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战场秘闻:挑夫班》
第34节

作者: 何三刀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7-03-18 10:25:17
  15、三个老乡一台戏
  前文提到,美军新晋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是靠走陆军参谋总长马歇尔的后门才当上中将的,又靠他的师兄艾森豪威尔的提携,当上了四星上将,并做了远东总司令。
  古今中外的为人为官之道,其实原理相通,大同小异。
  下面我们把目光转到国内。朝鲜战争事关重大,影响极其深远,而有些决定一个人甚至一只军队成败毁誉的大事,往往只在于一念之间。还是让我们从源头来说起吧!
  1947年6月,经过一年的解放战争,我党我军已经打开了局面,向解放全国奠定了基础,蒋介石集团开始了疯狂的反扑。经过中央军委研究,决定从晋冀鲁豫抽调精锐部队,主动出击,挺进中原,开拓中原解放区,把战争引到国统区打。这是一次伟大的战略性进攻。
  执行这次战略进攻任务的,有著名的三路大军,一是刘邓大军(刘伯承、***),辖4个纵队;二是陈粟大军(陈毅、粟裕),辖3个纵队;三是陈谢大军(陈赓、谢富治),辖2个纵队,和38军,以及一个旅。三路大军用了半年时间,共歼灭国民党军19.5万余人,解放县城100座,创建了江淮河汉之间新的中原解放区,调动与吸引了国民党军90多个旅,完成了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统区的战略任务。

  我想说的是,指挥这三路大军的任何一个将军,解放后都非等闲之辈,其中刘伯承、陈毅是十大元帅(***同志本来也在授帅之列,当时毛主席准备为他设第十一大元帅的,但他以自己一直从事政工工作为由,坚辞不受),粟裕和陈赓是十大大将,谢富治是十大上将。
  谢富治主要是搞政工工作的,解放后当过云南省委书记,公丨安丨部长兼武警总司令,1965年担任副总理。他在军队中的人望不错,但在文丨革丨中犯了重罪,主要是迫害***,和搞臭名昭著的《公丨安丨六条》,以“现行***”罪行残酷迫害广大干部群众,导致三万人非正常死亡。他于1972年3月去世,当时党中央隆重致了悼词,1980年其人被定性为林彪、江青***集团主犯,决定开除党籍,撤销悼词,扯掉了覆盖在他身上的党旗,骨灰盒被移出八宝山。

  顺便说一句,与谢富治同时享受同样政治待遇的,还有一个康生。康生乃山东人,1925年加入***,众所周知的,他是毛主席的马列主义顾问,当过**中央副主席。1975年去世。1980年他被定性为混进党内的政治特务。
  康生从延安时期起,就怂恿和利用整风运动,迫害过许多人,文丨革丨中更是罪行累累。所以,别说把他的骨灰盒移出八宝山了,还在八宝山的时候,有人偷偷掀开他骨灰盒上的党旗,就发现他的骨灰盒上有着不少的痰迹,和烟烫的痕迹。这与跪在西湖边岳飞坟前的秦桧夫妇所得到的遭遇,或精神上的扒坟鞭尸,有多大的实质性差别呢!
  人必须做善事、做好事,别整人害人,这是一个有权有势的人的做人底线。至少,虽然死后臭名昭著,谢富治的骨灰盒,却并没有遭到人们的唾弃。
  这里说的就是谢富治,但是说的是刚刚解放时的谢富治,那个时候他显然还不是一个坏人,正在中国的政治舞台上红的发紫。红到什么程度呢?红到一个军长要再三找他“开后门”才能上战场的程度。求上门的人,是他的一个湖北黄安的老乡,是15军的军长。
  刚解放初期,人民解放军第15军还默默无闻,说得好听点叫“偏师弱旅”,说的难听点,直接可以称为三流的部队,当然他们可能自认为是二流的部队。其实这二流与三流的差别不大,因为没有打出自己的军威和名气,完全可以简称“15军是一支二三流的部队”。
  15军的军长姓秦,有熟悉他的人,叫他秦麻子,不熟悉的人,喜欢叫他“秦大刀”。前一个绰号是象形称呼,后一个绰号,是会意称呼。为了表示对一个老前辈和老革命的尊重,以后我们一律称他为秦大刀。
  还在红军时代,跟同乡的王疯子一样,他很年轻就当了连长,大约那时也才十五六岁,非常好动。有一次打仗,他没有捞着打仗的机会,就背着大刀去找营长,要求自己的连队也上战场。营长倒也干脆,说,好!你想上战场,自己拿着大刀上,但是你的连队不能上。
  年轻的秦基伟同志想了一阵,问,我一个人上战场,那就不是连长了吧?营长说,是呀,你别当连长了,不服从命令就不是连长了。
  小秦挠了一阵脑袋,脸也红了好几回,最后表态说:“报告营长,我不去了,我看还是当连长好。”

  秦大刀的绰号由此而来,没任何贬义。
  秦大刀同志是一员福将,他的经典典故有很多,这里先说两个。一次,他骑着骡子过独木桥,那时他已经是纵队司令了,可是骡子的政治觉悟很低,不因为他的职务上相当于军长就愿意卖命,因为这畜生有点恐高、怕水,任凭他的警卫员怎么打屁股,它就是撅着性子不过河。
  秦司令三十啷当岁,他想,老子连千军万马都指挥得动,妈的,你个蠢驴倒不听指挥了?妈的到底听不听命令,不听呀,老子给你执行军法!他掏出手枪,朝着骡子脑袋上方,就梆梆打了两枪。
  骡子是马与驴子杂交的产物,驴子很蠢被人叫做蠢驴,但是马的智商很高,故有老马识途之说。所以一头骡子的智商,取决于它到底是遗传它爹多一点,还是遗传它娘多一点。

  显然秦司令的座驾,是头聪明的骡子,它一听枪响了,赶忙就冲过桥去,让秦司令哈哈大笑,开心极了。
  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这事传来传去,传到刘大司令伯承同志耳朵里了,在一次开会时,他指着秦小司令的鼻子骂:“我都不知道怎么说你!你好歹也是个司令了,成熟一点好不好!妈的跟骡子过不去,你让部下怎么看你。”本来刘伯承不批评他还没事,这事后来就传到国际上了,成了国际笑话。
  无独有偶,刘邓大军的称谓扬威全世界,没过多久,秦司令又闯到***同志的枪口上了。那时他的部队刚解放郑州不久,这一天他吃过晚饭,慕名去看常香玉表演的豫剧,大家知道,豫剧是艺术,而艺术总是挺吸引人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