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稽山》
第5节

作者: 落叶天之助
收藏本书TXT下载
  得到楚国援兵后,巴蔓子平息了国内叛乱,楚国派出使者要求巴蔓子兑现承诺,巴蔓子回答说,将军有守土之责,不能将城池割给他国,但我会信守承诺,用我的头颅答谢楚王,说完,巴蔓子随即拔剑自刎,让楚使带着自己的首级回国复命。感受到巴蔓子将军的忠义,楚国厚葬了巴蔓子将军的头颅,巴国以上卿之礼对巴蔓子躯体进行了国葬,并把巴蔓子出生的地方赐名为忠州。

  所以但凡忠州出来的男儿,体内都流淌着巴蔓子的忠义之血,在巴国的政坛上很有一番作为。
  “高阳先生?”在顾千玄很小的时候就离开巴国来到中原,用十几年的时间几乎走遍了大半个九州,最后来到越国。在他的印象中,还从来没有遇到过“高阳”这么个奇怪的姓氏。在见到那位高阳先生之前,顾千玄就一直在猜想,拥有一个这么奇怪姓氏的人会是一个怎样的人。
  只是,他失望了。
  这真的只是一个很普通、很普通的农家老者,把他放在人群中,顾千玄恐怕都不会多看上一眼。
  看起来六七十岁的样子,素冠,衣裤紧扎,赤着一双脚踝,露出两只干瘦的手臂,皮肤很是粗糙、黝黑。拿着一把锄头,顶着烈日,劳作在田间,喘着粗气,额头间沁下的汗水打湿了衣袍。这就是顾千玄第一次见到高阳先生时的场景,与其他的农家老者相比,确实没有什么不同。
  灰白的头发,虽然那双眼睛有着与年龄极不符的犀利,可胡子却浓密无比,把从下巴至胸膛的部位全部给遮住了。
  在离老人不远处有一间看上去有些破败的茅屋,是用很常见的茅草搭建而成的,只有那面大门是用木板制成的。在茅屋的前面,有一大片空地,上面载满了各种顾千玄从来没有见过的花草,看的出来,这位高阳先生很会享受生活。
  “高、高阳先生。”经过了见面时最初的沉默之后,顾千玄对着那个老者这样试探性的称呼道,当然,这位老者到底是不是那位高阳先生,顾千玄心中也没底。

  这百年来,无论是南蛮、还是北狄,还是地处偏远的吴国、越国,都掀起了一股学习中原、向中原文明靠拢的狂潮。
  “先生”这两个字便是从中原传过来的一种尊称,多用于老者、或者有大学问的人。尽管很多中原之外的人都不是很明白“先生”这两个字到底有些什么意思,但是他们却可以感觉出来,这两个字中包含了一种极高极高的文化底蕴。
  但是顾千玄在内心深处对于“先生”这两个字很是反感,在他的心中,这两个字往往和恶霸、强盗等不太好的字眼联系在一起。
  “玄儿,你看到了吗,前面那栋大宅就是鲁国李先生的府邸了,李先生是鲁国有名的大学问家,以后我们就在里面生活了,好吗?”
  “可是,娘,玄儿不想到那位李先生的家里,我想回巴国。”
  “啪”一个耳光闪来,在顾千玄的印象中,这是母亲大人第一次打自己,原因竟然是为了一个自己从来没有见过的李先生。当然,在以后的日子里,顾千玄每一次挨打,都或多或少的与那位李先生有关,他不知道那位李先生的名字,只知道他叫“李先生”,所以这就是他不喜欢“先生”两个字的原因。

  “高阳先生,是文仲大人派我们来的,我们是来护送你离开越国的。”
  听完顾千玄的话,那位高阳先生轻轻的放下手中的锄头,一双眸子直勾勾的盯着顾千玄。在一片沉静中,说了一句让顾千玄似懂非懂的话,“真的到了那一步了吗?”
  “真的到了那一步了吗?”顾千玄不知道他指的是什么,是越国吗?确实,现在越国的形势很是严峻,与吴国一战惨败。越王勾践只得带着五千残兵躲入会稽山作困兽之斗,但是任谁都看的出来,离越国灭国也只差最后一步了,最后的越国能不能保住就只有看吴国夫差的态度了。
  “高阳先生,现在的局势真的很是危急,请你快点准备一下,我们护送你离开这里。”
  只见高阳先生点了点头,走进他的小茅屋,出来时换了一套虽然仍旧粗糙,却很是干净的麻布衣服,除此之外身无旁物。

  因为高阳先生不会骑马,只得由顾千玄搀扶着,共骑一匹马了。
  刚开始的时候路途还算顺利,而这位高阳先生一路上也很是沉默寡言,直到第三天,他们早已离开会稽城了,吴国大军却突然出现在了他们身后。对此,顾千玄他们也早有准备,在逃跑的路上,扔下了无数的绊马钉,这个玩意的设计很是独特,不管怎么扔,总有一面铁钉朝上,实在是对付骑兵、战车的首选。
  可后面的吴军,完全是不顾一切的追杀,这六七日,顾千玄他们完全是在逃亡中度过,就连吃饭的时候都不敢走下马背。从刚出来时的一百号人,到现在,只剩下了二十来人了,身上所携带的绊马钉也都已经用光了,携带干粮的布袋,也已经见了底,但最糟糕的,还是身后吴军那不死不休的纠缠。
  日期:2017-05-06 08:03:20
  第四章 天佑中原
  大周王朝的都城——洛邑。
  “父亲大人,前面就是洛邑了。”

  一支车队在洛邑城前的护城河边停了下来,车队很是华贵,侍卫们穿着黝黑的盔甲,手执青铜兵戈,驾驭着战车,很是光彩靓丽。挥舞在手中的大旗,随风摇曳,上面书写着一个大大的“晋”字;罗伞撑得很高,隔得老远的距离都能望见。两边的侍女披着纯白的丝绸纱衣,都是芳华正茂的年纪,黑的发亮的秀发都整齐的拖到腰间,很是赏心悦目。
  一个身着华服,身上喷洒着香料,佩戴着美玉的老者从马车轻轻的走了下来,慢慢踱步来到了队伍的最前面,遥望着前面的那座雄伟城池。
  玉在中原文明中,有着为人忠义、品德高尚等一系列积极向上的含义,按照周礼的规定,唯有身份尊贵,品德高尚之人才有资格佩戴。要知道,就算一块普通玉石的价值,就足够养活中原一个普通的三口之家,让他们一辈子衣食无忧。在很多的场合,玉的品质,已经成为其主人身份高低的象征。
  而此刻,这个佩戴着美玉的老者,看起来年过六旬,须发皆白,已经走到了人生的晚年,按照中原人的生活习俗,这已经完全是可以安享晚年的年纪了。他的脸上充满了饱和的色彩,举止缓慢,一举一动之间却又精气十足、神采奕奕,给人一种明明已经很是苍老,却又充满了活力的矛盾感觉。
  如大多数历经沧桑后的老人一般,一双眼眸很是慈和,平易近人,可是慈和之中,又仿佛一把出鞘的利剑,身上若有若无的涌动着淡淡的、睥睨于众生的霸气。那丝气息隐藏的很深,却又不是普通人能够模仿得出来的,只有那些常年掌握生杀大权之人的身上,才能够拥有。
  无论是他身上的美玉,还是他身上的气质,无一不表示着,这个老者的身份非同小可。

  这位老者的名字叫做赵鞅,身份是晋国四大客卿家族之一赵氏的家主,也是如今晋国的执政,掌管着晋国的军政大权。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