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抹清香》
第1节

作者: jin600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6-11-30 16:28:00
  第一章 九龙河与九龙河村
  在湖泊、河流众多的中部,有一条弯弯的河流,人们叫它九龙河。没有传说中的九条龙,却因为它汇集了九条垄沟的水流而成,故而人们尊称它为九龙河。
  九龙河向西二三里地,是九龙河的源头西子湖,向东弯弯曲曲四五里地,流经九龙河镇的后背,再流向东部的锤子湖。
  九龙河村就坐落在九龙河二岸,北岸而居的,是下河村,南岸是上河村,二岸都住着四五百户人家。

  村中有三条桥,除了村西,是一条宽大的公路桥,在村的中部和尾部,还各有一条古老的石头拱桥。
  沿着河岸,铺着的不是青砖就是石板,踏着这青砖、石板,游荡在九龙河二岸,这里的一切透露着古老的气息。
  八十年代初期,上、下河村,居住的人们,达到巅峰,都有千把人口,也繁华一时。上河村,以刘氏姓宗族居住为主,下河村以杨姓占大部,但都有其他姓氏杂居。
  据三大姓氏族谱记载,九龙河村有上千年的历史,上河村的刘氏、杨氏、大沫村的马氏,三大姓氏的祖上,都是盐商,汉晋时期,从太原府迁往JX再迁往此地。
  三大姓氏,古时就是世交,也相互通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时至今日,更是如此。
  九龙河的水路是四通八达的,也许这也是他们祖上迁居此地的原因吧!
  沿着水路,开船进入锤子湖,向东北方向,可以直达省城所在地,也是古时的州府所在地,向东南方向,进入内河,可以直到县城——永Y县城。沿着水路,向西,进入西子湖,向西南、西北方向,可以分别到达邻县永嘉、安嘉县城。
  传说三国时期,东吴周瑜在九龙河安兵扎寨,设有校兵场和点将台,九龙河有个地名叫百将台,传说就是当年周瑜点将、校兵之处。(当然,无从考证)
  在上河村的村头,就是九龙河最大的山,大麦山,只是大,却也不高,地处丘陵地带的九龙河,海拔最高也不过四五百米。
  在大麦山的山头,有三棵参天古树,传说有七八百年了,二颗枫树,一颗榕树,三颗大树,都在山头上,离上山的山坡也不过十来米,三人合围,还抱不过来,大树成荫,树上鸟窝上百。
  大树底下,有一凉亭,据说,此处曾经是古代的一个官方驿站,从此处下来,就是马道,只是如今,部分往南的马道变成了对面林场连接县城公路的一部分。这三颗古树也许就是九龙河的象征了,连当初往来县城的公交车,将上河村车站,直接命名为三棵树车站。
  就在山头往东七八十米,有一栋徽式老宅,前中后三重,倚山而建,青砖到顶,门前石狮盘踞。明眼人一看,这祖上肯定是大户富裕人家。

  这就是村书记刘麦山的家,小小的刘一明也出生在这户人家。
  青山、古树、流水、小桥,人家,这是一副静谧、美丽的乡村画境。而九龙河四周的美丽,就是这样一副画境……
  日期:2016-11-30 16:29:23
  第二章 送妇女主任回家
  01节送妇女主任回家(一)
  金秋十月,正是收获的季节,忙碌的九龙河人正在收割中稻,在这忙碌的季节里,村书记刘麦山和新上任的妇女主任马玉兰被镇长黄大江叫到镇里开重要会议。

  说会议重要,其实也就三件事,最重要、最紧迫的一件事,就是尽快筹建九龙河村小学,镇长要求,不但要建好,且要求在明年九月一号开学就使用,还要求建成全县模范乡村小学。
  九龙河每个自然村目前都有自己的小学,不过都只有一二年级,或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基本上都在镇里上,现在,学生越来越多,镇里也有压力,这不,镇长首先要求最富有,也是最大的九龙河村,先建自己的乡村小学。
  九龙河村除了上下河村,靠近锤子湖的大沫村(九龙河东北方向),还有小麦山上的湖咀村,在九龙河正东方向,也是靠近锤子湖的口部。还有西子湖边上的前李村,后李村(九龙河西南方),林场边上的王林村(九龙河正南方),共七个自然村。
  九龙河人口四千多人,外加林场180多口人,预计这个小学,得至少容纳七八百以上学生上学。这个小学,自然大的要远远超乎刘麦山的想象。
  刘麦山在会议上,就在心里盘算着,愁眉一直都没舒展开来,他知道,小黄把这么重要的事情,第一个安排在他的头上,不只是因为九龙河村是八个乡村中最大的,最富有的,更是因为镇长相信他,能办成,也能办好。
  就在刘麦山一筹莫展的时候,黄镇长提出了给于九龙河小学四点支持,一是镇里财政紧张的情况下,也给予五千元现金支持;二是先行安排正式编制的老师3名,到九龙河任教,保证三年内,九龙河小学正式编制教师占一半;三是,砖瓦,石头、砂、水泥、石灰等,可以先行赊账,镇里已经打过招呼。四是,所有木材,由林场就地供应充足,镇里已得到县里的同意,林场也已经得到通知,已准备了几百根大杉树。

  听到后三点,刘麦山心里乐开了花,不禁起身,首先为镇长的讲话鼓掌,连声叫“好……。好……。好……。”,然后会上自然掌声一片!
  第二件事情是土地承包到户,在今年年底前完成。这自然不是什么难事,只是这二年九龙河镇在观望,有些乡镇二年前就已经分到各家各户,上河村多少良田,多少荒地,多少山林,多少水池,有多少人,刘麦山心中自然一清二楚,当了几年的大队长,二年多的村支书,兼任上河村队长,在九龙河已是威望极高,能呼风唤雨的人物。
  第三件事,是让刘麦山恼火的,但也没办法,也谈不上什么难事。黄镇长宣读了国家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告诉大家,计划生育会越来越紧,各村抓紧上报需要上环妇女名册,按计划、要求落实上环工作。九龙河村,基本已落实,但新加入的前李村、后李村,需要刘麦山带着新上任的妇女主任马玉兰下村走访,摸清状况,造好名册上报。
  开完了会,镇长喊住了老麦,带着他领取了五千元建校启动资金,让他带着马玉兰先去他家里等着,等老何后一起吃饭。
  日期:2016-11-30 16:30:19
  第二章 送妇女主任回家
  02节送妇女主任回家(二)
  刘麦山带着马玉兰来到镇长黄大江家,未进门就闻到浓浓的炒菜香味,这时,刘麦山喊了句“好香啊!”
  “大伯!大伯!”黄大江三岁多的儿子黄飞飞听到刘麦山的声音,蹭的跑出来,刘麦山一把抱起飞飞,用满脸的胡子渣去蹭飞飞稚嫩的脸,飞飞被蹭得嘿嘿直笑。

  “老麦,快来帮我杀鱼…………”镇长的老婆王玥蓉一边招呼马玉兰,一边叫着刘麦山过去帮忙。
  这时,刘香云过来给马玉兰倒茶,
  “云子,你怎么在这儿啊”马玉兰是认识马桂兰的三闺女的,也就是刘麦山的侄女。在马玉兰眼里,香云是她桂兰姐六个女儿中最漂亮的一个,所以印象深刻。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