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狱到天堂 记实那些不堪回首的往事!》
第10节作者:
偏轨道化石 日期:2016-12-09 15:51:00
虽然在我和母亲的共同努力下,勉强地支撑起了这个支离破碎的家庭,可是现实仍旧很残酷,我和母亲每个月加起来才能赚到600元,而在当时这仅够父亲三四天的药费。随着家中那仅有5万元的陆续还回,我和母亲越来越感觉到日子过得有些捉襟见肘。人穷的时候可以吃得差些、穿得差些、住得差些,可是人有病却是挺不过去的事情。出院的时候医生曾交代过,父亲的病复发的可能性很大,每天都必须维持药物治疗,这就意味着我和母亲每天都得凑够168元给父亲买安宫丸,否则父亲就很容易复发脑出血。
我很认真地衡量了目前的现状,以我此时的能力每月只能赚300元,顾老板也不会因为同情我而伸出援手,即便日后他给我涨了工钱,对于父亲的病情也是远水解不了近渴,为今之计只能扩大自己的生存能力,想办法在工作以外的时间继续赚钱。在我看来,顾老板处的工作是我的立足之本,属于长期锻炼自己且有发展前景的主体工作,就算工资略低,也必须坚持下去。而在这份工作之外,我必须找到一个可以快速捞钱的行当。这个行当可以不分贵贱,但绝对不能赚死工资,还必须得日结,因为靠体力赚来的死工资总是有限的,而用头脑赚来的活钞票才更有价值。原因很简单,它能让人看到希望。
和母亲商议后,我俩决定利用晚上的时间去夜市支摊卖服装,这个是目前可行且投资较低的行业。利用母亲以前在商场的关系,她可以拿到一些代销货,即卖后付款,这样一来,最大的一笔资金投入就省了下来,其余就是一些硬性花销,例如铁丝网做成的货品架。此外,我还购置了一台二手的小三轮车,专门用于晚上支摊使用。
日期:2016-12-10 15:02:00
我和母亲所在的商场每天都是5点半下班,一到这个时间,人潮拥挤不堪,个个都迫不及待地回家或是去玩耍,而对于我和母亲而言,这仅仅是个简单的歇息。每天下班后我和母亲都会相约在商场的门口,每人两个烧饼一瓶凉水,这就是我们的晚餐。偶尔母亲也会换换口味,例如买上几个凉糕或打糕,又或者买上几个烤地瓜,但花销都会控制在每餐5元以内。没办法,人吃差点死不了,但有病不治却能要命,所以我和母亲宁愿饿着肚子,也要凑齐药费给父亲治病。
吃过简单的晚餐后,我和母亲每天都会去夜市摆摊。夜市的位置就在我们所在商场的正街,整个夜市足有上千个摊位,从吃到穿,从抹到戴,琳琅满目,应有尽有,每晚人潮涌动,挤得那叫一个热闹。我和母亲的摊位位于街正中的位置,属于人流较旺的黄金地点,美中不足的是左边挨着一家卖蟑螂药的地摊,而右边则挨着一家油炸臭豆腐的地摊,那股子怪味简直能熏死人。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因为这地摊每月上缴的费用都是固定的,人家才不理会你是卖穿的还是卖吃的,只要能交钱,那一亩三分地的使用权就归你了。
由于我们所卖的货品都是母亲靠人情代销而来的,所以在价位上我们毫无优势可言。这些货在商场里的卖价都不低,压根就不适合在夜市出售,偶尔卖出两件,利润也都低得可怜。所以在夜市出摊的第一周,我和母亲只赚到了几十元钱,刨除夜市每晚的摊位费,我和母亲就是连买根雪糕的钱也没剩下。
每天和母亲从傍晚6点出摊站到晚上10点,风吹日晒,食不果腹,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我和母亲并不怕苦与累,真正怕的是劳而无获。我很认真很仔细地想过这个问题,最后我的总结只有九个字:穷则思,思则变,变则通。如果再继续耗下去,那么我和母亲仍旧是赚不到收益,唯一的方法就是变。“变”说起来容易,但要做起来却很难,因为它需要调查,它需要稳妥,它需要创新,它需要胆量,否则,变就是一句空谈,甚至越变越差。
我特意用了两个晚上的时间,拿着纸笔仔细地统计了夜市里近千家摊位。在这些摊位中,人流较多、成交量较大的行业我会格外关注,并把一些畅销的货品逐个记下来,尤其是价格,我更是挨家挨户地去问,基本上把各家畅销货品的最低价都摸清了,甚至连一些畅销货品的尺寸、大小、质地,我也不厌其烦地记了下来。这样做尽管有些琐碎,但却是很有成效,因为想要在这鱼龙混杂的夜市分上一杯羹,这些准备工作就是必需的。所谓知己知彼,讲究的就是“知”字,只要能够了解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那么战胜他就是迟早的事情了。
在市场调研中我发现,这个夜市中最赚钱且成交量最大的只有两个行当。第一个行当是小吃,例如烤鱿鱼、炸臭豆腐之类,这类东西属于快速消费品,受众广,可赚到50%的利润,但行业门槛要求较高,因为这是门手艺,讲究色、香、味俱全,倘若半路出家,就容易栽跟头。第二个行当则是服装,尤其是价格低廉的男士T恤最为畅销,这种衣服几十元一件,老少皆宜,物美价廉,利润虽然不大,但胜在销量,属于低门槛的行业,谁能弄到便宜的货品,谁就能牢牢占据市场的占有率。
我统计了行业的优劣,又衡量了自身的长短,觉得还是适合服装这个行当。继续卖之前的代销货肯定不行了,因为没本钱的货品往往意味着低利润或是没利润,于是我把目光转向了男士T恤。据我观察,逛夜市的人都有一种捡便宜的心态,他们很少注重服装的款式、面料,而是更倾向于价格,这类人大多由民工、学生等低消费人群构成,买货就图个实惠,而价格就是核心竞争力,如果从中谋利,必定有很大的赚头。
打定了主意后我开始寻找货源,此时我所面临的困难有两个:第一,价格低廉的货源很难找。很多夜市里销售的服装大多是在哈尔滨进的货,家家的进货价格都相差无几,谁也没有绝对的价格优势,也听说广东一带的服装价格极低,但苦于没有门道,只得作罢。所以我的策略是先去联系一些服装厂家,询问有没有甩单积压的库存货,这类货品往往价格低廉,但属于撞大运,捞到一批就能赚一批,没有办法保证货源的长期提供。
第二,我手里的资金很有限,说得再直白一些,我的手里仅有不足1000元的资金,这其中还要负担父亲每日的药费。大家都知道,经商就得有资金投入,这就是所说的风险与利润并存。在当时,我很愿意为自己的决策去承担风险,不过很可惜,我没钱。就手里的这点钱,请客不敢去酒店,玩牌不敢耍大局,实实在在窘到了极点。即便找到了合适的货源,人家也都懒得搭理我,一些有积压库存产品的服装厂家开始接待我的时候都会殷勤地点烟递茶,可一听我说只打算进几百元的货,立马就能人脸变驴脸。而我,就成了那一次次被轰出去的“厚脸皮”了。
日期:2016-12-10 15:02:00
在没有能力让人接纳我的时候,我往往会选择改变自己。服装厂家不屑与我做生意,我也懒得再用热脸去贴人家的冷屁股,毕竟这是个经商自由的年代,有关系固然好,但没关系同样能够生存。我始终认为头脑才是经商的核心竞争力,于是我想到了另外一个办法,完全可以尝试自己动手缝制服装。如此一来,不但货源有了充分的保证,还能多创造一些利润空间,真可谓一举两得。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