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国医》
第4节

作者: 李慢
收藏本书TXT下载
  徐小乐吓了一跳,差点一屁股坐在地上。罗云已经回头叫道:“爹!”

  来人正是罗云的百户老爹罗权。罗权难得地穿上了锦衣卫的飞鱼服,腰挎绣春刀,满脸严厉:“你们两个小子在这儿干嘛!”
  徐小乐笑道:“罗叔,你也知道我跟徐家是同宗,岂能不来看看。”
  罗云一旁连连点头,帮徐小乐敲边鼓:“我们可没有想要混进去摸东西。”
  徐小乐恨不得咬死罗云。罗权知道儿子的秉性,那是连说谎都不会的人呐。
  徐小乐有些尴尬,摸着鼻头道:“自家人,不算偷吧。”
  罗权扬了扬头,突然道:“小乐,你跟这徐家真是同宗?”
  “那还有假!全城都知道啊!”徐小乐急忙道:“他家还欠了我家东西,能去讨回来么?”
  罗权岂能不知道小乐这点花花肠子,在他面前这就是小屁孩的异想天开。他道:“我记得你家是医户吧。”医户是前朝蒙元的分法,太祖开国之后,医户散落在民、军、匠户之中,已经不是一个专门的户籍了。徐小乐祖上从龙起兵,算是军户,不过仍旧干行医的营生。
  “正是。”徐小乐道。

  “等会我带你进去,叫你说什么你就说什么,要你画押你就画押,要你按手印就按手印,事成之后罗叔给你两贯钞。”罗权低声道。
  徐小乐眼珠子一转,笑道:“给罗叔帮忙是小侄的福分,哪里能要罗叔的钱钞?不过最近街上的张大耳老放出风声要找我麻烦……”
  “我自会帮你料理的。”罗权道。
  徐小乐满脸严肃:“小侄这就跟罗叔进去。”
  罗云也要跟着过去,被老爸一瞪,只好乖乖去墙角里蹲着画圈。
  罗权带着徐小乐径直往大门口走去。门口的锦衣卫显然不认识罗权,查验了腰牌之后方才放他们进去。徐小乐虽然号称是徐氏宗亲,还是头一回进徐家的大宅子,抬头看看漆黑发亮的梁柱,怀疑皇宫大约也不过如此。其实那只是人家下轿子的门厅。
  穿过门庭、中堂,罗权一路带着徐小乐到了后院门口。这里的守卫比外面更严格,全是北方口音的锦衣卫看守。这些锦衣卫不肯放罗权进去,还是他们的上官来了,与罗权说了好些黑话——徐小乐每个字都能听懂,但是连在一起就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了,隐约中觉得似乎是讲斤头的意思。
  进了内宅,就能亲眼目睹抄家实况了。所有东西分门别类堆在空地上,金银珠宝、古玩字画,放了满满一地。几个案牍师爷模样的人走来走去,嘴里喃喃自语,时不时在簿册上勾勒两笔,对罗权和徐小乐视而不见。

  罗权见徐小乐对着地上的一箱小金元宝流口水,不由好笑,拉了拉徐小乐,低声道:“回头给你寻一个,先办正事。”
  徐小乐精神一振,顿时充满了办事的激情。虽然他还不知道要办什么事。
  一路上又碰到了几拨锦衣卫,两人才到了徐家女眷住的闺楼前。徐小乐见这楼高两层,雕栏画栋,不由咋舌:我那位族伯真是太有钱了,就这样白白被皇帝抄了家,真是可惜。
  楼里静悄悄的,罗权按了按徐小乐的肩膀:“等会一定要恭谨些。见了年纪大的老太太记得要叫老安人。”
  徐小乐点了点头。徐老安人的名号他还是知道的,那是徐翰林的母亲。算起来是他祖母辈的,当然得要恭谨一些。
  罗权交代清楚,这才带着徐小乐往里走去。涉及女眷,所以闺楼里都是府县衙门特地安排的健壮仆妇,一个个五大三粗面容凶恶,丝毫不比男人差。徐家的女眷们都被赶到了下面的堂屋,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太太坐在中间,身后站了四个侍女。另外有个身穿粉色裙装的年轻妇人站在老太太身旁,应该是徐珵的侍妾。
  徐小乐进去之后目不斜视,只为了罗权许诺的金锭也得好好表现一番。他只道徐家东西都要归于朝廷,所以他拿了也不要紧,是以对罗权的话毫无疑心。
  “族孙徐小乐,大礼参见老安人。”徐小乐上前拜见。
  老安人点了点头,声音里有些疲惫,却不失风度。她问了徐小乐父亲、祖父、曾祖父的名号,确定的确是族亲,方才道:“如今家里乱,招呼不了你了。早前怎么不见你来玩耍?”
  徐小乐就说:“我嫂子说,你们家是豪门势家,我们家已经败落了,无缘无故上门,叫人说攀高枝不好听。”

