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三百年:积贫积弱的铁血帝国!》
第22节

作者: 青埂12345
收藏本书TXT下载
  但是王朴的三十年,不是柴荣的三十年。王朴的三十年,是个虚数,准确地讲,是五年六个月,五六三十,刚好三十年。面对刚刚即位,年仅34岁,正值壮年的皇帝,王朴只能绕着弯说了三十年。
  王朴不敢说实话,他很明白,要是直接说皇帝的阳寿是五年六个月,皇帝可能让他的寿命停留在话音刚落的那一刻。
  诅咒朕啊。
  假作真时真亦假 无为有处有还无。陛下,您的寿命余额就是三十。
  三十年,完全符合柴荣的皇位预期。柴荣是个很务实的皇帝,为了铸造铅笔,不怕得罪佛祖,大肆销毁佛像。对于万岁万岁万万岁的口号,柴荣是不感兴趣的。
  唐亡以后,梁唐晋汉加一块,十个皇帝享国仅仅四十多年,自己法律上的爹郭威也才干了三年,不到50岁就挂掉了。作为一个精明的商人,柴荣算的好这笔时间账。
  三十年就三十年吧。
  日期:2016-06-06 03:07:48

  更新38(大宋三百年赵匡胤卷 第三章周世宗时代 7 柴荣的小康梦 (4) 每日更新。因楼主最近几日不便上网,预先连续更新3天的内容 为别为更新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周三后接着更新)
  4 小康梦之队
  对于自己的寿命有一个合理预期后,柴荣开始执行他三十年致太平的基本国策。在执行这个基本国策之前,柴荣需要找一批有理想、有抱负、有道德的三好合伙人作为他的帮手,组建一个小康梦之队。
  柴荣很快找到了。
  队员有王朴,赵匡胤,张永德,李谷,李重进,韩令坤等人。
  帝国第一算命师王朴最后做了枢密使,李谷做了宰相。
  张永德和李重进都是自家亲戚,都很能干。
  李谷也是个猛人,其实李谷并不出名,他有一个朋友很出名,叫韩熙载。韩熙载出名,是因为一幅千古名画《韩熙载夜宴图》,这幅画描绘的是韩熙载在南唐做官时开家庭酒会的场景。

  正阳分手
  李谷和韩熙载,在历史上有一次著名的分手,叫正阳分手。之所以出名,是因为两个人在分手后前途和命运产生了强大的落差。还有就是,两个人在吹牛方面可以说是没有丝毫底线。
  926年,李谷和韩熙载在正阳把酒话别,一往南,一向北。二人都是胸怀大志的青年,分手时,各抒胸中块垒,牛皮越吹越大,场面完全失控。
  韩熙载:吴国若用我为相,必长驱以定中原。
  李 谷:中原若用我为相,取吴国如囊中探物。
  事实证明,他们的梦想都太大了。不久以后,吴国就被南唐取代了,他们的假想国和假想敌也就都不复存在了。
  后来,李谷为相,周世宗三征南唐,李谷打了两年,打的很艰难,虽然有战功。但是,绝对不像从自己口袋里掏东西这么简单。
  而韩熙载,就更没谱了,尽管官居高位,却每天歌舞升平,天天拉着一群文人美女唱歌跳舞。在那幅名画里,我们还能看到韩大人跟美女亲密拥抱,脉脉含情的样子。在五代这个英雄辈出的年代,他只在一幅画卷里留下苍凉的背影,长驱定中原不过是个不和时宜的笑话。
  正阳分手是个著名的事件,广告效果非常明显。大家都知道两个胸怀大志的年轻人,所以,牛皮吹得大不大,没有关系。

  出名才是硬道理。
  假广告也没关系,品牌效应出来就好。
  周世宗也知道了,然后发现李谷的确有才,就让他当了中原的宰相。
  在柴荣的团队里,还有一批刚刚被提拔的中下级禁军军官,以及刚刚从各地招募的壮士。这时的禁军,已经成为五代以来最强大的武力。
  日期:2016-06-06 03:10:15
  更新38(大宋三百年赵匡胤卷 第三章周世宗时代 7 柴荣的小康梦 (4) 每日更新。因楼主最近几日不便上网,预先连续更新3天的内容 为别为更新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周三后接着更新)
  天才的王朴
  团队组建完成后,周世宗要执行第一个十年计划,简称一十计划:统一全国。
  首先要做的,就是开展战前舆论和确定大战方针。
  为了确定大战方略,显德2年955年,周世忠给他的智囊团,出了一道论文《论如何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就是《平边策》。
  参加考试的20多人几乎都没能好好领会领导意图,大家都在泛泛而谈,如何以德服人,什么修明德来远人。希望通过清明的政治,繁荣的文化,来吸引周边落后的国家投降,说白了就是仁政治国,还是孔夫子那一套。
  当然仁政对于治国是很重要的,但是五代大争之世,如果按这个搞法,三十年统一估计都是不够的,让十个地方政权主动投降基本上属于痴人说梦。

  柴荣是个商人,不是痴人,他很明白大争之世,玩的是实力,什么以德服人,没有强大的暴力,一切都是扯淡。在柴荣的思维里,统一中国,只靠一个字,打。至于怎么打,就是此次论文的命题目的。对于绝大多数考生的答卷,柴荣不满意。
  只有一个人例外,就是比部郎王朴。比部郎中,就是户口稽查员。
  王朴是一个全能型天才。
  对于这个人,赵匡胤有个评语:如果王朴还活着,我当不了皇帝。王朴959年就死了,所以赵匡胤当了皇帝。
  他科举考试很厉害,状元;
  他是水利专家,曾经带着带着十几万民工完成汴河疏浚工程,泽被大宋;
  他是文学家,曾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全唐文》发表过一代雄文《平边策》;
  他是建筑学家,一手主持首都开封的旧城改造和扩建工程;
  他是音乐学家,一手制定大 周的皇家雅乐;
  他是法学家,曾主持修订国家的法律,废除酷刑;

  他精通天文地理,还会星象,一手制定大周的历法。
  更重要的,他还会算命,他给柴荣算了三十年的阳寿。
  最后,他还是著名军事家,在五代乱世,率先提出先南后北的统一策略。就像在抗日战争中,蒋百里先生率先提出抗日持久战理论一样。
  只不过,后来,先南后北策略据说被赵普发扬光大,持久战理论据说被***发扬光大。但是该策略的原始版权肯定是王朴的。现在你如果搜索《平边策》,还能看到看到王朴的雄文。
  在《平边策》里,他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攻打顺序:江北→江南→吴越→荆南→南平→蜀国→契丹→北汉。

  简单地说,就是先南后北。
  按照王朴的说法,如果这么干,天下席卷可平。
  柴荣看到王朴的文章,大喜过望。一句天下席卷可平,把柴荣说得心花怒放,心潮澎湃。柴荣经常把王朴请过来,研究学习先南后北重要思想。最后还让王朴做了帝国的最高军事长官枢密使。
  大战方针定下来了,先南后北,先易后难。
  大战的总司令就是柴荣本人,总参谋长就是王朴。
  日期:2016-06-06 03:12:55
  更新40(大宋三百年赵匡胤卷 第三章周世宗时代 7 柴荣的小康梦 (5) 每日更新。因楼主最近几日不便上网,预先连续更新3天的内容 为别为更新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周三后接着更新)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