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时空·寻访明朝救时良相 顾鼎臣》
第20节

作者: 金笺
收藏本书TXT下载

  文昌君说:“据我所知,顾氏家族人才辈出,顾姓历史名人大多出自江浙一带,除顾恺之、顾鼎臣外,还有唐朝诗人顾况,南朝文字训诂学家顾野王,元朝画家顾安、文学家顾瑛,明朝吏部文选司郎中顾宪成,而明末清初思想家、学者顾炎武更是名扬四海,他的至理名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已经成为激励成千上万志士仁人振兴中华,实现中国梦的座右铭。”
  沿途他们谈论顾氏祖源地的人文史料,观赏风土人情,沉浸于湖光山色之中,不知不觉来到光福镇。今天正好是观世音菩萨诞辰,云清日丽,春风送暖,光福铜观音寺门前车水马龙,人潮如海,大殿内烛光高照,香烟氤氲。文昌君说:“光福古镇老街分下街和上街,出了不少历史名人:下街19号的申宅,是状元申时行后裔的一处宅第,申时行曾倡修过苏州北寺塔,主持修建光福虎山桥;21号是末代皇帝师傅、状元陆润庠的读书处;上街2号是状元顾鼎臣的读书处。我们先到光福寺去烧香拜观世音,让她给我的撷冈老弟送个大胖小子,然而再出光福寺后门,绕老街逛一圈,由虎山桥再到上街2号拜会徐老夫子。”

  顾撷冈戏笑道:“老兄又拿我寻开心了,我现在还年轻,连女朋友也没有。观世音在印度是个王子,到了中国变成了女菩萨。送子观音只能令男人快点让女人怀孕,总不能把儿子送到男人肚子里吧。”文昌君调侃道:“你现在已经穿越到明朝,下面还有好戏连台,我保证你到时三妻四妾,像康熙那样生一大堆儿子。”
  他们在光福寺观世音菩萨前烧香许愿后,在游廊里观赏石刻石碑,到后院亭子里赏梅观竹。稍事休息后,又从后门出来,绕古镇转了一圈,在虎山桥上逗留了一会,然后备了一份薄礼,来到上街2号。出来开门的是一位慈眉善目的老太太:“请问两位公子找谁?”
  文昌君说:“请问老夫人,这里是徐老先生的府上吗?”徐老太太说:“是的。两位公子贵姓?”顾撷冈说“我姓顾名撷冈,是顾鼎臣的远房兄弟,这位是我的学长文昌君。我们路过光福,特地来看望徐老先生和他的弟子顾鼎臣。”徐老太太说:“顾鼎臣已到南京国子监读书去了,徐先生正好在家,两位公子请进。

  徐府看上去原来是个大户人家,像是一座官邸门庭,但是由于年久失修,已经显得破落衰败。砖雕门楼镶边镂雕荷花和蝙蝠流云,前厅以前可能是轿厅,却没有看到一顶轿子,正厅有一块“和熙居德”匾额,已经斑驳陆离,楼堂门窗都镂刻四季花卉和龙凤图案,已经很久没有油漆了。在徐老夫人的带领下,他们从门楼经过天井、前厅来到正厅旁边的书房。徐老夫人喜悦地说:“老头子,来客人了。两位公子是顾鼎臣的远房亲戚,路过光福前来看望你和鼎臣的。”

