
  这几年,张崇斌一直在外地开着公司忙乎,干的行当比较特殊——“危机管理”,这是他在英国留学时选择的专业。当时攻读这个硕士专业的中国留学生很少,回国后根据本土化的现实情况,张崇斌锁定风险控制和商业调查两块主要业务。
  在国内,吃这碗饭的人用比较通俗时髦的词来说就是私家侦探。但在张崇斌看来,国内那些整天竟忙着查什么婚外情、包二奶之类的所谓私家侦探档次实在太低、专业能力也不行。他深知国外那些老牌私家侦探是靠解决丨警丨察甚至官方调查局无法完成的任务而立足业界的,在创业之初,张崇斌的愿景就是打造国内最好的私家侦探所,完成别人不敢或者是无法完成的调查任务。
  未曾想,因为他的公司类型过于新颖前卫,一直低调行事的张崇斌反倒倍受大家关注,原先的老同学中很多人开始对他敬而远之,他们认为张崇斌现在是玩黑道的新型黑社会分子。
  这种印象一旦形成就难以改变,张崇斌也从不刻意去做什么解释。所以,这回在接到这个来电时,他心里难过的成分几乎没有,倒却有种难以名状地温暖。
  回到D市后,张崇斌就和这伙同学在周六的早晨一起赶到医院看望“海豹”。
  这一眼看过后,大家都感觉难以接受甚至后悔,因为“海豹”已经完全脱像,根本找不到原来的模样了。那象是一捆抽干了水份的干材堆在那白床单上,若不是枯黄干瘪的面颊上方有两只混沌微睁的眼珠,同学们简直都不敢相信这堆‘杂物’就是曾经黑壮有力的李建军,此时的“海豹”已经没有了意识,生命的维持就靠一台呼吸器。

  临走时,张崇斌问送出门的“海豹”父亲:“李叔,建军的身体后来不是见强了吗,自己都能作生意了,他怎么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哎!”头发灰白的李叔长叹了口气,道:“强啥强啊。建军这孩子,活得苦啊。那个店……其实是我和她妈在打理。”说完,李叔疲惫地摇了摇头。
  “那建军这是得的什么病啊?”一个女同学向李叔问道。
  李叔摇了摇头,道:“他这样,走就走吧,我看着都替他遭罪!这孩子……”此时,李叔已是哽咽无语。
  如此情形,大家都不忍心再问下去了,于是匆匆走出医院。
  各自分走之际,大伙嗟叹不已,女同学们眼圈红着,都认为“海豹”这样死得太惨,男同学则在感叹命运的无常。

  张崇斌倒没有太多想法,因为这些年他经历的事多了,还有一点,就是“海豹”这个状态验证了当初同学们的猜测。大家判断,“海豹”挺不过几天了,张崇斌就计划着待参加完“海豹”的葬礼后,赶回N市。
  两天后,张崇斌再次接到同学的电话,这次是约好一起去市殡仪馆,参加“海豹”的葬礼。
  日期:2016-09-02 10:25:00
  (2)高价骨灰

  葬礼这天,老天很给面子,竟下起了丝丝细雨。
  哀悼“海豹”的那个悼念厅,去的人不是很多,除了家属以及这伙同学外,还有“海豹”生前部队的几个战友。其他在现场的人员,基本都是殡仪馆的工作人员。
  悼念仪式开始后,大家均保持着静默,按主持人提示的程序,众人默哀鞠躬、瞻仰遗容、最后临走时礼节性地安慰下家属,整个流程规范简洁。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