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村的女人》
第3节

作者: 吴国师
收藏本书TXT下载
  现在要把这些魔怪活活地擒捉上岸,颇费周折。
  贺主任命令十个劲小的女子继续按住绊网底脚,其她的人都给我上去捉鱼。现在,大家都想了主意,拿了铁钩,拿了绳索。那个猛小伙持钩,专对准鱼嘴下钩,往鱼嘴一钩,钩住颌骨拖住它不放,管它打滚,还是扑腾起泥浆雨,决不撒手;然后小凤上来,往它腮里套上绳子,扎上结;再上来两个姑娘拽住绳子拖就行了。
  先解决数百头大鱼,剩下的十斤八斤的不值一提,众人收拾了个干净。第一网捕获何止千斤鱼,众人来劲了。

  接下来,众人喝了一碗葱花荷包蛋姜汤,劲头又上来了。这间隙,贺主任悄悄问吴小凤:“三嫂,他是谁啊?是你娘家兄弟?”
  吴小凤头摇得像拨浪鼓:“不认识。不知道他是哪座庙里钻出来的活神仙。确是个——”
  “不会冲你来的吧。我问他去。”贺玉娥是个热心肠的人。他亲手盛了碗双蛋的蛋汤给小伙子送过去,那小伙爱干净,不像这帮只顾贪嘴,不爱干净的馋猫,饿了就是猫食狗食都要争的家伙。
  “小伙子,来,辛苦了。喝碗汤,添把力。你可是出了大力哦。”那小伙已经戴了眼镜,显得文质彬彬,笑起来还有一对好看的虎牙,一脸的泥花。
  “大嫂好,怎么称呼?”

