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7-01-03 15:27:37
(续上第四十七章)
转眼到了中秋节,街上的月饼已经摆得琳琅满目,各色品种,应有尽有。商家想方设法不断搞促销,消费者也纷纷购买月饼过节,或者四处送礼。
我知道自己也是应该趁机送一些礼给领导的了,自从上次小内参事件发生之后,感觉自己和领导的关系变得差了,工作上处处显得很被动,因为没有任何人在背后支撑自己。
那天晚上,我和春雨谈起中秋节送礼的事情,想不到她极力反对:
“为什么要搞这些旁门左道?一个人只要努力工作,有了成绩自然会有人看得起你,如果连本份工作也做不好,就算领导对你好又怎么样?还不是一时的好。”
我听了,对她说:
“工作上做得好,这远远还不够的,因为在某些方面,除非你的工作成绩特别突出,不然很难引起领导的注意,因为在领导的眼中,基本上所有人都在努力工作,而且在平常的工作中,哪会有这么多机会让你体现自己的真实才干?所以,要得到领导的重视,就要懂得投资,投资的方式有很多,最基本的有两种,一是感情投资,二是物质投资。感情投资就是平时多为领导排忧解难,嘘寒问暖,这一种需要很长的时间和精力,因为他们往往比较难以亲近。至于物质投资,这一种说白了,就是送礼,通过物质去打动人心,这一种方法直接,但是往往很有效用,正因为如此,在过去某一个时段内,这一股歪风邪气刮得很强烈,什么买职卖职,就是这样的产物。”
“我有些不明白,他们怎么有这样的胆量去送礼,怎么开口?怎么给得出手?万一人家不收不要,该怎么办?这面子该怎么放得下啊?”春雨又问。
“你说的问题说来说去,都是一种自尊心作怪,一个人要成就大事,只懂得讲自尊说面子那是什么事情都做不了的。以前人家送礼,都是想着要符合我们中国人几千年来的传统习惯,总是要找一个什么样的原因,比如说,人家有什么喜庆大事,或者是人家刚了你什么的忙,但其实送礼,根本上不需要任何理由,有礼无理,送了才是硬道理,至于人家收不收,大可不必理会,直接找个好的机会,把东西往他们办公室一放,然后转身就走,不就行了?至于他们真的退回来,那就见机行事,见招拆招,不过我可以对你说,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东西都是不会退回来的。”
春雨听了,瞪大了眼睛,笑着说:
“你说得这么玄乎,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说,不过,我是绝对不会送的,因为真的没有这个必要。”
目前在我单位,能够送礼的人其实不多,算来算去,也只有龙秘书长一个,因为夏科长和丁科等人是绝对不会收的,送也没有用,说不定一转手立刻送到检察机构,说我受贿抓过正着,而毛主任因为职务太高,一直没有机会接触,不了解他的为人,断然不敢冒险想送。
几天之后,我已经托单位外面的人帮我打听到,原来龙秘书长喜欢吸烟,别无其他喜好,我于是匆匆赶到新一佳,然后买了两条中华。想着只能到办公室找到他,但是让其他同事看到就不好了,于是问超市的人,能不能开单再提货,他们说可以,我听了很高兴。
那天我刚好有些工作上的事情要向龙秘书长汇报,于是便偷偷地把那两张烟单放在裤袋里,以便找个机会塞到他的手里。到达他的办公室,只见他一个人在里面,他看到我进来,竟然是满脸笑容,我不知道他为什么会这么开心。
我向他汇报了工作上的一些事情,他听了,一直点头,直到后来,他突然间对我说:
“志鹏,我因为工作上的调动,年底就要到下面县挂职了,以后将不再分管你们的工作。”
我一听,心里面感觉很吃惊,我想不到他要走,不过想想,在职场上,人去人留的事情经常发生的,人生无非都是你方唱罢我登场,不值得大惊小怪!
这时候,我的心里面不禁想到了那两条烟,于是在心里面说道:
“我靠,即然你都要走了,以后也帮不了我什么?一个没有利用价值的人,那我还送礼给你干什么?”
我又暗自庆幸,好在他早早告诉我,不然等我把烟送了出去,可是吃亏了,想到这里,我不由得用手捏了一下口袋,感觉那两张烟单仍在,心里面很踏实。
“我走了以后,组织上会安排新的领导过来的,总之你要努力工作,好好把大小事务都搞好!……”
龙秘书长说了一大堆,可是我一句话也听不进去,我心里面想着:
“不知道拿烟单回到超市退烟,他们会不会退钱给我?如果真的可以退的,他们又会扣除多少的折扣费呢?”
(未完待续)
日期:2017-01-04 08:46:47
《暴雨燃烧》(第四十八章)
11月份,舅舅要到北京学习一个多月,临走时,他约我出来吃饭,我感觉他似乎有些事情要交待我一下,果然不出所料,他嘱咐着我说:
“这次到北京学习,我本来想推却,可是去的都是一线领导,可以趁机会结识一些朋友,而且又是政治学习,不去也无法向组织交待,不过我最放心不下的是宋兰,因为这次去的时间比较长,宋兰现在身怀六甲,行动不便,每每想到这,我的心里面总是有些忐忑不安。”
“不是有她的姐姐照顾她吗?我想是不会有问题的。”我安慰着她说。
“说是这么说,我还是不安心,前几天,他们到医院检查过,照了B超,知道是一个男孩子来的,我们很高兴,特别是我更加的高兴,你知道舅舅目前只有一个女儿,一直都想有一个儿子,都想了大半生了。”
我听到宋兰怀的是一个男孩子,心里面也感觉到高兴。
“舅舅虽然努力了半生,也做到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官职,可是这么多年来,每年清明回家拜祖先,我的心里都很郁结,因为看到同辈的人都有儿子,唯独是我只有一个女儿,这几年珊珊又出国学习了,每次清明回家,只有我一个人回去,虽然衣锦还乡,春风得意,可是这只是表面的风光,内心里,还是有些自卑,觉得比不上他们那些在农村干活的乡亲。”
舅舅说得很有道理,毕竟我们是客家人,客家人的传统思想一向比较重,心底里都有一种生儿育女延续子孙的家庭责任感,这是铭记在我们血脉里的根源,抹不去,洗不清,而且永远生生不息。
我记得有一次,我陪同舅舅回家,我们村有一个叫破烂三的人,他是另一族人,和我们的家族一向不太好,曾经积下了一些恩怨,那天我和舅舅经过他家的门口,他突然间出来吐了一些口水,然后指桑骂槐地骂道:
“呈什么威风啊?有权有钱有什么屁用?连一个儿子都生不出来?断子断孙还以为很了不起呢!”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