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坐上主桌开始时的拘束感很快就在海阔天空的闲扯和美味佳肴的胡吃海塞中消弭干净,夏天知道,每年这顿年饭,外公都是花费大量时间精力,搜罗了各种新鲜的食材和市面上不容易见到的稀罕物精心准备的,也基本上是小孩子们过年时的一个念想。
外公的观念是,人和自然结合得越紧密的时候,就是人的生存状态越好的时候,当季的、新鲜的食物是最顺应天时的健康秘方。
掐了尖儿炒的红菜苔、井冈山的冬笋炒土猪肉、第一茬的春韭炒土鸡蛋、修河的清蒸白鱼、庐山的辣炒石鸡、青蒜爆野生黄鳝、鄱阳湖的藜蒿炒腊肉、野生甲鱼烧板栗、精选的牛里脊肉炒南昌米粉、土鸡墨鱼瓦罐汤……这顿年饭上的每一道菜,无一不体现了赣菜的精华,让夏天一生都回味绵长,也使夏天一生都摆脱不了对家乡和家乡美食的牵挂,夏天因此成为一个被家乡美食抓住了胃的人。而每当夏天回味这些美食的时候,都会不经意间揣摩到外公的良苦用心,即便他老人家仙逝多年,他的形象在夏天心中也总是那么鲜活,在外公那貌似端严的外表下,是对孩子们温情脉脉的关爱和宠溺。
日期:2016-12-25 12:05:51
第十五章 李婳的来信和青花瓷
寒假大快朵颐的日子是短暂的,毕竟不是一个物质和金钱极大丰富的年代,
几顿丰盛的年饭过后,日子还是要归于平淡,而平淡中寒假很快就过半了。夏天打算利用剩下的时间好好陪陪父母亲和家人,也顺便整理一下家里的藏书,有的乘寒假在家里读一读,有的打包待开学时带回学校。
在平淡中夏天忽然接到了一封来信,这是夏天第一次在家里接到外地来信。信是从北京寄来的,淡蓝色的信封,寄信人写着内详,但从那娟秀又颇有力度的笔画来看,夏天隐约觉得像是李婳的字,夏天不禁有些暗暗高兴。
信确实是李婳寄来的,李婳的信基本是用文言文写的。
“七弟,尚健在否?归途安否?遇窃否?念诸位弟兄去日已久,而音讯杳然,余心中不安,特致函问候……”
夏天看李婳的信,开头一声七弟,叫得倒是亲切自然,但紧接着便有暗藏怒意,兴师问罪的感觉,所有的问题应该都是出在那“音讯杳然”上,她自然知道夏天是健在的,但既然健在,却一点消息都没有,便是太不把组长当干部了。
夏天忽然意识到自己于情于理都有些亏欠,李婳为了给大家送行,费心费力,甚至不惜跟自己四姐闹意见,但夏天离京返乡后,每日里各种欢聚,把大学同学都抛到脑后,给李婳也是一个字的信报都没有,确实显得有些神经大条。
抱怨完夏天的“音讯杳然”,李婳紧接着就为送行那天自己四姐的不给面子道歉:“临行聚会,因吾姐故,各位恐未欢愉尽兴,余亦惴惴,心怀歉疚,道声sorry,亦难消心中怅然……”夏天觉得李婳的这番道歉,画风一变,很快就没有了开篇时微恼的小女儿态,有点拿得起,放得下的感觉。
恼完,道歉完,接下来就有些推心置腹的味道了:“忆逝去半载,众兄弟举不才为小组干部,数次活动,余皆尽力,然皆自感不足。心力交瘁而成绩澹然,未敢瞻望前景,故心存隐退之心。不知七弟以为如何?忘赐教。”
这段话,有些让夏天帮着拿主意的意思,体现了李婳对夏天的信任和某种依赖,似乎也让他们之间的距离更近了一些。夏天看完这段话满脑子想着要好好劝劝她下学期继续坚守岗位。
日期:2016-12-27 17:00:39
“另告一憾事,未知何故,聚会所摄相片,仅冲显四五张,余皆为空白,尤其七弟和面之新奇与艰辛之景,为众人所盼,竟在报废之列,实乃恨事……”夏天看完这段不禁偷笑,自己在聚会和面时的囧态,被李婳有预谋地拍个正着,居然也在报废之列,岂非天意?
李婳的信写得并不拉杂,很快就收了尾,并似乎不经意间解释了用文言文写信的原由:“余久疏经书,下笔生涩。前日偶览刘勰老先生之《文心雕龙》,深受教益,故有如此不文不白之吐属,或辞不达意及文法之误,还望贤弟海涵。”
只是在信的最后一句,文风忽然大变:“老弟你听好了,寒假回来别忘了带好吃的,否则,哼哼……”落款是“五姐”。在整篇酸文假醋之后,忽然来这么一句,充分体现了“五姐”活泼轻快的一面。
夏天看完李婳的来信,心中甚为愉悦,盘算着也用文言文回信并趁机调笑她一番。夏天的回信如下:
“吾姐垂鉴,正切驰思,顷奉华翰,快慰莫名。
弟自是健在,京华一别,仅暌违数日,即对吾姐拳念殊殷,本欲修书一封,聊表感激,然搜肠刮肚,竟觉万语千言,未知从何说起,遂成音讯杳然之托辞,
还望吾姐海涵。
吾姐大才大德,上学期引小组同侪披荆斩棘,大杀四方,独领风*,令无数英雄折腰,吾辈倍感光荣,愿来年依旧以花团锦簇之状拱卫于吾姐周围,续写崭新辉煌。弟伏惟恳请吾姐体恤民心,当仁不让,勿再言退。
聚会照片,多在报废之列,于众实乃憾事,于弟却堪称侥幸。叹吾姐精心谋划而未遂所愿,弟和面之光辉形象仅供吾姐一人参考,悔耶?恨耶?弟只好掩口葫芦而笑矣。
此番寒假返乡,尽日介赣风鄱韵,土菜辣酒,鸡鸭鱼豚。弟于饱啖终日之余,却兀自思念京华校园之花生泥肠,蒜拌黄瓜,有同学呼引,有佳人侧伴,薄酒一杯在手,便觉乾坤在握,不亦快哉!……”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