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怜幽人独往来——暖男帝王元宏和他消失的鲜卑族》
第1节

作者: 陌上花开_2014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6-11-24 11:19:00
  读遍心灵鸡汤,不如心里住一个温暖的人。
  故事主人公,生活在歌曲《烟花易冷》呢喃的年代,拓跋宏,北魏第六任皇帝,30岁那一年,他改了汉姓,所以,也叫元宏。
  他是鲜卑族人,但是后来,他放弃自己,并加速了本民族的消失,完全主动,完全自觉。
  杀父仇人死了,他悲痛的不像话,并真价实守了三年丧:不食酒肉,不碰女人。不过,看他接下来的一系列动作,也许,人们能理解:迁都洛阳,穿汉服,说汉话,改汉姓,死后不归葬。作为武力上的征服者,他完完全全成了文化上的被征服者,放弃自己,向当时的先进文化看齐。
  心爱的女人被逐出宫,他竟然无动于衷,连挣扎都省略了。许多年过去,终于君临天下,他任性的要接她回宫,谁阻拦都没用,即便传言凿凿,说她在外养病时,已经有了情人。
  他原谅女人因为无助犯下的错,一边滴血,一边原谅。
  有人抱怨元宏专宠,他则答非所问:“女人爱妒忌,朕也没办法,更不要说你们了哈哈哈……”

  他的七个儿子,都出生在她不在宫里时。
  但是,他不知道,从冯润出宫那天起,他们就再也回不去了。
  女人把养病时的情人弄进宫,小姑子告到前线后,吓傻了,慌乱之下,借助巫蛊之术,诅咒他早死。
  人在前线的元宏病的更厉害了,十来天不见大臣。他急匆匆回宫处理,他们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他没有对女人怎么样,她还是皇后,住着长秋宫,享受嫔妃拜谒,可是,他再也不去见她。
  南齐派了强悍的陈显达应战,元宏再次南征,几个月后,驾崩,遗诏:三夫人及以下,遣回,可再嫁。
  这份遗诏,还有半句——赐死皇后,合葬长陵。

  你,生生世世,不准离开。
  日期:2016-11-24 11:28:33
  “谁怜幽人独往来”这句化用苏轼的词“谁见幽人独往来”,很有“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感觉,从意思到意境,很能概括元宏的一生。
  他是鲜卑族人,武力入主中原后,却放弃自己,用被征服者的文化征服自己,然后,鲜卑作为一个民族加速消失。
  这份主动、胸襟确实前无古人,到现在,也没有来者。
  他的感情经历很特别,是现实版的相爱相杀,非常精彩。

  皇后冯润名声很差,都说她不知足,老公那么好还养情人,可是,哪个女人不羡慕,那个顶级高富帅,偏偏只喜欢她,能给的,都给了,不能给的,也变着花样给了,只要她要,只要他有。元宏临终前,留下遗诏,其他嫔妃遣散,赐死皇后,合葬长陵。
  他终归还是原谅她了,一边滴血,一边原谅。
  写法上,笔者大量使用当下的口语和网络语言,以消除现代人对历史的距离感,读起来一点也不累。
  虽然写的是历史,但更像身边的人和事,而不是生硬的描写旧人旧事,仿佛和现在一点关系也没有。
  真实比故事更精彩,如果通俗历史做到有情怀、有情节,我想,大家都会爱看吧,欢迎大家捧场,我也会慢慢的,把这个精彩的人,说给你听。

  日期:2016-11-24 11:35:05
  北魏孝文帝元宏,在历史上,属于名声很大,却云山雾罩的人物,他的汉化改革,读过初中历史的便能说出一二,但是,关于他的通俗书籍,却一本都没有,百度搜索到的野史说,他是一个被老婆戴了绿帽子,气死的没用男人。
  北魏冯太后,周思源老先生在他的书《风华绝代冯太后》,和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里盛赞她是“千古第一后”。写元宏,绕不开她,不读懂元宏,便不能说了解冯太后。
  据说她和夫君感情很深,后来养了一堆情夫,汉人出身,以光复汉文化为己任,抚养元宏,并把他带上汉化的道。
  往深处探究,我们会发现,“千古第一后”也许掺了不少水,她是个已经鲜卑化了近百年的汉人,她的母亲是乐浪人(今朝鲜平壤),公开反对汉化被处死的太子也是她抚养,她多次要废掉元宏未能如愿,她掌权了那么久,死前不久才开始汉化,她确实是个很有手段的聪明女子,可是,她的聪明遇上元宏的智慧,于是显得段位低了不少。

  日期:2016-12-06 19:20:14
  我要说的这一段旧事,已经过去很久了。
  怎样描述,让我很费力,故事中的他们,服饰消失了,语言消失了,文化消失了,姓氏消失了,连民族也消失了。
  他们竟然主动加速了自己的消失。

  所以,他们很冷清,很孤独,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不过,如果你有兴趣看到最后,一定会和我一样,被感动的稀里哗啦,不能自已。
  先从这个消失的民族说起——鲜卑。
  鲜卑族,古代少数民族之一,东胡族的一支演化而来,秦汉之交,被另一少数民族——匈奴打败,从此,做了他们的马仔。这时候,匈奴的当家人是冒顿单于,他在历史上声名如雷贯耳,白登之围,汉高祖刘邦差点死在他手里。

  公元45年,鲜卑跟着匈奴骚扰边境,中原王朝第一次知道了这个民族。
  他们的史书记载,国内有大鲜卑山,便以山名为族名,起初,居住在“幽都之北,广漠之野”,畜牧迁徙,以涉猎为业。
  何谓幽都?北方。
  北方以北,是那片大漠荒野。
  那么,有多北?
  原始资本积累阶段,鲜卑曾有过两次著名的南迁。
  第一次,宣皇帝推寅时(约东汉初年),“南迁大泽,方千余里”,这个地方,虽说宜居,若要建立国家,未免荒僻了些。不过,他计划着的下一场迁徙,未能成行,就匆匆魂归离恨天。
  鲜卑人,于是在大泽暂时安家。
  又过了几代。
  献皇帝年老体衰,自知无法成行,便传位给儿子诘汾,命其率众人南迁,“山谷高深,九难八阻”。
  去哪里?不知道。
  还要走多久?不知道。
  要去的地方究竟什么样?也不知道。
  那么,就一直在路上吧,直到遇见。
  日期:2016-12-06 19:20:59

  数年后,到了云中(今内蒙古托克托)。
  云中广袤无边,水草丰美,不时有胡笳声声零星飘过,但是,这片草原先前的主人,匈奴人已经不知所踪。
  一直以来,匈奴都让中原王朝很棘手,汉武帝前,时战时和,时恩时威,汉武帝时,姿态日趋强硬,犯我强汉,虽远必诛……匈奴自此退出历史舞台,分裂为南匈奴、北匈奴,南匈奴南下,归附中原王朝,北匈奴则远走中亚,欧洲。
  云中,距鲜卑人踏出第一步,已经走了四千里。
  不过,他们还是没能走出原始社会,以部落的形式聚居,后来,又用部落名字,作为自己的姓,比如独孤、贺兰、慕容、拓跋……
  他们没有诗词歌赋,没有绘画书法,没有丝竹管弦,没有百官各司其职,甚至没有文字,“世事远近,人相传授,不为文字,刻木纪契而已”,事情怕忘了,就互相提醒,或打个绳结,或刻一串符号。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