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个地下记者,专门调查连环杀人、色魔、灭门惨案之类的事儿》
第25节

作者: 夜行者徐浪
收藏本书TXT下载
  三天后,我收到了一封邮件,里面是杨国森的户口复印件,老家地址,以及杨国森的父亲在“高考移民”上的花钱明细。
  (杨国森户口的复印件)
  日期:2016-07-19 13:24:00
  周庸:“然后你去了杨国森的老家!”
  我说既然你又知道了,那你接着往下说吧,我不说了。
  周庸赶紧道歉:“别生气啊徐哥,我嘴欠别人不知道你还不知道么,您就接着往下讲,不过我有个问题想问下啊!在黑市办个北京户口,到底多少钱?”
  我说14年大概是在七十万左右,现在的行情不太了解,但按照物价的涨幅来看,肯定是更贵了。
  (北京物价每年都在上涨)
  日期:2016-07-19 21:13:00
  周庸:“那杨国森家里条件还不错啊。”
  杨国森的老家,在三门峡一个小县城,我按照算卦的給的地址,找到了杨国森的家。这是一个教师家属楼,杨国森的母亲去世前是名高中老师,这栋房子也是从学校手里便宜买的。
  我在第一眼看见杨国森家的房门时,就确定了自己的方向是正确的,上面用油漆写着欠债还钱、杀你全家之类的话,同时还被法院用封条给封上了。
  (杨国森老家的家门)
  日期:2016-07-19 21:14:00
  我下了楼,找家副食店买了点花生瓜子,找到这片的居委会。居委会里有几个大妈正在聊天,我把瓜子花生递上去,说自己是个记者,想采访下老杨家的事情。
  大妈们接过我的“礼品”,一边磕着一边给我讲述了她们了解的情况。
  杨国森的母亲是名高中老师,平时管自己儿子管得特严,一心一意想让自己儿子上清华北大,杨国森为此已经复读两年了。但在河南高考太难了,人口太多,名额太少,杨国森虽然一直很努力,但总有一些变态的学霸他没办法超越。
  (居委会大妈其实很好套交情,只需要瓜子和陪聊)
  日期:2016-07-19 21:17:00
  在杨国森第二次复读时,杨母出了车祸,去世了,就剩下杨父和杨国森相依为命。杨国森的父亲很痛苦,之后就一蹶不振,带着儿子消失了,还欠了许多钱。不仅亲戚朋友都借遍了,还找银行贷了款,甚至借了高利贷。
  周庸:“他拿这么多钱给杨国森办高考移民,就为了让杨国森能考上清华?”
  我嗯了一声。
  然后周庸问我:“有北京户口,高考就占这么大优势么?”
  我给他举了个例子。
  2010年北京市高考报名总人数8.1万,清华北大录取率1.084%,北京每92个考生中有1人上北大清华。
  同年河南省的高考报名数是95.24万,清华北大录取率0.0181%,每5537个考生中有1人上北大清华,相当于北京考生的60.2倍。
  (河南因为考生多学校少,考上大学的概率比其他省份低了很多)
  日期:2016-07-19 22:13:00
  周庸听了目瞪口呆:“卧槽,差这么多,我忽然觉得自己占了好大的便宜啊!”
  我说也不能这么说,北京毕竟是首都,有政策倾斜很正常。再说各地都有针对本地人的大学优待政策,像清华北大这种学校集中在北京,是教育部决定的,和北京人民没什么关系。
  但是对于杨父来说,让儿子考上清华,实现杨母的梦想,北京户口几乎是唯一的出路了。所以他倾家荡产,负下巨债,走了这条风险很大的路。
  (高考移民风险是很大的)
  日期:2016-07-19 22:14:00
  周庸:“那杨国森跳楼之后,他爸怎么样了?”

