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巴情歌:藏区黄金梦,淘金沙的故事》
第47节作者:
仁者山168 “我们友好地解除合同,赔偿数字你们提出来,什么都可以商量嘛。”矿产部的官员变得卑躬屈膝,完全没有了王柏涛当初请求他高抬贵手时的傲慢态度了。
日期:2016-07-15 21:39:00
“合同期内,我们没有什么好谈的了。十年期限,好像还有九年多吧?九年之后咱们再谈吧!”王柏涛微笑着拍拍对方的肩膀,端起一杯咖啡慢慢品起来,不再说话。
“我们现在是希望自己开发这个矿区,已经安排了最好的技术人员做前期的准备工作,道路这几天都开始修建了。要不这样,我们合作吧,共同开发这个地方,利润各半。”官员犹豫了一下,说出了他的新筹码。前一阵,这是王柏涛曾经提出的想法,可是,被眼前这个人冷漠地拒绝了:“不可能!”
这是一个曾经到中国留学过几年的“海龟”,中国名字叫史大龙,一位喀麦隆青年精英。他的中国话说的十分流利,不需要翻译就能和中国人很流畅地交谈。史大龙同学系统学习了中国文明与文化,也学到了中国很多其它东西。
日期:2016-07-15 21:42:00
“就像你曾经回答我的,这‘不可能!’我只要求继续履行合同,这个要求不过分吧?”王柏涛没有刻意表现出任何不尊重对方的意思,但是,因为立场完全不同,史大龙感受到的屈辱是显而易见的,却又不能发作出来,还得陪着笑脸继续承受。
“我得到的指示是解决问题,最低限度就是共同开发,如果不能达成共识,只有无限期拖延下去了。恐怕,你们也不希望这样吧?”史大龙摆出要走的样子,狡猾地盯着王柏涛。可惜,他还是嫩了一点,王柏涛根据和这类人打交道的经验,猜出了史大龙的底牌。
“我再重申一次,我要求继续执行合同,这是符合所有商业惯例的。无故撕毁正式合约,恐怕对你们的国际声誉也有极大影响吧?况且大家已经知道了事情的真相,隐瞒和掩盖已经太晚了。”王柏涛静静地喝着咖啡,还一指另外一杯,“这儿的咖啡真不错,你也尝尝。”
日期:2016-07-15 21:55:00
史大龙哭笑不得,他现在是进退两难:认输放弃,承认合同继续有效他不甘心,上面也不会同意。可是不答应,又得不到王柏涛的配合,进一步会引起更多舆论关注,造成更大负面影响,局面越发不可收拾。这时,他想起一个谚语,实际是中国歇后语:老鼠进风箱,两头受气。这是在留学期间,他的同学教给他的。给他解释了很久,才最终弄清楚其中的意思,所以记忆深刻。目前,他觉得自己就是那个老鼠。
日期:2016-07-16 00:20:00
“史大龙先生,我们可以结束了吗?我还有其他安排,请原谅!”王柏涛彬彬有礼地站起来,过去打开了房门。
失而复得
面对明显的逐客令,史大龙彻底崩溃,所有防线都被迫放弃。“好吧,你赢了。我们撤离矿区的军人,承认合同继续合法有效。条件是:你打发走所有不怀好意的记者,不能再出现对我们不利的负面报道。”史大龙高举双手,就像真的俘虏一样,嘴巴和脸摆来扭去,喋喋不休地又重复了一遍他的请求。
“好的,没问题!早这样的话,会有那么多麻烦吗?真是节外生枝!”王柏涛忍不住嘲讽了一下这位自称是中国通的年轻人,史大龙翻了一下白眼,随即吐一口气,双手一摊,走向房门,停顿了一下,才扭开门把手,一步跨出去了。他回头看了一下,王柏涛并没有出来送他,嘴里嘟噜了一句什么土话,才扬长而去。
日期:2016-07-16 00:22:00
王柏涛不是忘记礼貌不送“客人”出门,他已经急不可耐地打起了电话,通知大使馆、几位鼎力相助的记者朋友包括张建华和谢工等等,他要把好消息马上传递出去,一刻都不想耽搁。
得而复失的金矿又重新回来了,真是万幸啊!张建华接到电话,也是百感交集,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只有反复回答一句话:“太好了,太好了,太好了!”重要的事情非要说三遍吗?
日期:2016-07-16 04:54:00
一场风波平息下来,原本撤资回国的计划随即取消,一切重新步入正常轨道。停工放假的工人又召回来了,该干什么的再继续干。
现在,重中之重是开发瀑布金矿。首先要解决的是交通问题,直升飞机是最快捷的,但成本太高。只能修一条简易道路连接金矿和外面,起码要把设备送进去。
张建华的地理知识比较丰富,当年高考时,地理给他拿到了九十二分,如果不是因为过早答完试卷,反复检查时修改了几处正确的答案,或许得分更高。他仔细查看了一番地图,发现另外一条公路离瀑布更近一些,可以修一条十公里左右的短线公路,就能把瀑布金矿和外面沟通起来。要是从工地这里修过去,最少有五十公里的距离,而且地域情况非常复杂,工程难度非常大。
日期:2016-07-16 04:56:00
“不错不错,天助你我啊!”王柏涛高兴极了,“咱们先算一下,如果自己开采、冶炼,收益能有多少?”
“按照那天探测的情况看,这是一个古老的金矿开采点,本身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考古意义,所以他们才会想强行收回,面子问题在里面起了很大作用。从技术方面看,那里开采起来比较困难,对环境破坏很严重,对方很可能借口这个随时叫停整个项目,或者用其他方法迫使我们走人。综合考虑,这个矿的工业开采前景有限,总储量暂时未知,估计也不太乐观。我的想法是卖掉它更好一些,我估计,对方一定会不惜血本收购它,我们奇货可居,何不做个待价而沽的买卖,高价出手。”谢工的分析有一定道理,张建华有点认同这个思路,反正来非洲的目的是盈利为上,何不顺水推舟?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