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人不语——记元明时期的一段尘封高人往事》
第20节

作者: 9毫米烟灰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6-08-09 15:17:00
  罗姓人身材五短,长的又黑又胖,他见过知北客,低低与其密语了几句。就又折返出店外了。
  知北客见众人辛苦,就让张掌柜拿些铜板出来与壮汉们分发了。
  打发走人,楼英同知北客一起守着这些尸首到子时,罗姓人又领人回来了。
  这次却又不是他一人,除他外,又做了六七个不知名的汉子,外加两个杭州地界的仵作。
  先是由仵作把尸首验了,后又有汉子开始打水,收拾东西,给尸首定容,更衣。
  楼英则让知北客安排了一个差事。他接了知北客递的几柱香,按方位,分别燃了香,后又守在香柱边,防其被风吹灭。
  如是这般,一通忙碌。直等到第二天的辰时,等到大家都收拾完毕。罗姓人领了一群的汉子,赶马车,将所需棺木运来了。
  又是一番拾掇,忙到未时头,这才一一将尸首安然放入棺中。
  为怕惊动附近人家,棺木皆以稻草掩盖,一行人未时出发,走了将近两个时辰,这才来到杭州与富阳之间的一座小山谷里。

  途中,楼英与众人闲聊,得知罗姓人是做棺材墓葬生意的罗掌柜。
  日期:2016-08-09 15:19:00
  罗掌柜与知北客非是一般朋友关系,从二人言谈中不难听出,他们师门一脉颇有些极深的渊源。
  此番所需的几十口棺材,全是罗掌柜一夜间找遍杭州城凑足的。
  这边找棺材,那边堪舆师父已经快马上路,今辰时许,就在小山谷附近寻到了一处极佳的墓地。
  确定了墓地,堪舆师父直接按儒生人数,命人掘好了坑穴。
  知北客特意交待,入葬时墓碑无需刻字,但留一片空白即可。

  如此一来,无字的空碑极是好找,这边掘坑时候,那边已经联络石匠将所需的几十块墓碑运过来了。
  这般行事,真的是极快。
  究原因,一方面罗掌柜在杭州地头颇有些交际,关系。二方面,知北客暗地里的名头大。当然,最重要的是所葬之人,皆是前朝的忠烈儒生!
  楼英忙至天黑,这才跟众人一道将这些儒生入葬。
  填上最后一锹的土,众人又开始绕坟烧纸钱,牛马,金银稞子。

  日期:2016-08-09 15:28:00
  事事做尽。
  众人朝夜色中的新坟施过礼后。知北客对罗掌柜拱手道:“有劳罗兄,另外,今后我不在杭州,还忘罗兄逢节时,过来祭拜祭拜。”
  罗掌柜:“师兄无需多言,此地自有罗家一脉照顾。”
  知北客又一拱手。

  罗掌柜:“这都劳累一天了,师兄,我安排马车给你和这位公子,还有他的随从送回杭州罢。”
  知北客:“有劳。”
  罗掌柜又一抱拳。
  是夜,轻风扰的愁灰散,倚车盼首现月明!
  楼英偎坐马车上,只觉昨晚,今日如此劳顿,可这身却不觉得累,不仅不累,反倒觉得一身的轻松释然。
  他仰头,观月,悠悠出了口气。忽地心头又有一事浮现,就转身对知北客道:“老师前日言说,这世道不久又要大乱,这一乱不免受刀兵,受了刀兵,百姓岂不是又要有难了。”
  知北客淡然:“唉!这是天道使然!世间事,便如这人身一般,你说人身,有不得病之理吗?”
  日期:2016-08-09 16:04:00
  楼英忖了忖道:“难!人存于世,不得病,太难。除非,除非修道,悟生死之关。”
  知北客哈哈大笑:“修道?修道能避生死吗?我且告诉你,修道一途,更是不易。修到后面,处处皆是大关,大险。这关,这险,又绝非寻常病疾之关。”

  楼英:“那是何关?”
  知北客:“此关险在,你瞧这是冥冥大道,刚刚下定了心思,要一探究竟,寻个道之真味出来。不想,深入后,此道陡然一变,竟又是一个魔途。”
  楼英一怔。
  知北客又道:“这还算是小关,有大关至,每逢关隘到来,周身皆异,这般异,好似大病,懒懒无力,饮食不化。但若把脉来诊,却又无从下手。如是,一关连着一关,修来修去,付了无数辛苦,到头时,一念!就是一念之差,便会毁去前面做过的所有功课。”
  楼英听过,摇头叹道:“不易,真的是不易啊。太不易了。”
  知北客:“如是说起,这做俗人求个衣食丰盈,体健安康,已是真修行了。不过做俗人怕的是病,一旦病了,就要依症来破!”
  “不破!不耐药汤苦涩,针石灸火,乃至刃器破疮之苦,之疼,这病,是万万好不了的。”
  楼英似有所悟道:“老师讲的这一破,可否暗指将来一乱?”

  知北客:“正是。”
  “如今这世道,鞑子占我江山,将我汉人,沦为最底一层。如此霸道之行,怎能合天道?是以,鞑子这江山必破无疑。一破,就会起刀兵,江山原野,狼烟不起,战乱不止。可这刀兵战乱,图的是什么?不就是一个破而后立吗?”
  知北客:“你心性仁慈是好,可你要知道,这般仁慈,于病上,却是讨不来好处的?”
  楼英不解。

  知北客:“遇病,见凶疾,要有壮士断腕之果决手段才行。一如这江山大变!不破,不经历一番生死颠簸,怎能守得来一个我汉人大兴的天下?”
  楼英听过,所获极多,当下郑重朝知北客施了一个礼道:“谢老师点拨。”
  知北客:“不敢当老师,只是一个能聊几句的行脚人罢。”
  楼英又是拱手一敬。

  日期:2016-08-09 16:07:00
  几个人这就回到杭州那间客店。
  入店,掌柜夫妻和店小二早就准备了一桌的饭食。
  几人用过餐,各自回房休息不提。
  第二天,晨起,用饭时,张掌柜问知北客和楼英,他们三人的身体如何来调。
  楼英叫这三人来,一一把脉,望过诊。

  张掌柜身体不错,只是胸口郁了些痰湿,又问过诊后,确认是痰饮之症。
  定过了症,楼英以酥炙的皂角,白矾,黑牵牛子,掐去中央,只留头末的的牵牛子,以此数味,做水丸来服。
  此方中,皂角如刀,性锐锋利,可去实邪之痰。白矾可治下吐之涎,牵牛子为苦寒之药,可通二便。
  此药制好,只可服三日,一旦转好,攻下痰饮实症,当以米汤调之。而药,则万万不可久服,久服伤身。
  诊过掌柜的,再诊张夫人。
  楼英试过脉象,望了精神。
  沉思许久,就拟方一副。

  方用的是人参,柴胡,当归,白芍,半夏,甘草,生枣仁,天南星,附子,菖蒲,六曲,茯苓,郁金,这数味。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