  我说杨国森跳楼一周后,他父亲都不知道这个消息。银行起诉他的时候,没找到他人,丨警丨察也找不到他,亲戚朋友也联系不上他。
  周庸问我,杨父是不是跑路了,我摇摇头。
  我当时找到杨父也很费了一番功夫,丨警丨察找不到他的开房记录,银行找不到他,亲戚朋友也找不到他,如果他没跑路的话,那么只剩下一种可能——他在高利贷的手里。
  我先通过居委会大妈,搞清了杨父借了哪家的高利贷,然后找上去,说想和杨父聊聊。对方一开始坚决不承认他们囚禁了杨父。
  我每天软磨硬泡,拎礼物上门,跟他们“经理”商量,说我就是个记者,想采访采访杨父关于他儿子的事,绝对不录音,不提起他们的“借贷公司”。
  (对不起,我还是提起了这家“借贷”公司)
  日期:2016-07-19 23:36:00
  这招是老金教我的,他说不管对什么阶层的中国人,把软磨硬泡和送礼结合起来,都会有点用。
  果然,在我第六次去这家信贷公司“经理”的办公室,放下两瓶红酒后,对方一脸无奈:“兄弟,我真是怕了你了,哥服了。我让人带你去见,不过我们得先搜下身,你不介意吧?”
  我当然不介意,他们搜完我之后,就带着我去见了杨国森的父亲。
  他被关在一间无窗的小屋里,里面只有一个床垫,脸上满是青肿。看见我进来,脸上露出害怕的表情。

  我向他走了一步,他立即紧张的开口:“大哥,别打了,我真没藏钱,那些钱都让我赌了,败光了,我真没藏钱,一分都没藏。”
  我告诉他别怕,我和他们不是一伙的,我来这儿就是想告诉他,他儿子跳楼自杀了。
  (我给他看报道杨国森跳楼自杀的报纸,他都以为是我造假)
  日期:2016-07-19 23:37:00
  他又往里缩了下:“哥,你诈我也没用,我知道我儿子没事,我真没钱,您放我走吧,求求你了。”
  我叹了口气,说出了他借钱,然后给杨国森办高考移民,一直到杨国森跳楼自杀的全过程。他完全懵了:“你没骗我?”
  我点点头,然后他开始崩溃的大哭:“到、到底因为啥啊,他为啥啊!”

  我说我也不知道,不过他在北京交了一个朋友,这位朋友给我讲了他的一件事。
  有一天中午放学,杨国森和张凯一起去吃饭,张凯给杨国森讲了一个很吓人的鬼故事,杨国森表现的很平静。张凯问杨国森:“国森,不吓人么?”
  杨国森摇摇头:“你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吓人么?
  我复读的第一年,有天晚上,躺在屋里怎么也睡不着。
  半夜两点多,我听见客厅有人开灯,听咳嗽声是我妈,然后我听见她拉开我放在客厅的书包,翻看我的练习册和模考卷,那晚她翻纸的声音我永远都忘不了——我觉得没什么比这个更吓人。”
  (有些父母对于孩子逼迫式的教育,确实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日期:2016-07-19 23:37:00
  周庸感同身受:“太tm吓人了,那真是一种形容不出的感受,所以杨国森的父亲有什么反应。”
  我说他没什么反应,他根本没听懂我说什么,只是沉浸在儿子自杀的悲伤里。
  周庸问我这新闻最后卖给谁了,我说谁也没卖,因为我没什么证据能支撑我讲的这些。算命的给的证据见不得光,杨父在高利贷手里,我连录音都没法录。一点佐证的都没有,这新闻没法卖,只好砸手里了。
  周庸开始试图总结我的故事:“所以他是因为被逼背了一些自己不喜欢,甚至觉得可怕的压力,所以最后跳楼自杀了?”
  (许多“专家”也是这么看)
  日期:2016-07-19 23:38:00
  我说应该是多方面原因吧,他母亲去世了,他即使再怕他母亲肯定也很悲伤。
  他已经是第三年高考了,而且他爸借了这么多钱把他送到北京考,压力肯定很大。
  他自己也对这种生活状态非常厌恶,他妈从小逼他考清华,可能让他觉得清华很恶心。这时候他爸又失联了,所有的事情赶到一起,他承受不住就自杀了。
  (许多人梦寐以求的清华,是不是也是一些的噩梦?)
  日期:2016-07-19 23:38:00

  周庸沉默了一会儿:“那他考试前为什么要嫖娼?”
  我说这个我也想了很久,我觉得有两种可能,第一种就是真的为了释放压力。
  周庸问我:“那第二种呢?”
  “他死心已决,不希望自己到死都是个处男。”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