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成谶!亲身经历过一件细思极恐的事》
第1节

作者: 光暗森林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7-03-28 17:01:34
  《圣经》有言:神说,要有光,于是便有了光,可这是神仙玩的游戏,那叫“口含天宪”。用在普通人身上,最多只能叫“一语成谶”。
  2003年我还在某个乡镇工作。大约是秋冬季节,气温挺冷的某天,乡中学领导前来汇报说有个年轻老师病死了,死者是外乡人,家里也没什么人了,亲戚怕麻烦,要求就地安葬,等以后方便了再迁回原籍。
  学校遵从了亲戚的要求,找了风水先生四处看了看,选中了一块地,但最后在与地主协调时遇到了麻烦,现在要求乡里面出面说服地主。
  我们一行四人在泥泞的的机耕村道上步行了大约半个多小时,岔进一条树木杂草丛生的小路,继续行进了大约100多米后,来到一间简陋的单层木楼农户前。
  木楼远离村庄,单家独户,前面是一张不大的鱼塘,鱼塘占用了小许农田,依托山势用石块堰塞小山沟而成。

  鱼塘边有一处地势相对平缓的坡底------为什么要特别点出这块坡地,先给各位看官挖一坑,呆会再补。
  进入农户家时,户主和他十七八岁的儿子围着火塘正在吃早餐。房屋中各种生活物品摆放凌乱,基本没有家用电器,典型的贫困户。
  校领导中有人上过男孩子的课,与户主相熟,寒暄之后就直接说明来意,把死者的概况和困难介绍清楚,动员他让出山场墓地位置。
  在当地农村,一直没有向死者亲属收取墓地占用费的习惯,人们思想朴素,认为死者为大,一般情况下不会为难丧葬活动。但但本次来访的困难程度远远超出了我的意料。
  全程的说服和交锋话语已经忘了。总之,户主坚决不同意让出自己山场上一分一毫土地,死死咬住一个理由不放---儿子还小,山场边上埋了死人,担心以后儿子上山干活时害怕。
  我和校领导们所有好话已经说尽,基本上就差跪下来求人了,可他还是不肯松口。
  他儿子端碗坐在一边,自己也看不过去,说---爸,就让地给X老师吧,以前他也教过我,人家外乡人,来到我们这里教书,教出很多学生,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不能让他死无葬身之地,积点阴德吧。我长大了,我不会害怕这个老师的……
  最后,户主绷着脸,干脆连话也懒得说了,理也不理我们。
  无奈之下,我们只能告辞出门。
  死者出山的日期已经定在第二天,而丧葬用地还没落实,加上之前农户的态度非常顽冥不灵,让我心情烦躁。带着憋屈跟随大家走出门口,走过狭窄的鱼塘小堤坝---大约是刚刚经过20余米长的小堤坝,到达之前的平缓坡地时,我终于再也忍不住了,猛地指着坡地发恨出声说道---这样的人,怎么说道理都不通,一块小小的坟地都不肯让出来,如果有可能,就把X老师埋在这里,就让X老师以后在他家门口天天陪着他。

  说完,我就问校长,学校旁边还有合适的坟地吗?校长沉吟一下回答说没有。
  大家默然无语。
  下到机耕村道时,远远走来两个村民。校长小声说,那两人就是河对面村民小组的人,要不要问问他们?我点了点头。
  村民远远地和校长、书记打招呼,原来都是他们以前的学生。
  校长委婉地说起了为X老师找墓地的缘由,问他们有没有办法。两人很吃惊,啊?X老师不在了?喔,坟地?没问题,包我们身上……不过,我们的地都在河对岸,现在又没有桥,听老人讲抬棺材淌水过河不吉利,如果在河中间发生什么意外就很难搞了。我们再想办法吧?
  这时候,另一个年轻人说话了,啊,我记起来,我们小组在河这边有地的,不用抬棺材过河,下午我们回去和地主说一声,包我们身上了!

  我们四人大喜,连声道谢。这时候,我心中全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事情办成了,剩下的就是学校怎么运作了。当下,精神恢复抖擞。
  记得第二天召开一个比较重要的会议,各项议题完成以后,我陪着几个参会的村支书主任一起在食堂用餐。乡中学副校长也在座。
  十余年前,我们乡下餐饮无酒不欢,当然也就只能是米酒而已。支书主任负责村里面的全盘工作,很多事情需要他们配合参与,非常辛苦。每当召集他们来乡里开会,都要认真做好接待工作。
  就在我们吃饭的时候,昨天上午那个户主突然冲进政府食堂,满脸焦急地站在我面前,气喘吁吁地只有一句重重复复的话:“你不要让他们挖啊,我愿意了,我愿意了!”
  一见此人,我就想起头天在他那里受过的憋屈,故意摆起架子,晾他在一边,理都懒得理他说什么,只顾和几个支书主任边吃饭边谈工作。
  这人满脸卑微,陪着笑唠唠叨叨了半天,终于让大家听懂了他的意思。原来,另一个村民小组帮X老师找的坟地就在他家门口,现在他想阻止他们挖金井(掘墓),但掘墓人回答说又不是你家的地,关你什么事?你去找乡里面,如果乡里同意了,就换地方。现在,这此人愿意让出昨天学校和他协商的墓地。

  看他满脸大汗,估计是找我也找了很久才找到的吧。
  昨天你为难了我,今天我能不记仇吗?快意浮上心头,架子摆的更足,和支书主任主任谈完工作,又开始探讨村里的产业。
  足足过了有半个多小时,旁边一个交好的教办同志蠕蠕地劝说了----这个人是我的亲戚,还是照顾他全家人的感受,表个态让他们换个地方吧,就别让死人来为难活人了。
  话语轻,意思重。

  心腹发话了,还是要给点面子的。
  我沉吟良久,当着几个支书主任的面就将昨天的一幕巴拉巴拉出来,让大家知道这人的为人。户主一边听我教训,一边不断弯腰认错,足足又拖了他十多分钟,才说道----我不会跟你去的,你自己回去,自己跟他们讲,愿不愿换是你和他们的事。
  这人走后,几个支书主任纷纷大骂教办干部,说你这人怎么这样乱帮人,对这种自私自利的亲戚,活该就让死人就埋在他家门口。你看他认错了,那是形势比人强,他心里面真会认错吗?他永远不会改的!
  事情就这样过去了。

  第三天下午,乡中学班子来向我汇报工作,笑嘻嘻地说,真神了,X老师就埋在你当时生气说话的那个地方,一步不差!
  他们反馈:那天,那个户主从我这得到“指示”以后,从食堂一路狂奔回去,等到他满头大汗跑回家门口时,金井已经挖成,根本没有任何更改墓地的可能了,让他立即蔫了下来,连话都懒得说,直接回家关门睡觉
  -----我们这边农村有民间禁忌,传言墓穴只能挖一个,不可以在动锄头以后再更换地点,否则就会再次发生死人事件,去填原来的穴坑。
  副校长全程在场。他说,以后我们全校人都怕了你了!以后有事没事就别再金口玉言了。
  我目瞪口呆。从此也明白了一个道理,在情绪激愤的时候,万万不可以口出乱言。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