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子的摇摆青春》
第17节

作者: 夏甲乙
收藏本书TXT下载
  “你没开玩笑吧,我怎么不知道他要来?”夏天觉得有些意外。
  “你上宿舍看看就知道了,我们刚吃了你爸带的南丰蜜桔呢。”方超笑道。
  说起南丰蜜桔,夏天自然就相信了,于是赶快收拾书包回到宿舍。
  日期:2016-11-23 23:53:00
  此时夏天的父亲夏山水已经在夏天的宿舍等了一会儿。等候夏天的时间里,夏山水倒也并不寂寞,他和宿舍的几位高年级学生聊得还挺热闹。
  夏天其实一直是知道父亲夏山水的沟通能力的,他常年在学校工作,经常和学生打交道,和学生们很容易就找到共同语言。
  当天晚上夏天送走夏山水回宿舍后,宿舍的几位同学跟夏天谈论起夏山水,说他是一个亲切随和,很健谈的一个人,就是说话南方口音有点重,几个北方的同学经常会有些词听不明白,比如他们讨论《罗丹艺术论》,夏山水一直在说《罗丹“逆宿”论》,他们琢磨半天才明白过来。夏天听后心里笑了笑,暗忖自己来北京之前,又何尝不是经常把“艺术”念成“逆宿”呢?
  夏天对父亲的到来感到非常高兴,又觉得有些意外,因为过些日子就要放寒假了,父亲怎么会突然来北京呢,事先也没写信告知。
  夏山水解释说,自己自告奋勇临时承担了一个来北京出差的任务,顺便看看夏天,因时间匆忙,也来不及写信,今天刚下火车,就直接先到学校来了,过几天办完事还会再过来。
  夏山水带来了一些南丰蜜桔,两包英雄牌奶粉,还有一件丝棉外套。夏天觉得那件丝棉外套简直就是惊喜,因为这几天正犯愁呢,夏天对北方冬天尤其是元旦前后室外的寒冷估计不足,除了那件军大衣,几乎没有更多御寒的衣物,而老穿着军大衣,行动很不方便,这些天都穿脏了也无法换洗。
  因过了食堂的饭点儿,得知父亲还没吃晚饭,夏天就把他领到学校马路对过儿的“香河肉饼”,“香河肉饼”是学校周边仅有的几个小饭馆之一,在同学中有极高的知名度,但班里同学绝大多数并未有机会尝试,据说老王曾经去吃过一回,吃完不擦嘴满嘴油光光地回到宿舍赞不绝口,说那招牌牛肉饼面皮薄酥,牛肉馅儿肉多油足,加上刚出锅时的热葱香味儿,能馋倒一大片。老王遭到全宿舍人的一致谴责,说他吃独食一定会拉稀,老王赌咒发誓说是他一个有钱的老乡来看他请客的,自己并不舍得花钱吃。

  日期:2016-11-24 22:46:01
  夏天打量夏山水的时候,夏山水其实也是一直在打量夏天。夏山水看着夏天笑道:“你到北方好像还长了一点儿个,结实了一些,小胡子也长出来了,更像个男子汉了,就是身体还是有点瘦。”

