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生活杂记》
第20节

作者: 永不放弃的鸭子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7-03-02 05:55:40
  加班
  乔也是一名皮卡车司机,光头,骨骼粗大,笑声豪放而且有特点,远远的就能听到他的笑声,辨识度相当的高。说话时英语发音更是饱含尼日利亚的特点,重音靠后,喊中国人master(马斯特)的时候,ter(发特音)的发音为塔的音,喊出来的效果为马斯塔,并后音往下沉,给人一种垮垮的感觉,我们经常当着乔的面模仿他的发音,乔总是用一声豪放的大笑回应,并边摇头边说like this no good!尽管他不是我的专职司机,有时出差我还是挺喜欢乔给我开车的,不过他也有开快车的坏毛病,也容易路怒,好在一有开快车和路怒的毛病,我就会提醒他,开慢点和你丫闭嘴!一般乔都会咕哝两句,要么放慢车速,要么收起满脸的怒容,安心开车,总之在中国人的关注之下,不会很执拗和一意孤行。

  话结上回,我们返回的路上并没有在与钉耙队狭路相逢,我认为有两个原因,一、也许身着骚气橙色绿条横纹的反光背心们被一帮群情激奋的黑人给削了,干废了。二、由于去的时候被钉耙队耽误了一点时间,而处理事情的时间也略超预期,所以往回返的时候已近黄昏十分,估计他们下班了。我个人认为,他们下班的可能性比较大,干废这只队伍的人那时还没有当选总统。钉耙队虽然干的是无中生有的生意,但是加班对于很多黑人来讲,那时万万不可能的。对于中国人像机器人一样的每天、每天的工作、工作,加班工作,在黑人眼里简直是不可思议的生活方式,很多黑人问我,为什么中国人每天都要工作,没有周末,难道工作是中国人的一种爱好?我看着他脚上那双已经裂开口的鞋,不知应该怎么回答。因为如果要认真的对待这个问题,并不是很好解释,原因也不是一句话两句话可以解释的清楚的。做为一向严谨的我们并不想说太多,通俗点讲就是词汇量不够,不能精确表达,另外牵扯的面也比较广。从前我们不也曾经是慢悠慢悠混着日子,吃大锅饭,拿微薄的工资,过着清贫的生活。那时候听说日本有人竟然会过劳死,很是不理解,傻呀,累了你就歇歇呗,不至于把自己累死吧,不过现在轮到我们了,想想有时真的有要累死的节奏啊。其实没有人喜欢没完没了的工作,毕竟劳逸结合也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但是现在只剩下劳了。我觉得促成中国人变身工作狂的原因无非有五,围观的群众可以任意补充:1、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现在的公司极讲效率,做事要求一定要又快又好,处理一单事情,需要高质量的完成,作为公司的员工,就像高速运转的机器的一个部件,哪容得下你的缓慢,低效就意味被淘汰。2、不断提高的责任感,对于公司交待的任务或项目,要求你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并且还关系到你在公司的地位和未来前途,能不用心嘛。可一旦想把一件事做好,就少不了前期精心的准备,得力的组织,精确的运转,超出预期部分的防控。操心肯定的,会议是多多的,时间也是不够不够的,所以就加班喽。3、当今社会飞速发展,五年一小变十年一大变,不努力不奋斗,担心脱节,担心自己可能被公司,被社会被边缘化。4、家庭的责任,也让你停不下来,房贷要还,想要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老婆想做全职妈妈,一切的一切让你像炫迈的广告一样根本就停不下来。5、那就是追求所谓的成就感,为了让自己的人生逼格更高一点,这个信念支撑着你度过一个又一个不眠不休的加班夜晚和一场又一场为提升业务的宿醉,撑不住了就自己给自己打气,那谁,YOU CAN!隔壁老王的女儿的表妹的同学看好你哟!

  所以问题就来了,让黑人加班就变成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有些工作不加班肯定是无法提前或按时完成的,当你通知黑人加班时,听到最多的就是一片抱怨之声,和看到一张张看上去非常不爽的脸,加班费在他们看来,诱惑并不是很大,有的黑人宁愿不要加班费,用他们的话讲,既要工作也要生活,就是不要加班。在中国的许多工厂,很多人的大部分收入是来自于加班,因为计件工资,不加班就意味着赚不到钱。刚刚到尼日利亚为让黑人加班真是伤透了脑筋,要么干脆就是不同意加班,要么就磨洋工,要么就心不在焉的接二连三的出错。所以现在的解决方法是:能不加班的尽量不加班,根据黑人的特点尽可能提高工作时间的效率,既然不能改变,那就接受吧!关于节假日的加班,现在的经验是交给黑人经理安排处理,一般都能得到妥善解决。如果是中国人硬性安排则会引发诸多事端,有些事情黑人管理黑人的效果,要比中国人直接去应对好很多。这里既有沟通方面的问题,也有由于文化差异处理事情的方法不同,最后导致的结果是相差十万八千里。现在的情况已经改善很多,主要原因还是黑人管理团队已经建立起来,有了黑人经理这道屏障和协助,对黑人员工的管理得心应手了多了,也减少了很多的麻烦和面对面的直接冲突。原来经常会出现的戏剧性的一幕,中国人和黑人吵架,基本上就是鸡同鸭讲,你说你的他说他的,最后谁也没有弄明白怎么回事,中国人气的满脸通红,恨不得抢过丨警丨察手上那把锈迹斑斑的AK47一顿狂扫以发泄内心无比的愤怒,黑人则一脸的无辜,或一脸恼怒,或一脸的不知所谓,在双方进行一番谁也没理解谁的激烈争吵之后,不欢而散,内心在互相骂对方SB,而问题却并没有的到解决。而一个称职的黑人经理,首先会弄清楚事情原委,先跟中国人解释,然后再商讨符合国情的处理方案,继而执行实施,这样不管大事小事做起来层次分明,即减少误解,又提高效率,吃瓜的围观群众也不会认为中国人在仗势欺人。尽管有时的结果也不都尽如人意,像丹朱玛偷油就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但是从管理的角度上来讲还是提升了一大截。

  不过现在随着尼日利亚经济不断的下滑,中资公司的增多和黑人长期与中国人的接触,已经有一部分的黑人在逐步的改变观念,开始慢慢的适应中国的加班文化了。说到底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想要经济发展就必须有所牺牲,既不想辛苦劳作,还想要高福利,最好通过祈祷就能发财,如果有这样的好事那我也不想加班,但是现实就是那么的残酷,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更残酷的是有时就算付出了,也不见得有回报。

  日期:2017-03-02 21:30:13
  争执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