  贺玉娥笑了:“你不是叫我大嫂了,还怎么称呼?”
  小伙闹了个红脸关公,讪讪地说:“我是请教大嫂,贵姓?”
  “嘻嘻,小伙,我还问你呢?你是哪家后生,我怎么眼生得很,不认识你啊?”
  “我不是本村人,我是外乡人。”
  “外乡人?你是哪家亲戚?”
  “我也不是哪家亲戚。我——我是上面派来的,对,派来的村官。你们小香河村的村官,你们村是周县长蹲点的村不是?”
  “哦,我上次开会,乡党委书记姚书记说县里给我村配个村官来,原来是你哦。欢迎,欢迎!姐妹们,老少爷们,上级政府给我们派村官来了。看,这就是我们香河村以后的村官。”
  “村官是多大的官?”吴小凤看着这个奶油小生,滑稽地问。
  “反正是我们村最大的官。出了村,我就不知道了。”贺玉娥挺着胸脯说。
  “他大,还是村主任大,还是支书大?”何月姑生怕村官占了她老公刘健支书的位置。
  正在读高二的陈玉萍认真地说:“他呀,比书记、乡长大多了。他是县长派下来的钦差大人。”
  “对哦。连我们乡里的书记、乡长都叮嘱我,要搞好他的生活,要服从他的安排,要给足他的面子。”
  何月姑听说比乡长、书记还大,反而放心了,过山虎不会霸他老公的位置。何月姑看这个小伙泥浆满脸,但脸皮白净,如今像一张白纸掉进了泥地里:“兄弟,是城里人吗?长得好俊。比俺们姑娘还水灵。”
  何月姑一句说得全村老少都乐开了怀。那小伙也摘下眼镜擦着跟着咧嘴笑:“嘿嘿,我也是农村长大的,读了几年书,脸面子少晒了点太阳,以后一晒太阳,保证一身太阳色,比老爹还黑。”
  一句话说得大伙又笑。小伙戴上眼镜,高声说:“我是上面派下来帮你们脱贫致富的,我叫韩宝来,就是给大家送宝来的意思。希望大家把我当作家里人一般看待,以后,我与你们吃同锅饭同锅菜,做同样的事,但我吃饭是要数钱的,一餐五元的标准,管饱就行。做事,不收大家一分钱,纯粹是为大家服务。”
  “拿钱来。”村官韩宝来话音刚落,何月姑向他伸过手来,“刚才吃了一碗,五元。”
  韩宝来明白了过来,这蛋汤是何月姑公爹刘老爹送过来的,韩宝来作了个鬼脸,还真从口袋里掏出五元钱来:“上面是给我发工资的,所以我不能白吃大家的。”
  何月姑本来是开玩笑的,没想到这韩宝来还当真,这回该她发臊了,收也不是不收也不是,愣在哪里,最后期期艾艾地说:“今天看你表现很勇敢,算白给你喝了。我就不收了。”
  刘老爹又盛了一碗递了上来:“韩同志,你能来俺们村,是俺们村的光荣,说明党和政府重视俺们村。俺代表俺们村感谢党,感谢政府。以后,韩同志,你要吃什么,跟老爹说一声,老爹给你做,跟自己家里一样,老爹分文不取,拿你的钱,烫手哇。”
  老爹的一句话说到大家心坎眼儿里了,谁个真要政府派来的人的钱,能来家里吃饭,是咱家里的福份,就怕政府的人不来。这是大家共同的心声。
  有了村官这个生力军的加入,娘子军干活别提有多高兴,一鼓作气连操了**个来回,总算大功告成。
  然后,大家烧了一大堆稻草,火烧得半天云高。据说,烘烤了稻草火才能驱尽身上的寒气,不会落什么病根,直烤得大家汗流浃背了方才罢休。然后各自归家洗热水澡。
  村官还是由支书老爸领回家,冲热水澡,他家条件好,村子里的首富,盖了两层的楼,虽说是木阁楼,也算阔气了。
  大伙儿集中在村祠堂打了个牙祭,吃得热火朝天。村官韩宝来坚持要出钱,谁敢收?韩宝来可不是作秀,他主动到村杂货铺打了一坛酒来。其实,一坛酒何止二十元,谁个真计较?唉,他爱表示个意思是人家的心意。
  酒足饭饱,全村的主要人物都集中在一起开个会。主持人还是贺玉娥主任,村官坐头把椅子。
  贺主任润了润嗓子,清声说:“往年,我们都是把这些鱼,分了回家,大家都做成腌鱼,过年过节一家人团圆,招待客人,留着慢慢吃。今年,我们想听听韩村官的意见。”
  韩宝来推了推镜片,站了起来:“老爹,老阿妈,大伯,大婶,大叔,大嫂,你们都辛苦了,你们的心情我也理解。我不是分大家的鱼。鱼,哪怕一条泥鳅,我也不要。但我想:我们村里要有点机动的钱,为大家办点实事,手头有钱心里不慌。比如:办个诊所、校舍翻新、办个小加工厂都要开销,每家每户也要留有余钱,留着买种子化肥等等,这都要有资金。我想啊,我想把十斤以的的鱼都卖掉,分就分十斤以下的。因为十斤以上的,外面能卖大价钱,卖鱼的钱,我韩宝来分文不取,全部纳入村里收入,由会计做账,存入银行,以备日后打饥荒。”

  韩宝来一句话,给了大家一记闷棍,眼看着几十斤条的大鱼都要充公了,谁都要急红了眼。

  沉默了一会儿,只有烧着的炭火哔哔剥剥作响,没有人吭声,但大家都有一个小九九,凭什么到手的鱼要拿出来给集体?集体又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
  “大家想想看,这些大鱼分到大家家里,每家可能多分几十斤鱼,大家过年吃得更好一些。但村里没有一分钱开支,集体的事情就干不起来。现在啊,光靠小家庭式的单干,还是没有出路。解决温饱问题是没有困难的,但我们要想过上好日子,还要靠集体的力量,办出特色,走对路子,赚到大钱,把外出打工的老少爷们吸引回来。让他们为我们打工!”韩宝来越说越兴奋。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