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版『一千零一夜』——每晚顺手捡出一个讲给孩子听的中国历史故事》
第15节

作者: 鲁西狂人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7-02-28 17:11:29
  46 懿公好鹤
  卫国有一个称卫懿(yì)公的国君,他非常喜欢鹤,他喜欢这种动物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连国家事务也不管了。在卫懿公的宫廷里,到处都能看见一群群昂首阔步的白鹤。地方官员们投其所好,想尽办法抓捕各种各样的仙鹤进献,卫懿公会对进献了上等鹤的官员加官进爵。
  卫懿公不但专门派人饲养仙鹤,还给这些鹤加封官职,提供俸禄,外出还有专门给鹤乘坐的马车。仙鹤与卫国大臣们的待遇成一样的了。为了供养这大批量的鹤,卫懿公每年都会增加税收,剥削老百姓,弄得卫国上下怨言四起。
  不久之后,翟国出兵讨伐卫国,卫懿公慌忙下令组织军队抵抗,可是士兵们全跑了。卫懿公问大臣们,这可怎么办?大臣们说,那让鹤去抵抗敌军吧!
  卫国组织不起有效的抵抗,翟国军队长驱直入,攻破了卫国都城,卫懿公自己也死在了战乱之中。
  古语说玩物丧志,凡事都有一个度,过度偏爱玩赏的东西,沉迷于无意义的事情,只会过多耗费人的精力,丧失积极进取的斗志,最终一事无成。

  取材于《史记·卫康叔世家》
  日期:2017-03-02 07:24:08
  47 子鱼论战
  宋国国君宋襄公野心勃勃,他想称霸于诸侯,先是攻打郑国,而后与楚国又发生了战争。宋国军队与楚国军队对峙于泓水一带,宋军布阵完毕时,楚军还在渡泓水河。
  宋国大司马子鱼对宋襄公说:“敌军人数多,我军人数少,趁他们渡河之际攻击他们吧!”
  宋襄公说:“我们是仁义之师,怎么能趁人家渡河时攻击呢?不行,不行!”

  楚军渡过河后,开始在岸边列兵布阵。子鱼劝宋襄公趁敌军布阵未完成时突然发起攻击,一定能取胜。
  宋襄公还是不答应,
  等楚军布阵完毕,双方这才展开作战,结果宋军大败,宋襄公的大腿也被射中了一箭。
  宋军在泓水战败,宋国人都怪宋襄公不听子鱼的建议。宋襄公却辩解说:“有道德的人,绝不趁人之危!”
  子鱼反驳宋襄公说:“主公,您根本不懂得打仗,战争是以取胜为目的的,哪管什么手段!面对强大的敌人,我们只有抓住有利时机,发起攻击才能取胜。如果你讲什么仁义道德,那就不要发动战争好了!”
  宋襄公在残酷的战争面前还迂腐地讲究仁义道德,结果大败而逃,这件事成了春秋各国的笑柄。

  取材于《史记·宋微子世家》
  日期:2017-03-04 10:00:07
  48 一鸣惊人
  楚證hong王继位当上楚国国君后,统治朝政三年,没有发出过一项号令,也没有任何政绩,整日寻欢作乐,而且还放出狠话:有谁敢来劝谏,杀无赦!

  楚国右司马伍举求见楚證hong王,说:“臣有件事搞不明白,想请教大王。”
  楚證hong王很奇怪,问:“什么事儿啊?”
  伍举皱着眉头说:“在南边的山上有只鸟,三年不飞,也不鸣叫,不知是什么鸟?”
  楚證hong王很明白伍举说的是什么意思,他笑着说:“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你先退下吧,我知道了。”

  自此楚證hong王亲自上朝听政,半年里废除了十条旧的政策,发布了九条新的政策,诛杀了大奸臣五人,提拔重用伍举等贤臣六人,很快将楚国治理得井井有条。之后,楚證hong王又率领军队先后打败齐国、晋国、陈国、郑国、宋国,楚證hong王最终称霸于诸侯。
  楚證hong王其实是一个很有政治头脑的君主,在他上任最初的三年里,他故意装作不理朝政,一味寻欢作乐,其实在这三年中,他观察清楚了哪些是阿谀奉承的奸臣,哪些是直言进谏的忠臣,哪些是有害无利的政策,哪些是需要改善的政策,当楚證hong王听政后,以雷霆之势改革朝政,因此达到了厚积薄发,一鸣惊人的效果。
  取材于《史记·楚世家》、《左传》
  日期:2017-03-05 07:13:02
  49 问鼎中原
  楚證hong王向北讨伐戎族,途经周国都城洛阳,楚證hong王故意在洛阳郊外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城里的周天子忐忑不安,他派周国大夫王孙满到郊外慰问楚军,顺便探寻楚證hong王的心思。
  王孙满到楚军大营后,楚證hong王傲慢地问他:“听说洛阳有九个鼎,每个鼎有多大多重啊?”
  鼎是古代用来煮东西的大容器,大禹用青铜铸造了九个大鼎,象征着中国的九州。拥有九鼎,也就代表着拥有统治整个国家至高无上的权力。楚證hong王问鼎的大小轻重,自然是想挑战周王朝的权威。
  王孙满并没有回答鼎的大小轻重,而是说:“天下兴亡,不在于鼎的大小轻重,而在于实行仁政的大小轻重。”
  楚證hong王不屑地说:“楚国所有兵器的锋刃加一起,也一样能铸成九个鼎!”
  王孙满反驳说:“大王难道不知道,这鼎是夏禹用四方进贡的青铜铸成的?以九鼎来代表国家,这只是个象征而已。王朝更迭不在于鼎的本身,而在于君主是否仁明。夏桀暴虐,所以九鼎迁到了商朝;商纣暴虐,所以九鼎迁到了周朝。君主仁明,鼎再小也会重得移动不了;君主昏庸,鼎再大也会轻得随意搬动。所以说,问鼎的轻重是没有用的,关键是要做一个爱民如子、施行仁政的君主!”
  楚證hong王被反驳得无话可说,率领军队回了楚国。从此后人以“问鼎中原”四个字来代表夺取天下的企图。

  取材于《史记·楚世家》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