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朝皇后大大们都在这里》
第10节

作者: 文春晓2015
收藏本书TXT下载

  刘邦去世后,薄姬获准来到儿子的封国,当起了代国的太后,她对吕后充满了感激,教育儿子要恪守本分,忠顺朝廷,由于薄姬母子毫无谋反之心,吕后一直没有为难这对母子。
  薄姬怎么都没有想到,当吕后去世之后,她会被推上皇太后之位,她没有多少政治野心,唯一的心愿是让自己的家族获得荣誉,其父被追封为灵文侯,弟弟薄昭被封为轵侯。
  她从娘家山阴薄氏家族中选了一位女子指配给皇太子刘启,借以提高整个薄家的地位。

  日期:2017-02-22 13:57:16
  立后之前
  小薄氏大约出生于公元前179年,也就是汉文帝前元元年,她出生的时候,薄太后已经是大汉的皇太后,因此小薄氏的童年应该是很富足的,在她十岁那年,朝野发生了一件对薄氏家族影响很大的事,薄太后的弟弟薄昭因为触犯了刑法,被文帝下令赐死,尽管薄太后为其求情,但是文帝还是不肯改变主意,这件事情在历史上争议很大,有人赞扬,有人贬斥,薄昭是薄氏家族中最有才能的人,是整个家族的希望,薄昭去世后,整个薄氏亟需一个新的人物来延续家族的荣誉,薄太后想到了联姻,如果从薄氏家族中选出一位女子嫁给太子,将来当了皇后,生下继承人,那么薄家就可以永葆富贵。

  小薄氏是带着整个家族的强烈期许进入后宫的,但她无论长相还是内在都非常平庸,由于薄太后的亲戚本来就不多,她很可能是太后能选出的唯一能和太子婚配的女子。

  按照传统,她很可能是在刘启二十岁举行完冠礼后正式进入太子宫,小薄氏由此成为中国封建时代第一位太子妃,地位低于皇后,高于皇帝的其他嫔妃。
  在这之前,太子宫中已经先后有了两位很受太子宠爱的妃子栗姬和程姬,栗姬是齐王刘则进献给太子的女子,而程姬是景帝的姐姐馆陶长公主为太子挑选的妃子,她们各自为太子生了三个儿子。
  有一次,太子招程姬侍寝,但是程姬遇到了月事,不愿意去,于是将自己的侍女唐儿装扮一番,送去太子处,太子酒醉,以为是程姬,就临幸了唐儿,结果唐儿有了身孕,生下儿子刘发,发是差错的意思,唐儿于是也成了太子的姬妾,从此宫中女子如果遇月事就会戴上戒指,以此委婉地谢绝帝王或者太子的招幸。
  此后,馆陶长公主又为太子进献了贾夫人,贾夫人为景帝生了两个儿子。
  小薄氏虽然陪伴汉景帝刘启二十多年,但却始终不受刘启宠爱,刘启对这个各方面都很普通的结发之妻毫无感情,景帝是个完美主义者,他对女人的要求很高,而且一般一段时间只宠爱一个女人,但却不能持久,他的宠妃总是不停更换,对于小薄氏,他心中充满了委屈,觉得这样的女子怎么可以成为储君的正妻?但是刘启也无可奈何,他得依靠薄氏外戚的力量来巩固自己的太子之位,于是小薄氏尽管无子无宠,但却稳稳地居于太子妃位十几年,小薄氏完全遵从薄太后的教诲,谦让不妒,对景帝的宠妃非常友善,但即便这样也没能为她加分,她的地位随着薄太后的逐渐衰老而越来越不稳固,薄太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但是她又不忍苛责自己的孙子。

