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故事-南京的历史很好看》
第29节

作者: 陈子栗
收藏本书TXT下载
  放弃建业城的舒适生活,跑到武昌来受罪,上到王公贵族,下到路边摊贩,没有一个不暗地里咒骂孙皓的,还有人编了一首童谣:
  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宁还建业死,不止武昌居。
  这句话和改革开放后上海的民谣“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异曲同工,总之,武昌城里出现了撤退潮,不断有人偷偷溜回建业。才两个月工夫,武昌城里空落落的,除了一些效忠孙皓的大臣,其他人都以各种各样的理由跑回了建业。

  好吧,皇上!既然您想待在武昌,那您一个人痛痛快快的待那,我们不奉陪了。
  其实孙皓自己也后悔了,武昌城的空气确实自由,但冷清清的,也无聊得很。打碎了牙,咽肚子里,迁都是自己主张的,现在跑回去还不得让建业城老百姓看笑话。孙皓决定耗在武昌,忍下去。
  但此时建业城面临一个危机,几十年的打击并没有彻底消灭山越民,吴国水军已经去了荆州。
  浙江永安(今浙江德清县)山越大帅施但趁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劫持了孙皓的弟弟孙谦,用孙和陵里的皇家用品,将孙谦包装成新皇帝(死人东西,也不忌讳),宣布废掉孙皓。
  一千多山越兵从浙江一路打到建业城外三十里,部队壮大到一万人,山越大军浩浩荡荡的进驻建业城。这是汉人赶走山越民后,南京再一次被山越民控制。

  施但以新主人的身份发布命令,召集吴国大将丁固、诸葛靓来建业城效忠新皇帝。
  丁固、诸葛靓暗暗笑了,我们堂堂吴国大将,怎么可能接受一个山越头子的命令,当场砍了送信使者的脑袋。施但指挥部队向马鞍山一带推进,被丁固、诸葛靓轻松的击溃,倒霉的孙谦啥都没干,也被逼自杀了。
  这次建业城的劫难却让千里之外的孙皓喜出望外,可找到理由回建业了。
  自己的随从簇拥着他回到建业城,几百个人敲锣打鼓,阵势非常的大,建业城的老百姓都来看热闹。
  孙皓对着文武百官和老百姓说:你们看,我有先见之明吧!果然建业城有劫难,要不是我聪明躲去了荆州,我们吴国朝廷就被叛军端了。是我救了吴国上下,你们服不服?!
  南京人看着孙皓小丑一般的表演,只能在心里暗暗嘲讽这个二傻子,要不是你瞎折腾,山越人怎么会造反?!
  日期:2016-07-31 18:41:31
  第二十四章、洛阳纸贵
  西晋时代,文学家左思用十年时间写成了一部伟大的《三都赋》,里面用极其优美华丽的辞藻描述了壮丽的建业皇城,以及当时秦淮河两岸繁华的荣光。
  那时也没有出版社, 洛阳的贵族们争相手抄这本《三都赋》,以致于洛阳市面上的纸张不够卖,价格大涨几倍,这就是成语“洛阳纸贵”的来历。

  只是太初宫用的是武昌皇宫的老材料,规模上也寒酸得很,和《三都赋》里的描述有天壤之别,难道是左思用文学夸张来描述建业皇城?
  事实并不是这样,孙权大帝体恤老百姓,不愿意多花钱,但到了孙皓手上就不一样了。既然吴国人都希望我留在建业,留下来可以,但太初宫太破了,跟我的气质不搭,我要更大更豪华的宫廷。
  希腊、罗马人造房子用石头,中国古人都是用木头,而且越是高大壮观的宫殿,越是要用深山老林里的两三人合抱的千年古树。
  宝鼎二年(公元267年),孙皓命令建业城二千石以下的官员(二千石的官员每月工资1200斗米)都到建业附近的山里去寻找建造宫殿的木材。
  宏大的工程启动了,新皇宫取名为“昭明宫”,大概位置就是现在的四牌楼东大图书馆一直到珠江路一带,本来驻扎在此的皇家卫队移到了太平北路附近。

  昭明宫几乎是太初宫的三倍大,里面有大小宫殿几十座,雕梁画栋,极尽奢华。因为孙皓迷信,壁画大师们在宫殿内创作了很多神仙故事题材的壁画。
  宫殿一边用土块堆成了一座小山,从太湖里捞起来的奇山怪石被放置在土山周围,山上盖起高耸的楼阁,上面镶嵌满满的珠宝玉石,远远看过去,珠光宝气,让人惊叹不已。
  孙皓有很高的园林美学素养,觉得皇宫里死气沉沉,需要有灵动的流水来激活风水布局。于是从玄武湖挖了一条“城北渠”,一直通向昭明宫,清澈的玄武湖水立马让皇宫碧波荡漾起来。
  当时建业都城的正大门叫“宣阳门”,位置在如今新街口和大行宫南的淮海路附近。从宣阳门一直往南到中华门附近,有5里长的“苑路”,苑路一条专门供皇族和高官使用的封闭道路,两边都是高高的城墙。因为孙皓不想自己平日进出的隐私被老百姓看见。
  苑路非常宽阔,两边分布着吴国中央政府各个办事机构,还有保卫皇城的驻军单位。最中间是只有皇帝的车队才能走的驰道,驰道两边有潺潺的流水沟,还有郁郁葱葱的槐树。
  出了苑路南门,外面就是当时南京居民最多,商业最发达的横塘、长干商业区,这也是吴国的高级官员会纷纷选择在现在中华门一带建立别墅群的原因。家门口就是都城苑路,上下班都非常方便,又是在绝对市中心,随时都可以购物消费。
  可以想象一下当时每天天还没亮,高级官员们坐着牛车,穿过闹哄哄的市场,一直走到神龙殿开早会时的场景。
  当然那时候的南京人见多识广,也不觉得稀奇。
  日期:2016-08-01 09:43:10
  孙权子女死绝了
  吴国处在风雨飘摇中,君王应该全力备战,准备好接下来迎战强大的晋国。
  孙皓却一心享乐,修建照明皇宫,搞得朝廷大臣们对他失望透顶。

  更严重的是孙皓似乎有杀人的癖好,而且还要杀的有艺术感,有水平。用心理学分析,童年的悲惨遭遇可能扭曲了孙皓的性格,成了变态。
  鼓楼附近有个四望山,当年孙权和天师葛玄一起在这里环视整个南京山川,所以取名为“四望山”。
  孙皓一个爱妃手下在市集上抢老百姓东西,被管理商业区的中郎将陈声逮捕,爱妃在孙皓面前告状,孙皓派人用烧红的锯子锯断了陈声的头,又把他的尸体从四望山上扔下去。(你让陈声到哪说理去?)
  朝廷里大臣直着眼睛看他,他就把人眼珠子挖出来,还创造了剥人脸皮,割人脚踝等等残酷的刑罚。
  宫里小黄门在建业城四处寻找美女,送到昭明宫里供他享乐,不顺从的直接被扔进“城北渠”,让河水将她们的尸体直接冲进玄武湖。(后面有孙皓自己对关于他的残暴传闻真假的回应)

  史书上留下名字的孙权子女共有9人,两位公主,七个皇子,但现在只剩下老五孙奋一个人了,其他人要么早死,要么在宫廷阴谋中被斗死。
  但孙皓并不打算放过唯一在世的五叔,夹杂在帝王之间亲的情往往都是血与泪!
  建衡二年(公元270年),孙皓的老婆左夫人病死,孙皓心灰意冷在皇宫里陪伴左夫人灵柩,也不出城。(看来恶魔也有真情)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