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藏-沉寂两千年墨家秘闻重见天日,解密身边最特殊的职业》
第19节

作者: 鸿七龚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6-05-18 21:36:00
  萤火虫是一种小型甲虫,世界上有150多种,至今未被发现的50多。我国常见的有黑萤、姬红萤、窗胸萤,但是现在飞在我们脑袋顶上的这些,绝不是常见的种类!比起姬红萤那些,它们更加小巧,行动更有规律,身上的光也很特别。这种甲虫,一般是通过“灯语”交流和沟通。雌萤火虫会以很精确的时间间隔,向雄虫发出“亮、灭、亮、灭”的信号,时间间隔虽然很短,对于人来讲很难分辨,但对于它们却可以毫不费劲地准确判断对方的意思。大多数的萤火虫是有毒的。它们的唾液是一种高效的“麻痹剂”,当捉到猎物时,萤火虫用头顶上的一对颚(又称圈须,颚上面有沟槽),连续对猎物注入有毒的唾液, 使猎物失去知觉。

  我们都在抬头看虫子的时候,忽然觉得萤火虫群里有一种特别的更亮的光在一闪一闪,我感觉不对,低头一看,那老潘不知什么时候手里多了一把小型的拇指电筒。他在不停地向萤火虫群打着奇特的强光,一闪一灭间隔很快,就好像是某种信号。在那光线的变换之下,萤火虫群突然改变方向,分兵两路,一路密密麻麻堵在这石室唯一的入口处,形成一面萤火虫墙。另一路聚拢起来好像一条通身发亮的小蛇向那老者径直冲去。

  日期:2016-05-18 21:43:00
  “剧毒,躲开!”那老者一边说着一边举起手里的钜子剑,我只听到呼呼的风声。老者挥舞的钜子剑形成一股股非常强烈的气流,与此同时,萤光反射下,有紫色和绿色混合的细小碎屑如下雨一般漂浮空中,好像就是刚才看到木剑头部里那种奇怪颜色。也不知道是碎屑还是风的作用,那些小虫突然放弃了攻击,队伍也混乱了,快速地向石室更高处分散逃去。
  趁老者挥剑的瞬间,老潘一个打滚站了起来,冷笑一声。“致墨者从来不伤害墨者奇养的东西。我的这虫子,多了点儿,您可一个都不能伤到!”说完他又把灯光讯号传上去,萤火虫重新聚集,忽地又冲下来。老者举起钜子剑在我和张自成面前左右形成一座屏障,钜子剑上下飞舞,呼呼生风,阻挡着萤火虫的进攻。但是这次那些虫子却在我们眼前虚晃了一枪,转弯冲向站在一旁的徐星儿。
  日期:2016-05-18 21:46:00
  铺天盖地的萤火虫密密麻麻飞去,徐星儿快速敏捷地左右闪躲,还是被好几只落在脸上,转瞬间那张美丽无比的小脸肿起老高,变成了猪头。皮肤上长满了一个个首尾相连的大水泡,各个光亮透明,感觉轻轻一碰就能流出水儿来。

  徐星儿痛苦地叫了声,想用手捂住脸,可已经无处可碰。我大吃一惊,第一这小小的虫子怎能毒性如此之大,这才几只,如果那些都落在身上那还能有活命吗?第二,为什么老潘向自己人下手?他不知道张自成没被徐星儿杀死的事儿,难道是哪里出了问题,他看出什么来了?
  “大哥,你!”徐星儿从红肿的眼泡缝隙里看向老潘,声音中含着委屈和绝望。
  日期:2016-05-18 21:55:00
  “丫头,你手里没了武器,毒也用完了,留下也是我的累赘,还是去死吧!”
  老潘说完又从包里抽出一把短刀。这短刀不同于徐星儿的那把黑木剑,看起来虽然老旧,却相当威武霸气,杀气十足。我定睛一看,更是大吃一惊!这不是中国十大古刀之一,大夏龙雀的形状吗!我之所以知道这个,得益于爷爷对冷兵器的研究和对我孜孜不倦的讲授。大夏龙雀,刀长六尺三寸,刃长五尺,制作极巧,下为大环,缠龙为之,其首鸟形。关于它的出处说法不一,但是这东西真的存在过。苏轼曾有一首“宝刀匣不见,但见龙雀环”描述的就是它。

  老潘拿起刀直刺向徐星儿的心脏。与此同时,他又将手里的电筒释放新的进攻暗示,那萤火虫又向我们飞来。这下我明白了,楚墨者连奇养的动物都不愿意伤害,怎么能眼看着一条人命在眼前被夺走。我猜老潘想用徐星儿的命,去赌一个让那老者分神的机会。不过他那一刺真的是又快又狠,刀子就要到徐星儿胸前的时候,徐星儿突然向右一闪,刀从她身旁擦边而过,她的衣服刺啦被划开一条口子。因为已中毒在先,眼睛本身就剩下一条细缝儿,身体也摇摇晃晃,徐星儿有些力不从心。但却还能勉强坚持!几个回合看得我心惊肉跳,有心上前,却摆脱不了那些虫子。

  人心真是可怕,那老潘平常慈祥温和,现在却如此心狠手辣,一心想用徐星儿的死换一个赢的机会,想想真是满心苍凉。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