  老安人微微摇头:“家势高低在门风德行,不在财权势力。你看这里,岂不是例证么。”
  徐小乐不知道该如何接话,就垂下头乖乖站着。一旁罗权道:“徐老安人,等会人来了,恐怕要说些不敬的话,还请您见谅。”老太太点了点头,又抓起手里小叶紫檀木佛珠手串,拨着珠子,喃喃念佛。
  徐小乐这才有了闲心打量周围。不过周围实在没什么好看的,值钱东西都已经搬走了,于是他理所当然地把目光投向老安人身旁的年轻妇人身上。那妇人见徐小乐就这么直愣愣地看她,竟然噗嗤一笑。徐小乐毫无顾忌,一咧嘴,露出满口白牙,回了一个灿烂的笑容,心中暗想:这小妇人虽然不如嫂嫂美貌,却比嫂嫂多了几分妩媚。不知道她上衣里鼓鼓囊囊塞了什么,怎会挺得那么高。
  此刻正是徐家遭受抄家的档口,两人这般你笑来我笑去,实在有些碍眼。就连一心念佛的老安人都打了个哆嗦,想来若不是遭逢抄家,肯定就拿那串佛珠砸过去了。罗权往徐小乐身前挡了一档,好叫他别太丢人现眼,脸上颇有些尴尬。

  徐小乐却浑然不觉,前倾了身子,让视线越过罗权硕大的身躯,想看透那小妇人胸前暗藏的玄机。罗权只恨徐小乐不是自己儿子,否则早就大耳刮子打上去了。
  在徐小乐与罗权无声拉锯的时候,有个同样身穿飞鱼服的锦衣卫进来,张口便是一口北京官话:“是谁报的重病?我看这老太太气色好得很呐。”
  罗权上前道:“上官容秉:安人徐氏,年过八十,本属老迈,如今重病在身,恐怕不易收押。”他说着便拱手上前,一叠大明宝钞就在袖口里装着,还有几张房地契。
  那个北京来的锦衣卫却不买同僚的面子,看都不看就推开了罗权。罗权满脸尴尬,正要凑上去再说,只听徐小乐在身后道:“徐老安人的确重病缠身啊。虽然她面色红润,但虚而无根,是相火烧身之相。口中念佛,不能说其他话,那是因为一旦开口,神气溃散,人当即就要不行了。依我看呐,若是没事就只能躺着了;一旦动了中气,三五个时辰里就要吹灯拔蜡啰。”
  罗权心中一松:这小子还是有些机灵,能看时机说该说的话,不错不错。
  他再看北京来的锦衣卫百户,脸上显然有些慌张,在半信半疑之间。
  那锦衣卫就问罗权:“这是什么人?”
  徐小乐双手一背,朝前走出一步:“大夫。”
  “大夫?就你?”那锦衣卫哈哈大笑起来:“毛都没长齐,就敢说自己是大夫?”
  罗权听了也是有些脸红。

  若有人家送孩子去学医,先得给师父当小厮,铺床叠被洒扫庭院三年,方能学着捡药。捡药三年方能抄方;抄方三年,资质不错,师父才会扔本医书给他,偶尔得闲时传授一二,算是正式学艺了。等学个十七八年,人近三十,方有资格跟着师父摸脉、问诊、开方。要想真正学成出师,非得年近四十不可。即便这样,病人还要嫌这医生年轻没阅历,不肯尽信。何况徐小乐才十五岁,最多也就是抄方子的年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