  日期:2017-02-20 22:33:14
  徐老夫子正在书案上挥毫疾书,一手奔放、豪迈的草书跃然纸上,见有客人来拜访,赶紧让坐,并吩咐徐老太太给客人倒茶。“两位公子,正不凑巧,鼎臣前天来我这里探望,昨天就回南京去了。”文昌君说:“没有关系,我们也是慕名而来,主要想看望徐老先生,望老先生赐教,顺便看看顾鼎臣读书的地方。”
  顾撷冈看到书案上的草书写的是一首诗词,赞叹不已,低声吟诵着:“‘漏寂长门九十春,月溶芳苑万枝银。园东蛱蝶迷游子,墙里秋千笑丽人。钻火绿榆寒舍近,插天青旆酒家新。酷怜浅红巫山雨,梦里襄王恐未真。’好诗,好诗。”
  文昌君仔细浏览一排排书架上的线装古本书籍,有些还是珍藏孤本,叹为观止:“徐老先生真是珍贵绝版图书的收藏家,可见得一定是博古通今的饱学之士。”徐老先生谦逊地说:“老夫平生只有两个嗜好,一是阅读写作,二是周游世界,视功名利碌为粪土,开学馆教授弟子,像孔老夫子一样,只是个教书先生。如今人到暮年,穷得只剩下这些书了。”
  文昌君说:“看上去这座宅院已经好久没有修缮了。”徐老先生叹息道:“这座古宅原来是世祖靖节公的旧宅,现如今已经年久失修,只剩一个空架子了。除了厅堂、书房还能住人,后院下房已没人居住了。”
  顾撷冈说:“请问顾鼎臣住在哪里?我们可以去看看他读书的地方吗?”徐老夫人说:“我们原来按排他住在前院上房的,可是他坚持要住在后院偏房,说那里读书清静。于是他自己动手修缮出两间偏房,在那里专心致志地读书。”
  在徐老先生的带领下,他们穿过天井、东西庑房,来到后院。只见院内有几枝老梅树和一片小竹林,此时正值梅花盛开,清香扑面而来。徐老先生说:“这棵古梅已经有一百多年了,你看这百年老干枝虬曲折,苍苔鳞栉,花满封身。陆游有一首《古梅》诗:‘梅花吐幽香,百卉皆可屏。一朝见古梅,梅亦堕凡境。’你看树枝四周的荫凉下可以坐十几人乘凉。顾鼎臣在后院读书就是坐在梅树四荫下或者竹林荫道旁。”

  他们来到后门旁偏房的一间破旧套间,只见新漆的门窗,雪白的墙壁,已被顾鼎臣修缮一新。套间有里外两间,外间是书房兼客厅,只有一张书案,一把椅子,一只书柜,唯有古筝和墙上的一把铜剑特别显眼。书柜里堆放的都是手抄线装本。徐老先生说:“鼎臣弹得一手好古筝,剑术也很高雅飘逸,英姿飒爽。鼎臣家境贫寒,买不起书店里的书籍,他就自己手抄。你看他的小楷,端正大方,比书坊里刻字工刻印的还要工整漂亮。”

  里间是卧室,一张旧床倒是上好的花梨木雕花大床,上面铺一张旧席子,一床薄棉被,衣柜里只有几件旧衣服。徐老先生说“这张花梨木大床是祖传的,已经不能睡人了。鼎臣手很灵巧,把它修理了一下,又刷了油漆,变得焕然一新。他清晨天不亮就起床了,洗漱过后,先到院子里古梅荫下或竹林道旁练习剑术和武功,然后坐在书案旁背诵诗赋文章。上午我给他讲四节课,下午和晚上都是自习,每天都要学习到深夜。他每天的伙食就是咸菜加一大碗厚粥。他把它划成四块,一日三餐外加夜宵,每顿吃一块。”

  文昌君问:“顾鼎臣是否出去郊游或走访?”徐老先生说:“我不主张他死读书,读死书。每旬都要他出去郊游一次,每月都要他走访一次,或者到社会上调研或者是走访贫苦农家。每到清明节他都要到天平山范仲淹祠堂住上一个月。”顾撷冈说:“我们到天平山拜祭范仲淹时,守坟的老伯说起过顾鼎臣每年清明去祭拜之事。他郊游经常去哪些地方?”
  徐老先生说:“他去得最多的是邓尉山、潭山和太湖渔港。特别是潭山风景优美,登上太湖边上的潭山,可以远望太湖七十二峰,他说如果他考中状元做了京官,将来一定要在潭山上建造一座‘七十二峰阁’,让所有的游客到潭山游览时,登上‘七十二峰阁’就有一种濒湖极胜的感觉,极目眺望,七十二峰尽收眼底,成为后人游览太湖风光的好去处。他还说光福是南方顾氏的祖源地,也是他的第二故乡,将来他的坟墓就建在潭山上。他还说,如果他能衣锦还乡,一定到光福酬师谢恩,重建靖节公的老宅。顾鼎臣确实是个志存高远,知恩图报,品学兼优的栋梁之材。”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