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凶猛唐朝》
第21节

作者: 九月长林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7-07-17 10:00:40
  这时对于单雄信来说,他的世界里,只有李世民,除此之外,整个世界都已经虚化掉,被过滤而消失。
  他的脑子里,大概只有自己骑马持矛的英武形象,这是他的一场个人表演秀,具体到连动作都设计好了。
  横端长矛,策马猛冲,马蹄腾落,尘烟漫起,怒目大吼,震吓左右。
  单猛人发狂,眼看就要刺到李世民时。突然,不知从哪里发出更大的吼声。显然,这位的吼声,意在压住单雄信。像今天,约架的两只大猩猩,开打之前,捶胸顿足,漏出獠牙,不吼到唾沫星子,溅到对方脸上,不吼到,喘不上来气,开场白就不能算结束。

  刚才单雄信的想象的叱咤风云,瞬间被尉迟敬德的声音撕裂。
  马嘶人喊嘈杂声音,把他拉回到现实世界。
  单雄信斜眼一看,一个黑脸大汉,不是张飞,猛过张飞的尉迟敬德,持槊冲着自己飞奔而来。尉迟敬德不顾单雄信感受,闯进镜头。
  喜欢玩危险动作尉迟敬德,持槊横刺单雄信坠马。
  山外有山,猛外有猛。
  掉在地上单雄信,荡起厚重的尘土,神武的将军变成了满脸是土的狼狈。连单雄信这等猛人都被人放到了,剩下的围攻的士兵,当然要避开这个尉迟敬德这个恶煞。尉迟敬德凭此,保护李世民冲出重围。

  王世充骑兵尾随而去,但不到一会,发现追击的人,一脸惊恐往回狂奔,背后还引来了大量的唐军骑兵。
  日期:2017-07-17 15:29:02
  李世民和其他骑兵回合后,带了更多的人。返回来,冲击王世充的军阵。达到了“往返无所碍”的境界。
  包抄、分割、追击、围攻、远射、斩首、突击,李世民施展各种骑兵战术的精华。喊杀声、战鼓声、马蹄飞奔踏在土地的沉闷声、伤兵倒在地上抽动身体哀嚎生、战马的嘶鸣声、长刀碰撞出钢铁的清脆声、弓弦的短暂的嗡嗡声、箭矢的嗖嗖声,声声入耳,像是一场大型声乐艺术团的表演,场面宏大,造型逼真,动作到位,发音自然。辛苦参与演出的各位艺术团成员,以生命为代价,用音乐交织出人类最野蛮、残忍、血腥的一面。

  自从王世充遇到李世民,他的人生便过的处处不顺,因为这个外部竞争对手的原因,他事业像抛光向悬崖的石头一样,一声不响的急速坠落。今天,李世民都没有留给王世充丝毫尊严,战场上的郑军,被李世民的骑兵搅的晕头转向,留给郑军的,只有逃跑。
  这些都只是开始,石头还没有坠地.
  这场冲突中,我们能发现骑兵作战的某一方面的战术,李世民率领五百骑兵外出,这可不是电影上,动不动一个镜头上万骑兵,汹涌的向对方步兵冲杀。结合隋代杨素领兵每次骑兵的单位,都是三五百骑兵,明末吴三桂每队为五十骑,共十队,北宋狄青平岭南时也带五百骑冲锋,综合来看,一个骑兵的冲击单位,大概在五百骑左右。
  日期:2017-07-17 19:32:11
  之后的长达四个月里,双方在洛阳城下,都没有在发生大的战斗,而王世充的辖地,南面的嵩州,东面的许州、亳州、卞州等却在陆续的投降李世民。
  连锁式的投降,吓坏了镇守武牢关的郑太子王玄应,他慌忙跑回洛阳,武牢要塞后来拱手于人。

  王世充有时会为他那不争气儿子,常会感到悲哀。对手李老头,坐镇长安,派出他的儿子们外出讨伐,而自己一把年纪,却既要居中统制,又要出城作战,还要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但又能如何,自己被命运推到浪尖,要么继续坚持住,自娱自乐享受冲浪的乐趣,要么被大浪卷走,从此消失。
  江山多娇,谁都想看尽最后一抹余晖,但山头太挤了,总要把一些人推下山崖,那些人会是谁?
  希望不会是我。
  5、围城
  围攻洛阳之际,李世民组建了一支重骑兵-玄甲军,这支骑兵全部身着黑衣黑甲,不仅骑士披甲,而且还给战马穿上铠甲,从外表来看,战马就像穿了一条裙子,除了眼睛、耳朵嘴,还有四只蹄子外,战马的全身都被置于铠甲的重重的保护之下。这支重骑兵主要用来战场突击,攻破敌方步兵防御。
  这需要了解一些古代的战争常识。古代骑兵主要对付步兵,骑兵想要冲杀进敌方步兵方阵里,迎接骑兵的,首先是敌人远程弩箭,这种可以储存势能的弓弩,射程远、穿透力强。

