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怜幽人独往来——暖男帝王元宏和他消失的鲜卑族》
第6节

作者: 陌上花开_2014
收藏本书TXT下载
  年轻人,要给他们多多创造机会,于是,她撮合冯氏当伴读,就是红袖添香的角色,夜半三更,孤男寡女,男孩子书读着读着就心猿意马,就在此时,女孩娉娉袅袅走上前,研墨、添香,天雷勾动地火,一切水到渠成。
  日期:2016-12-12 17:14:28

  当皇帝时,拓跋濬还未成家。登基头一年,纳妃,冯氏被选入后宫,封贵人,从宫婢到嫔妃,这是第一次质变。
  她们想要的,远不只这么多。
  宫女眉眼低垂,期期艾艾道:“孩子,是皇上的……”
  常太后立刻将她隔离审查,怎么办?冷静!冷静!调查清楚再说。
  口供有了,物证也有了,看仓库的老头墙壁上写的日子,算来刚刚好。

  常太后没有松口,拓跋濬不在宫里,能赖就赖掉,然后打发出宫,不就完了。这个小贱人,N手货,她一百个看不上。
  日期:2016-12-12 18:14:35
  李氏极美,她半生孤苦,一世飘零,都是因为她的美。
  李氏,蒙县(今安徽涡阳市)人,拓跋焘南征刘义隆,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他的侄子,永昌王拓跋仁很喜欢,索性顺走,李氏当了3年小妾,453年,拓跋仁谋反,府中男子被杀,妻女没入宫中为奴。
  李氏便从长安到了平城,是金子总会发光,拓跋濬登上小楼,在人群中多看了一眼,于是情不自禁,一而再,再而三,便有了孩子。
  日期:2016-12-12 19:22:00

  妾身从此分明,可以拜公婆了,其实,常太后哪里容得下她,拓跋濬要是吊儿郎当,漫不经心,李氏的处境还好些,偏偏他据理力争,甚至不惜冲撞乳母。
  他热切的爱上了那个女人,不允许任何人伤害她,常太后抓不住这个“儿子”了,她有些惊慌,所以格外刻薄。
  让男人有欲望不难,难的是有爱,李氏是实力派,她很美,春风十里,京城人家,卷上珠帘总不如,她很女人,所以,在她面前,男人特别男人。
  日期:2016-12-12 20:46:36
  这份我见犹怜,冯贵人学不来,她是硬邦邦的,铿锵有力那一类。眼下,还轮不到她出手,不被爱着的女人,拿什么和丈夫的心上人一较高下。
  再说,有人罩着呢,嫡系人马被晾一边,斜倚熏笼到天明,另一边,女人大着肚子,皇上还是夜夜造访,常太后真的怒了。

  不过,她愈不待见李氏,拓跋浚便愈发走远,454年5月,他去巡幸阴山(今内蒙古中部山脉),带上怀胎九个月的李氏,一个月后,李氏为他生下长子,拓跋浚下诏改元,大赦天下,为皇子取名拓跋弘,生母李氏册封贵人。
  那是李贵人一生最好的年华,她恍惚有种错觉,会天长地久,岁月静好。
  日期:2016-12-12 21:42:24
  冯贵人毫无办法,不过,常太后非常高兴:“是个皇子!是个皇子!是个皇子!”

  李贵人抱着粉雕玉琢的孩子回宫了,拓跋浚能逃避一时,逃不了一世,终究他要回平城,做皇帝。
  “皇上,储君一事不可久拖不决,弘儿伶俐聪慧,早一日立为太子,便好早日绝了某些人的心思。”拓跋浚登基几年,争夺皇位的阴谋叛乱未曾停歇,他也不惜痛下杀手,拓跋焘早夭的儿子们,他的好几位皇叔,便是不能说的秘密。
  “老祖宗有旧制,子贵母死……”常太后轻拢慢捻。
  日期:2016-12-13 09:24:18
  谁反对谁就是和列祖列宗过不去,李贵人,没人救得了你。
  拓跋珪好不容易立起的规矩——子贵母死——已经成了碾压政敌的工具,没有生母,还有乳母,另一群女人正在崛起。
  “哈哈哈,皇上不该儿女情长,皇上就不能儿女情长吗?”拓跋浚又哭又笑,他没有勇气和李贵人告别。
  常太后不介意唱白脸。