  日期:2017-02-22 14:42:32
  母仪天下
  公元前157年,景帝即位,小薄氏作为正妻被立为皇后,但是随着景帝的即位,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摆在了眼前,那就是皇后无子,而国家又不能长时间没有皇位继承人,两年后,薄太皇太后去世,小薄氏没有了靠山。
  一年后,“七国之乱”在吴王的带领下爆发,景帝很快平定了叛乱,景帝的儿子们大都被封为王。
  又一年后,在朝臣的奏请下,景帝立长子刘荣为太子,薄后处境非常尴尬,她的被废似乎只是时间问题,果然,在公元前151年,景帝正式下诏废皇后,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废黜皇后,小薄氏的被废让名义上的帝后共尊成为空谈,皇后从此在皇帝面前更加战战兢兢,吕后好不容易为皇后们树立起来的权威就此大打折扣,后宫争斗更加扑朔迷离。
  小薄氏在冷宫中度过了三年的抑郁生活,她被家族推向了她根本驾驭不了的崇高位置,在宫廷的明争暗斗中败下阵来,将后位拱手让给了真正能够征服景帝的非凡女子。
  日期:2017-02-22 15:41:49
  姓氏溯源
  周灵王的太子姬晋因为不得父王的欢心而被贬为庶人,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被废的太子,他的后人因为是王室的后裔而氏王,先秦时期,这支王氏族人中的大部分都居住在洛阳一带,但由于当时流行客卿制度,有能力的人经常在各国谋职,这个家族中某些有才干的人来到秦国,并在频阳东乡(今陕西富平)定居下来,到王翦出生,这个家族迎来了腾飞。
  王翦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带兵攻灭了赵国,楚国,其子王贲带兵攻灭了魏国,燕国,齐国,王翦父子为秦始皇灭掉了山东六国中的五个国家,王翦被封为武成侯,王贲被封为通武侯,始皇称帝后,王翦族人王绾成为秦朝的首位丞相,他也是中国皇权时代的首位丞相,这样,王氏家族在军队和政坛都取得了人臣的最高地位,始皇让自己的长子扶苏娶王氏家族的女子为妻,扶苏是始皇诸子中最有希望继承皇位的,始皇对王家的信任让其在秦朝建立之初成为除皇族外最显赫的家族,王贲之子王离也是秦朝的著名将领,被封为武城侯,始皇去世后,蒙恬被杀,王离接管了他的军队,成为当时最重要的将军,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后,王离和章邯统帅秦军镇压叛乱,巨鹿之战,王离败于项羽,被俘自杀。

  王离的儿子王元、王威为了躲避战乱,分别迁居到了琅琊和太原,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是中国封建时代最显赫的家族。
  但是还有很少的一部分王氏族人没能和大家族一起逃离,继续在今陕西境内生活,由于汉朝建立之后,重新分配土地,留下来的王氏族人失去了祖上获得的封地,成为了普通老百姓,他们搬迁到了属长安管辖的槐里,王娡的父亲王仲就出生在这个家庭中。

  日期:2017-02-22 15:46:06
  家族渊源
  王娡的外祖父是秦汉之际大名鼎鼎的燕王臧荼,臧氏源于鲁国的王族,鲁国是周礼的制定者周公旦的封国,由于周公对周朝做出的巨大贡献,鲁国受到周王的特别尊重,它是春秋时期最重要的礼仪之邦,文化发达,楚国灭鲁后,臧氏家族中有一支搬迁到了燕国,臧荼因为英勇善战,成为燕国的一名将领,秦朝建立后,臧荼一度默默无闻,秦末农民起义爆发,臧荼投奔了新任燕王韩广,他代表燕国参加了项羽领导的巨鹿之战,大败秦军,汉王元年,项羽分封十八路诸侯,臧荼被封为燕王,韩广改为辽东王,臧荼、韩广爆发战争,韩广被杀,臧荼吞并辽东,汉王三年,臧荼归顺刘邦,汉王五年,臧荼和其他诸侯王共尊刘邦为皇帝,但是臧荼在刘邦消灭异姓诸侯王的过程中被刘邦诛灭,其子臧衍逃往匈奴,臧衍死后,其妻小归顺了汉朝,汉朝对其进行了妥善安置,臧衍妻小在属长安管辖的槐里定居下来,臧衍的女儿臧儿长得非常漂亮,长大成人后嫁给了同乡的王仲,王家虽然只是平民,但家境还比较殷实,臧儿生下一子两女,结果,王仲早逝,臧儿改嫁到长陵田家,王娡继续留在王家生活,在无父无母的情况下,和哥哥妹妹相依为命。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