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地同学不用你代表,待会儿我们会自己代表自己敬李婳,你更应该代表自己好好敬敬李婳!”方超这时突然插话,说着还用力拍了拍夏天的后背。
陈若珊跟着附和,重复方超的话道:“外地同学不用你代表,待会儿我们会自己代表自己敬李婳,你更应该代表自己好好敬敬李婳!”
其他几个女生也如法炮制。
夏天知道他们在起哄,干脆自己把酒满上,爽气地说:“我自干三杯,这样够有诚意吧?”
这时,在大家起哄过程中一直没怎么说话的白乐东忽然站了起来,也给自己满上酒,说:“夏天,我陪你!”
日期:2016-12-04 22:49:02
夏天虽然觉得白乐东提出和自己连干三杯酒有些怪怪的,但并没有太在意,于是和白乐东连碰三响。
李婳也给自己满上一杯白酒,款款地对大家说:“能和大家在一起我很开心,我觉得大家都是特别真诚的人,为大家服务是我的荣幸。”
“组长的觉悟就是高,我希望你这个组长要一直当下去,不管你以后当多大干部,你都会是我们永远拥护的小组长。”夏天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着,自己又满上一杯,道:“这杯我再陪你!”
“对,我们希望你这个组长要一直当下去,不管你以后当多大干部,你都会是我们永远拥护的小组长。”方超和老廉几个也重复着夏天的话,跟在后面起哄。
李婳深深地看了一眼夏天,又对着大家笑贫道:“你们就是想把俺逼成农村妇女!”
大家说说笑笑,正喝得酒酣耳热,忽然听见李婳家外面有钥匙开门的声音,李婳的表情有些疑惑,大声问道:“谁呀?”
“我呀,你在家?”一个和李婳相似度很高的女声回答道。
“我四姐。”李婳脸上居然掠过一丝紧张。
后来夏天才知道,为这次同学聚会,避免同学拘束,李婳把她爸爸妈妈早早地安排出去了,让他们晚些再回来。她四姐平时并不常回家,四姐的出现,对李婳来说显然是个意外。而且关键是,这个四姐很有御姐风范,总觉得李婳是个不经事的小女孩,对李婳常常会批评指点,但李婳并不服气,姐妹俩拌嘴是家常便饭。这次李婳把同学带回家,事后她四姐对她也是好一顿说。可见李婳为了这帮同学,是付出了很多的,当时一个北京女孩能做到如此,确实让同学尤其是外地同学感动,这给夏天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夏天从李婳的那丝紧张中感到了一些不安,因为现在的李婳家中不管是厨房还是客厅都是一片狼藉。
只见李婳迅速赶到门口,主动把门打开了,把她四姐堵在门口简单说了几句什么。
很快有一个和李婳身形、面目极其相似,只是年纪略长且打扮相对时髦的女孩出现在客厅门口。
日期:2016-12-04 22:51:12
“我四姐。”
“这些是我们班同学……”
李婳给我们相互介绍着。
大家赶紧站起来跟李婳四姐打招呼,喊四姐你好。
李婳四姐进屋后马上就看到了热闹而狼藉的场面,她并没有显出热情回应大家的问候,而是表情冷淡地点点头径自进了自己的房间。
四姐的到来显然打乱了李婳的计划,同学们也有些不安,好在高丨潮丨已过,大家基本都已酒足饭饱。
于是夏天提议干掉杯中酒,消灭掉那些饺子,把厨房、客厅收拾好后就打道回学校。
人多力量大,大家很快把屋子收拾好后,准备一起离开李婳家。
李婳示意不用跟她四姐打招呼,并把大家送下楼来。
到楼下后,李婳表情有些不安地对大家抱歉道:“不好意思,没想到我四姐今天回来,大家没尽兴吧!”
“恰到好处时戛然而止是聚会的最高境界,今天的聚会一定会让大家回味很久的。”夏天赶紧安慰道。但他当时并没有完全意识到,李婳为了把大家请到家里聚会,确实是费了很多心思,做了若干安排,而她四姐的突然出现,也给了她不少压力。
夏天故意转移话题,跟李婳开玩笑说:“你跟你四姐长得怎么那么像,声音、身材、面孔,一看就是一家人,我觉得几年后你就会是那个样子。”
“我才不要像她呢,我跟我四姐是很不一样的。”李婳白了夏天一眼。
夏天赶紧找补道:“当然,你的境界是独一无二的,一般人很难追赶!”
李婳一直把大家送出了部队大院的大门。跟女生拥抱告别,跟男生握手说再见,叮嘱大家一定别忘了带回各自家乡的土特产,到开学时要搞一个土特产品尝会。
李婳最后一个跟夏天握手,夏天感觉李婳的手骨感中有些柔软,又有些冰凉,就忍不住多握了一会儿。李婳让夏天握了一会儿才脸微红着把手抽出来,眼波在街灯下闪烁,似乎想说什么又没有说出来。
最后,这群年轻的学生们在冬夜的长街边挥手告别,带着亲人般的不舍。
日期:2016-12-06 21:46:16
第十三章 初次归旅
送别会的第二天,夏天踏上了回乡的漫漫旅途,还是那趟绿皮火车,还是那拥挤的车厢,还是那将近四十个小时的咣咣当当。和来时不同的是,夏天虽然归心似箭,但已没有去年初出家门时的忐忑不安,而是带着小试牛刀后的信心和喜悦,带着在京城熏陶半年可以卷起舌头说的普通话,带着在人文最高学府吃过见过的自满心态,重新回看来时的路,路上的风景和人。
这次坐同一趟车回家的,主要是同校的一些老乡,包括高年级的。燕大的王飞鸣因放假时间不同,并没有和他同行。倒是同班的阿宝、本校财政系的张倩早早地就跟夏天打招呼,要跟他买同一趟车的车票,路上好有个照应。加上学校同乡会上认识的老乡,夏天上车后就发现有不少熟人。
阿宝和张倩的座位和夏天是在一起的,几个老乡同学的座位离得也不远,上车以后,大家很快就把座位调到了一个卡座内,这样说话聊天比较方便,关键是可以凑在一起打扑克牌,消磨旅途漫长的时间。
这些同学老乡很多来自不同的专业,大家凑到一起,自然会聊聊各自专业的情况,很有几位对学新闻的夏天和阿宝表达了羡慕之情,认为他们一毕业就会成为无冕之王,见官大一级,也有的说他们当时第一志愿也报了新闻专业,可惜没被录取,只好选择了第二志愿,这让夏天觉得既惭愧又得意,心里一种骄傲的情绪油然而生,但表面上夏天还算是比较懂事,连声说新闻无学,不如大家学的专业实用。此时的夏天大概没有想到,自己大学还没毕业的时候就放弃了所谓无冕之王的梦想,走了一条自认为更能追梦的道路。
和夏天一路的有一位党史系的高年级同学,夏天一直好奇这个系的学生平时都学些什么,于是问道:“党史课我们初中、高中、大学加起来学了三遍了,不知你们再花四年学习的内容在哪些方面更加深入广泛呢?”
夏天自认为还是注意了提问技巧的,但他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潜台词其实很容易让人尴尬,心眼小的人很容易会理解成你无非就是说我们在重复学习历史故事,会白白浪费四年时光。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