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 挨打太轻》
第6节

作者: 火柔
收藏本书TXT下载

  英国是个弹丸小国,能做到世界“霸主”,当上“日不落”帝国,拥有最广面积的殖民地,近代历史上的工业革命也是在这个小国开启,决非是偶然所致。
  教科书中说的原因是英国有雄厚的资本,充足的劳动力,丰富的原料,海外贸易的迫切需求等。但这原因比较肤浅,而有经济学家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英国提供了大环境即制度的制定来促进公平、公正,第一是1215年颁布实施的《大宪章》,限制了公权力;第二是1624年制定的《垄断法规》,保护了知识产权;第三是1694年,英格兰银行诞生;第四是1773年伦敦证券交易所的出现。第三第四是为创新提供了融资环境。这些优势集中于英国,故而英国最先开始工业革命。

  相对于大英帝国开放及制度的日趋合现代化,大清政府依然是自娱自乐,奉行封建专制体制。如果不是关税收入的诱惑,大清政府选择完全闭关说不定也可能。

  因为地理大发现,欧洲探险者先到了印度,所以英法等国最先瞄准了印度,但这不等于他们忘记了中国。
  其实,英商早在定海和宁波有过活动,因为清政府担心他们再弄出一个澳门,就大幅提升关税,赶走英商跑到广东。康熙一放松海禁,英商在广东活跃起来,威胁到葡萄牙人的利益。葡萄牙人只好利用自己有居住地澳门的优势,做起房屋出租业务,以维持生计。虽然威胁到葡萄牙人的利益,但是英商在中国的日子并不好过。一来,英人不象葡萄牙人有落脚地,干什么都方便;二来,中国海关的关税和杂费比较重;三来,英人不象葡萄牙人在澳门附近就可以报关,必须要到虎门和黄埔方可报关,这样除了加重成本外,还大大不方便。

  商人关心信息,英国商人了解到,清政府放开海禁后,除了葡萄牙人享受中国的优待外,还有荷兰、俄罗斯、法兰西、美利坚等也来打中国市场的主意。俄罗斯人受到清政府的提防,被禁止进入到广东。荷兰在剿灭郑成功一事上曾提供援助给清政府,所以在中国受到优待,但是荷兰跟英国发生了三次战争,国家元气大伤,财力不足,荷兰商人丧失很多生意,资本不足,没有能力到万里之外的中国同别国竞争。美利坚商人来得倒不少,但是他们立国不久,技术水平欠缺,连艘大船也造不了,美商都是用小船运货,而且货物质量实在不行,故此也不能跟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竞争。法兰西实力比美利坚稍好一点,但出产商品质量一般,加上其国内禁茶,而茶叶是中国出口的主要产品,故此法兰西商人来中国的积极性也不大。

  当时,英国东印度公司已经开设了两百多年,市场遍及东南亚。公司后来被英国撤销,印度就成为英人的殖民地,光占据印度是不够的,中国这么大的市场,是一块大肥肉,英商如何肯放过?
  印度基本上是全面开放,无论被迫与否,然而中国表面上放松海禁,实际上只开放一小部分,那时对洋人来说,只是开放了广州一个通商口岸,而且,对于洋人的居住场所和活动范围及时间都有严格规定。基本上,洋商的活动只能通过广州商会这个中介才能进行。就连诉讼也不能直接到广州官府,也要通过商会传达。另外洋船到达虎门口岸时,必须上缴所携带防身用的军火武器,到离开虎门时才归还。如无特殊理由,洋人不得随意出入广州城。

  严格来说,这还是属于闭关锁国。并且由于被十三行商会垄断一切,实际上洋人的触角并不能伸到大清市场。对于洋人包括英人来说,除了海关,十三行商会就是最大的贸易壁垒。意思就是说在中英贸易中,英人不能掌控终端,始终处于被动局面。即便是赚大钱的鸦片贸易,相当部分利润也都被海关和十三行攫取。在这种贸易经营中,官府,十三行,洋商之间形成微妙的关系。官府对洋商刻意保持距离,但又不肯不沾染其中,攫取利益。十三行既要面对官府,也要处理好与洋商的关系。洋商要做生意,也要处理好与十三行的关系。

  但不管怎么说,洋人认为这些壁垒对自己是一种限制,是一种不公平,但个体洋商是无法大破这一局面的,必须通过本国政府的力量才行。
  日期:2017-03-29 10:15:30
  第六章 鸡对鸭讲—英国同大清政府打交道
  如何打开这一巨大市场,英国人绞尽脑汁,终于想通,要打开中国市场,只要打通中国皇帝才行。
  乾隆五十七年,皇帝要搞80岁大寿庆典活动,英国人认为这是一个绝佳公关机会,于是国王雅治(清史稿的翻译,现在译为乔治三世)特派使臣马戛尔尼,带上重礼,前来贺寿。英国人找到两广总督郭世勋,请求其代奏中国皇帝,准许英吉利国家给皇帝送生日礼物。郭世勋上奏折给乾隆皇帝,当然说辞就是化外小夷,给天朝大国上贡,并附上英夷商业总管中文名叫百灵的禀文。
  翻译过来的禀文内容是:英吉利国总头目官管理贸易事百灵谨呈天朝大人,恭请钧安。我本国国王,管有呀兰地嘧吨、佛兰西、嗳仑等三处地方,发船来广贸易。闻得天朝大皇帝八旬大万寿,本国未曾着人进京叩祝万寿,我国王心中十分不安。我国王说称:“恳想求天朝大皇帝施恩通好。凡有我本国的人来广,与天朝的人贸易,均各相好,但望生理愈大,饷货丰盈。”今本国王命本国官员公辅国大臣吗嘎尔呢,差往天津。倘邀天朝大皇帝赏见此人,我国王即十分欢喜,包管英吉利国人与天朝国人永远相好。此人即日扬帆前往天津,带有进贡贵重物件,内有大件品物,恐路上难行,由水路到京,不致损坏,并冀早日到京。另有差船护送同行。总求大人先代我国王奏明天朝大皇帝施恩,准此船到天津,或就近地方湾泊。我惟有虔叩天地保佑天朝大人福寿绵长。

  这封信件内容十分恭顺和友好,乾隆皇帝一看,我大清一没派使者联络,而没派兵征服,居然这个小夷主动朝贡,心下喜欢,就安排接见。收下洋礼物后,乾隆皇帝高度赞扬英国远慕声教,倾心向化,并回赐了丰厚的回礼,就打算让他们回国复命。
  英国使臣的任务决非向中国人想象的纳贡称臣,乃是为了通商,人家来中国是要做生意的,是要开拓中国市场的。
  英国使臣又拿出英王雅治的另封信函交给乾隆皇帝,其大意是:由英国派出贸易代表一名,常驻北京,管理中英贸易事项;增设天津宁波二地为通商口岸;请求划浙江舟山某岛及广州城内某地段给英人居住;从广州到澳门陆路和水运方面,请求中国给予减免税负。

  乾隆皇帝看了大怒,来我大清朝贡就是朝贡,哪里还能提要求?不过,皇帝念在这个英夷,离中华文明太远,未沾教化,且初次来华,不懂规矩,姑尔不与计较,打发他们离开也就是了。于是乾隆皇帝刷刷点点写了个敕书,解释了为何不能满足英人提议,让英国使臣带回给其国王过目。
  这个敕书本来是皇帝任官封爵和告诫臣僚的文书,还广泛用于谕告外藩。这表明乾隆皇帝视英国如安南朝鲜琉球一般待遇。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