  夏天嘿嘿一乐道:“还是家里伙食好,等寒假回家补补就会胖的。”
  夏天点了一斤肉饼,一盘拍黄瓜,一碟花生米,在夏山水的建议下,还要了一升散装啤酒,父子俩边吃、边喝、边聊。
  父子一开聊,很快就找到彼此间熟悉的感觉,夏天想起了在家时与父亲的无数次长谈,就像一对知心朋友一般。
  夏天问起了母亲和妹妹以及家里其他亲人的情况,也介绍了自己在学校这几个月的学习生活和感受。谈起在学校的情况,夏天颇有些意气风发,认为自己已经找到上大学的感觉了,前途一定是光明的。
  夏山水看着儿子神采飞扬的样子,含笑不语。
  父子在一起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夏天把父亲送上去招待所的末班公共汽车时,已经快十点了,在父亲上车的瞬间,夏天注意到了父亲脚上穿的皮鞋,发现鞋面已经皴裂得不成样子了,穿着这双鞋登上公共汽车的父亲的背影,移动起来似乎也有些迟缓。夏天心里不禁一酸,暗暗叹息道:一向矫健的父亲这么快就要变老了么?难道儿子的成长伴随的就是父辈的渐渐衰弱吗?
  夏天本来想跟父亲说让家里买一个卡式录音机,以便放英语磁带提高听力用,但看到父亲皴裂的皮鞋,就不禁把话咽回去了。
  几天后夏山水又来到学校,带来了一封信,是他托北京的一个朋友写给学校某个领导的,叮嘱夏天有时间可以去拜访一下,夏天收下信,并没有去拜访这位校领导,而是把信塞到抽屉底下,很快就遗忘了。
  夏山水还给夏天带来了一个剃须刀。这是夏天的第一把剃须刀,一直用到大学毕业。

  夏天后来才知道,其实这次夏山水是专程来看望自己的,那个差他本不用出,他实在是想看看自己儿子在大学里的样子。
  日期:2016-11-26 11:54:16
  第十二章  第一次和同学们的分别
  夏山水离开北京后,夏天学习更用功了。期末考试一切顺利,不仅英语成绩好,其他课目也是优秀。在这学期他如愿被评为三好学生,拿到了奖学金,金额十五元,这是他人生中获得的第一笔奖金。
  用这笔奖金的一部分,他为自己的妹妹夏雨买了一个不倒翁玩具娃娃,因为在他的记忆中,妹妹长这么大好像还没有过类似的女孩子的玩具,当哥哥的也算是为她弥补一些缺憾。夏天给家人也买了一些当时流行的北京果脯、蜜饯之类,准备寒假带回去。
  期末考试完,面对即将开始的大学第一个寒假,外地的同学大都是归心似箭,买火车票,收拾回家的行装,采购几样北京的土特产,忙得不亦乐乎。
  与此同时,一种离别的不舍也忽然在同学间弥漫开来。
  小半年朝夕相处,同学习,同玩耍,有的还在一个宿舍里同呼吸,共睡眠,这是大家上大学之前很少有过的经历,很多同学之间都有了一种很亲近的感觉,这次分别,仿佛就像要离开自己的兄弟姐妹一段时间似的。

  这种感觉,在夏天这个小组尤其强烈。
  放假的前几天,李婳找到夏天,说要跟他商量一下第三小组给外地同学送行的事,夏天嘻嘻哈哈地说:“我就是外地同学,一切听你们北京人民的安排。”
  “那可说好了,我们怎么安排怎么是,你们可不许挑理,尤其是你,要好好配合啊。”李婳轻笑着,脸上露出调皮的神色。
  夏天并不以为意,满不在乎地说:“你们怎么安排我都保证配合好。”

  小组大部分同学订的票都在同一天,在大家临行前一天,李婳宣布了送行的活动安排,就是小组集体包饺子,在李婳家里。大家各有任务,调馅儿的、和面的、擀皮的、负责包的,其中给夏天安排的特别任务是和面。
  宣布完大家的任务,李婳还表功似的对夏天说:“这可是照顾你了,考虑到你是南方人,估计包饺子笨手笨脚的不会太在行,这和面你卖卖力气就行了。”
  夏天猛一听,觉得李婳考虑得很是周到,不禁很感激地使劲点点头。只是他当时并不知道,这和面居然是一个技术活儿,他在和面过程中出的洋相,一直在同学中成为笑谈,也成为李婳后来打击他骄傲情绪的有力武器。
  日期:2016-11-28 00:05:37
  李婳带领小组全体成员坐公交车来到她家。她家是在一个部队大院,门口两个持枪站岗的士兵军容整齐,枪上的刺刀闪着钢灰色的光芒。因为有李婳领着,士兵并没有盘问这群学生模样的人,大家大摇大摆地进了大门,又嘻嘻哈哈地穿过部队营房,来到住宿区。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