  “这里可有什么亲人?叫过来,你好好道个别……”
  日期:2016-12-13 10:22:04
  拓跋浚没有出现,最后陪伴她的,是干哥哥李洪之。
  李洪之,本名李文通,李氏还是拓跋仁小妾时,老乡李文通打听到她大哥叫李珍之,于是改名洪之,号称是她表哥。李氏无依无靠,才不考究真假,多个亲戚多个依靠嘛。
  “大哥,妹妹永别了!”
  “二哥,来生再见!”
  每念一个名字,她便紧紧抓着胸口,失声痛哭。

  “父亲,以前,你逢人便讲,女儿将来会大富大贵,现在,女儿富贵了,也要上黄泉路了!”
  中常侍一个个记下名字,是她在南方的兄弟们:李峻,李诞,李雅,李白,李永……
  以后,他们便是皇亲国戚,富贵一方,但是她的人生戛然而止。
  日期:2016-12-13 11:39:43
  李贵人死后不久,冯贵人手铸金人成功,成为冯皇后,但是,她的夫君看她一眼都嫌烦,唯一的哥哥,这么多年,只是杂军将军。
  9年后,拓跋浚驾崩,皇太子拓跋弘即位,追封李氏为元皇后,配享太庙。
  还有一个大赢家——冯皇后,24岁时,成了冯太后。
  最好的年华,用来爱恨纠缠,泪水涟涟。

  最好的年华,付之日复一日,望眼欲穿。
  最好的年华,爱或不爱,她和那个男人,都已经紧紧捆绑在了一起。
  12岁的拓跋弘居丧,冯太后垂帘听政。一个人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成功上位——车骑将军乙浑。
  日期:2016-12-13 12:46:24
  12岁的拓跋弘居丧,冯太后垂帘听政。一个人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成功上位——车骑将军乙浑。
  这个人……冯太后没什么印象,虽说她是女子,数得上来的大官,也算面熟。不管怎么说,这是个危险分子。
  尚书杨保年,平阳公贾爱仁,南阳公张天度,被杀。

  乙浑擢升为太尉,录尚书事。
  平原王陆丽,司卫监穆侯,顺阳公拓跋郁,被杀。
  朝廷下诏,乙浑封太原王,居诸王之上。
  乙浑要、要、要,冯太后给、给、给,比他要的还多。
  日期:2016-12-13 13:54:59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一群人就他官运亨通,凭什么,凭什么,乙浑志得意满,却也收获一箩筐嫉妒恨。
  孤儿寡母看他脸色,战战兢兢的讨生活,乙浑太顺利,太兴奋了,一颗心咕嘟嘟膨胀,朝廷已经快盛不下他了。
  “你那么厉害,朝廷应该封夫人公主才是啊!”
  “哪成啊,我们这种凡夫俗子,怎么配称公主呢。”吏部尚书贾秀并不接招。
  “提提看嘛,我支持你。”
  日期:2016-12-13 15:27:40
  贾秀知道他是抛出自己,投石问路。

  “贾某人有自知之明,就算不日便死,也不会自取其辱,为后人耻笑。”
  “老东西,别他妈给脸不要脸!”
  这一年10月,朝廷下诏:阳平王拓跋新成、京兆王拓跋子推、济阴王拓跋小新成、汝阴王拓跋天赐、任城王拓跋云,速回京城。
  五位皇叔手握重兵。这一道诏书,乙浑没有看过,不过,他不以为意。冯太后时机挑的好,每年冬日祭祀先祖,镇守在外的将军必须回京。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