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版『一千零一夜』——每晚顺手捡出一个讲给孩子听的中国历史故事》
第20节

作者: 鲁西狂人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7-04-03 16:26:53
  64 起死回生
  有一次,神医扁鹊经过虢国,听到了虢国太子死去的消息,扁鹊来到宫殿外,问太子的侍从:“太子是患什么病死的?”侍从告诉扁鹊:“太子是血气运行不正常,突然发病而死。”扁鹊问太子死了多长时间了。侍从回答,从鸡鸣到现在还不到半天时间。扁鹊说:“请转告国君,我有办法让太子活过来。”侍从觉得不可思议,问扁鹊:“先生不会是骗我玩儿吧?”扁鹊说:“你如果不信,可以进去查看一下太子,他两腿一定还是热的。”

  侍从进宫把扁鹊的话禀报给了国君,国君亲自出来迎接扁鹊,说:“寡人听闻先生大名很久,一直无缘请教,还望先生能救活我的儿子。”说着说着就失声痛哭了。
  扁鹊安慰国君说:“请您放心,太子并没有死。”
  扁鹊用针刺太子的百会穴,过了一会儿,太子便苏醒了。扁鹊把自己制的药膏敷在太子的两肋,太子便坐了起来。等太子服用扁鹊配制的汤药二十天后,太子便恢复了健康。
  神医扁鹊能起死回生的故事,传遍了各诸侯国。扁鹊却说:“我并不是能起死回生,虢国太子本来就没有死,我只是帮助他恢复健康罢了。”

  取材于《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日期:2017-04-06 13:39:06
  65 讳疾忌医
  扁鹊进见蔡桓公,他站着观察了蔡桓公一会儿,说:“您皮肤间有些小病,不治的话恐怕会加重。”
  蔡桓公很不高兴,说:“我没有病,不要胡说!”

  等扁鹊离开后,蔡桓公对左右的人说:“医生就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来显示自己的医术高超。”
  十天之后,扁鹊又来见蔡桓公,说:“您的病已经到了肌肉里,不及时治疗会更加严重的。”
  蔡桓公又不高兴,根本不理睬扁鹊。
  又过了十天,扁鹊再次来见蔡桓公,说:“您的病已经在肠胃里了,再不治疗会继续严重的。”
  蔡桓公还是不理睬扁鹊。
  十天后,蔡桓公出门,扁鹊远远看见,掉头就跑。蔡桓公派人去把扁鹊叫回来,问他:“见了我你跑什么?”
  扁鹊说:“小病在皮肤上,敷点药就好了;病在肌肉里,针灸就能治好;病在肠胃中,喝汤药就能治好;但是病入骨髓,那是阎王爷管的事了,医生已经没有办法。”

  五天后,蔡桓公身体疼痛,派人去寻找扁鹊,扁鹊已经逃往秦国去了。不久,蔡桓公病重身亡。
  讳疾忌医的字面意思是,忌讳别人说自己有病,不愿见医生,后来引申为不愿别人指出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一般人都或多或少存在这种心理,这是一种不正确的人生态度,别人指出我们的缺点和错误,我们要虚心接受并改正,这样才不会酿成严重的后果。
  取材于《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日期:2017-04-09 19:38:46
  66 一狐之腋
  晋国大臣赵简子有一名家臣叫做周舍,他经常向赵简子直言上谏,当面指出赵简子的错误,他曾说过,他愿意做一个说直话、帮主公改正错误的忠臣。
  后来周舍死了,赵简子非常伤心,每当想起周舍,赵简子就会愁眉苦脸。他身旁的大臣们以为自己有了过错,让他不高兴,纷纷前来承认错误。
  赵简子感叹着说:“和你们没有关系,我听说一张羊皮也比不上狐狸腋下的一小块皮毛,一群俯首帖耳、唯唯诺诺的人也抵不上一个正直的、敢说真话的人,自从周舍死后,我再也没听到过有人当面指出我的过错。听不到自己过错,怎么可能改正呢?这样下去我的国家也快灭亡了,这才是我不高兴的原因啊!”
  后人便用一狐之腋来形容非常珍贵的东西。
  取材于《史记·赵世家》
  日期:2017-04-12 09:17:35
  67 襄子继位
  赵简子有许多儿子,他把训诫儿子们的话写在竹板上,然后分发给他们,要求他们熟读背诵,并告诉他们,日后会检查。一晃三年过去,赵简子突然想起了这件事,他便召来所有的儿子,让他们逐一背诵。可这些儿子们一句话也背不上来,甚至连那块竹板都不知道撇到哪去了。
  赵简子有一个小妾生的儿子名叫无恤,无恤竟然把竹板上的训诫一字不差地背诵下来,而且他一直随身携带着这块竹板。

  无恤的母亲是赵简子的小妾,名份很低,小妾生的孩子在古代称为庶子,按理是不能继承父亲的地位的,所以赵简子从来也没有注意到无恤。这件事之后,赵简子开始观察无恤这个儿子,他发现无恤不但聪明好学,而且胆识过人,比其他那些娇生惯养的儿子强上百倍。
  等这些儿子长大了,赵简子决定再次考察他们。他对儿子们说:“我在常山上藏了一个宝贝,你们去寻找吧,谁找到谁有赏。”
  儿子们纷纷骑马前往,可都一个个空手而归。赵简子问儿子们:“谁找到了宝贝?”这些儿子无精打采,垂头丧气。
  无恤站出来说道:“我找到了,这个宝贝就是常山,常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我们只要占领了常山,可凭借常山之险攻打代国,代国终会归我赵氏!”
  赵简子非常高兴,这个无恤果然是最合适的继承人,所以赵简子去世前传位给了无恤,这就是赵襄子。
  取材于《史记·赵世家》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