  日期:2017-07-18 12:38:59
  弩箭射击结束后,没有被射死骑兵,迎接第二波箭矢,这主要是弓箭,射程要比弓弩小,穿透力也不如弩箭,但不带表射不死你。如果前两个鬼门关成功逃脱(这跟敌方箭矢的密集度和连续性有关),第三波将是林立的长矛,有十五米到两米不等,骑兵要小心的避开那些寻找你身体、战马身体的万千矛头,它们一直在寻找角度,将骑在马上的人刺成人串、将战马刺个透心凉,被刺倒的战马,通常前身猛的下沉,马屁股便显的像是上挺,让坐在上面的骑士被惯性,送上天空,向抛物线上一样优美的弧线,然后不可避免重重的摔落在敌人军阵中,等待他的,不是钢刀的招呼,就是被来回跑动的人,踩出满脸的脚印。

  如果拥有了重甲保护的骑兵,人和战马都受到极大保护性,刀劈斧砍,也可能只是闪些小火花,密集的箭矢之下,些许只会发出些叮叮响声,简直是古代版的坦克,只准他砍你,人还手也不见什么效果,不躲着点他们,还容易形成“马祸”,活生生的撞飞你,一旦进入步兵的军阵里,这些重骑兵可以说是潇洒走一回,如果很多重骑兵在敌人步兵方阵里潇洒,对于敌人来说,那是一场悲剧。
  由于打造成本高昂,人和马的铠甲,常常压的战马气喘嘘嘘,通常冲上几个来回,就要歇一会,为了保持进攻的连续性,往往会有二到三匹副马轮换,不同的朝代里还有两三名仆役照顾一名重骑兵。
  日期:2017-07-18 14:14:08
  玄甲军成了李世民冲锋陷阵的尖刀,千把号的玄甲军虽然不多,但却战无不胜,“所向无不催破”,成了他制胜克敌的法宝。

  武德四年(621年)二月十三日,太阳照常从东面缓缓升起,春日暖暖的阳光,一缕一缕的洒向洛阳城。
  但祥和的阳光,并不匹备这座城市的现状,不再是街旁店铺开市、小贩招呼的声音。生活气息,完全被来来往往满着铠甲、手持长矛的甲士所代替。传令调度的骑兵,时而飞驰而过,急速的马蹄声,常常留下一溜尘烟。这些冰冷、急促的景象,时刻告诉这座城市的人,他们还处在战争之中。
  上次“宣武高地”之战,王世充感受到唐骑兵威力,这让他几乎无还手之力,那么就需要限制唐骑兵,让他们跑不起来,这样才能限制住唐军的骑兵优势。
  洛阳方诸门外,废弃马坊的残垣断壁,正好可以作为壁垒,这些可以阻碍李世民骑兵。王世充想要将主动权握在自己手里,在他选择的时间,选择的地点上,选择的方式上,给唐军痛击。同时,王世充又在谷水的南面列阵,借靠河堤高度,把任何过岸的唐军赶下去,最大程度的杀伤唐兵。
  这么来看,王世充也不白混这么多年,他清楚,即使在不利于唐军地形下。李世民依然会过来进攻,屯兵坚城之下,对于攻方更不利。攻方的补给线长且压力大。他们需要以最短的时间破城,而现在这些人,连城墙都没有摸到。十多万人每天吃喝拉撒,一定会让李渊早晨一起来,就要算计个不停。
  日期:2017-07-18 15:14:16
  王世充的部署,在稍后的战斗中,几乎要中头彩,但只能是几乎。
  李世民注意到对方一长串的士兵,从城门里走出来,在河对面来来回回,他意识到,等了多日的碰撞,就在今天。
  但这正是李世民所希望的。

  李世民再次到“宣武高地”,观察王世充的部署,看到对方布阵,李世民对王世充的用意明白了几分,但现在没有选择,有时候必须在对方占优势情况下作战。
  无论多么困难,我都不会放弃,即使对方在强大,我也不会退缩。就让今天,让我李世民再次击败你王世充。
  “咚咚咚”的鼓声急促的响起,唐军进攻的战鼓声响彻在战场上。
  唐兵队伍中开始喧嚣起来,步兵挑着枪刺喊叫着,冲向不算太深谷水。向前冲的的步兵,双脚带动了躁动的尘土腾向天空,站在高处只能看见最先头步兵,其他的人像黑点一样,翻滚在浑浊的尘土中若隐若现。
  渡河的唐军,受到了郑军箭矢的阻击,有人不断的倒下,同时也染红了河水,不时有人倒进水里,向下游飘去。有人带着插进身体箭矢,露在外面一截箭杆,奋力挣扎向前,只要还有意识的唐兵,他们都知道,必须继续前进,现在一刻也不能停歇,只有飞快的过河才能活下来,走的慢的,只能被射死。

  快到岸边士兵奋力的从淤泥中,拔出自己的双脚,冲上河提,与郑军交手。李世民见到此情景随即亲自率领骑兵南下,冲击郑军方阵。不堪一击的郑军,被李世民轻而易举的穿阵而出。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