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藏-沉寂两千年墨家秘闻重见天日,解密身边最特殊的职业》
第15节

作者: 鸿七龚
收藏本书TXT下载
  “我看不用学你这个了,没用!第一这是墨子他老人家在战国时代发明的,只适用于那时候攻守城池的情景,就算他的墨家机关城也出自那个时代,我们也根本不可能用你说的什么挖地沟,攻侧门的方式破城!所以说,就算你们真的发现了隐灵洞,我们真的碰上了墨家机关城,学这个根本也没鸟用!”
  日期:2016-05-13 20:09:00
  “第二也是更重要的。墨子既然想要把他的秘密守起来,那么他一定是把这东西隐藏的越深越好,毫无痕迹,怎么可能还教你破城的方法,还写在书里一代代传下去,他这不是脑袋有毛病么?怎么可能呢?你都能知道的,肯定不是能破城的方法。所以,还是那句话,学这个有鸟用!”
  日期:2016-05-14 14:24:00

  徐星儿没搭理我,继续在白纸上画着,一边画一边讲。“这个是水甬,深四尺,封固埋于地下,间距十尺。剧毒,掉入其中瞬间肌肤烂裂,数秒毙,如果身边有人遇难,你要记得横竖十尺距离可能还会有下一个。这样的是疾犁投,长二尺五寸,粗两围,内藏细小铜箭,看到这玩意儿一定立刻趴下,不要跑,它们的密集程度足可以把你打成筛漏。这个尖圆形状的是涿弋, 弋长七寸,弋间六寸,剡其末……这个形状的是狗走,宽七寸,长一尺八寸,钩四寸,犬牙交错……”

  她在认真地讲了半天机械机关,额头上已经有小小的汗珠,脸色也变得微微透红。“如果我们进入的是千年前的墨家机关城,那么墨子留下的机械构造的基础很可能被应用于机关城中。这个很难理解吗?我告诉你的这些,你都记住了没有!这是性命攸关的大事儿!”徐星儿有些生气了,看她的样子还真有一点点可爱。
  日期:2016-05-14 15:10:00
  “小……星儿,如果楚墨者懂得守,你们为啥不抓个楚墨者问问机关城的构造,那不是比在这里猜测机关城究竟是怎样怎样的更有效率嘛?嗯,现在技术那么发达,我看电影里有一种让人什么都说的针剂,你们这么高大上的队伍,嘿……”
  “你知道楚墨者在两千年间所守护的墨子的秘密究竟是什么吗?”徐星儿突然冷冷地一笑。

  “你知道啊?”我蹭地站了起来。
  “这个秘密只有五个字!”
  “哪五个字?”
  “守护隐灵洞!”
  “就是说楚墨者也不知道墨子的秘密是什么,只是守护隐藏墨子秘密的隐灵洞,让那个秘密永远都不能大白于天下?”
  “不错!隐灵洞分内外两洞,外洞是楚墨者练功和商讨事宜的地方,内洞是墨者禁地,千百年来,谁都不能踏入过隐灵洞内洞一步!隐灵洞都是墨子带其弟子,或后几世弟子尊其意所建,建成后所有人都焚烧相关资料,对此终生缄口不言,更不知道他为什么要建那几个洞。”
  “我靠,也就是说,无论楚墨者还是秦墨者,谁都不知道墨子的秘密究竟是什么?谁都不会破解隐灵洞内洞的墨家机关城?那墨子他老人家的秘密,永远都没有一个人知道?”
  “差不多是这样。也许!”徐星儿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我,意味深长地说。“所以,在破城这个角度,没有人知道里面究竟会遇到什么?该怎么破?不要以为你懂得就比我多!”
  想着爷爷教我的另外12个所谓守城的牌面,跟她说的12个攻守规则以及机械机关大相径庭。我心里却已经渐渐有了点跟她不一样的想法。

  日期:2016-05-14 16:46:00
  我被徐星儿逼迫着一个晚上认识了很多生平从未见识过的机械机构,睡觉的时候脑袋都大了。一夜做了不少破机关城的奇形怪状的梦。第二天起床,那位大哥召集大家,竟然让我们都穿上普通的休闲装,准备出发去花山窟。
  本以为墨家隐灵洞玄而又玄,机关城地处复杂,我们怎么也要去无人区类似的地方探索秘境,万万没想到我们去的花山窟又叫花山迷窟,是个国家4A级景区,81平方公里,属黄山山脉的延伸。
  我和徐星儿,耿天赐跟那老大,我们四个一组,老二跟着另外几个人拿着装备,我们装作两伙游客,一起进入了花山谜窟。老大还装模作样找了个导游跟着我们。这导游特别热情,一出发就开始充满激情的讲述花山迷窟。
  “花山石窟群呈线性分布在新安江畔连绵的花山山麓,全长约5公里,现已探明的石窟只有36座。它的发现纯属偶然,在2000年的时候,当地农民上山打柴,无意中踏松了脚下沙土,土块纷纷滑落,露出石壁上深不可测的洞穴。当地政府听说此事,组织人力勘查,结果这组庞大的石窟群才得以重见天日。花山石窟点多面广,形态殊异,“规模之恢弘、气势之壮观、分布之密集、特色之鲜明、国内罕见,堪称中华一绝”,这一“谜”可谓是千古之谜,而这“窟”又可称得上是惊世骇俗的古建筑工程奇观。巧合的是,花山窟也位于神秘的北纬30度线上。同在这条神秘线上的还有:北大西洋百慕大三角海域、埃及金字塔及狮身人面像、亚特兰蒂斯大陆、诺亚方舟、死海、撒哈拉大沙漠、珠穆朗玛峰、钱塘江潮、神农架等。被誉为“北纬30度神秘线上的第九大奇观”。”

  这些不过就是旅游景点为了宣传自己景区的噱头,北纬30度上的东西多了,正好被它赶上在这个维度,我切了一声,把头转向一边,懒得听他吹牛,而我身边的耿天赐却眉头紧皱,听得非常认真,好像生怕错过一个字,让我感觉很奇怪。
  日期:2016-05-14 16:49:00
  “花山迷窟,关键在这个迷字。2008年11月5日,60余名中外专家学者聚首安徽黄山,试图破解花山谜窟扑朔迷离的不解之谜。参加首届“花山谜窟国际论坛”的专家学者,来自美国、英国等6个国家以及台港澳和国内各大机构,多为历史、考古、文化、文学、旅游、地质、地理、传播、宗教、环境等领域的权威。专家们实地考察后,围绕“花山谜窟”开掘年代、地质地理学考察与结构成分、技术考古方案设计、军事与宗教学探秘研究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却莫衷一是。花山窟的大小谜团目前至少已有50个,每开发一次,挖掘一点,就有新的疑问和谜团出现。花山谜窟的谜团主要在于:第一如此大规模的人工开掘石窟,而且又处在新安文化的中心地带,居然在历史上没有任何信息记录。它们是如何建成的?为什么要建造这些石窟?挖出的数以百万方石料去了何处?当年是如何开采和运输的?洞内有多处厚10厘米的石壁为什么不凿开而听任其挡在石厅中间?洞内石柱上的方型和圆型盲孔是做什么用途的,开掘者的身份又是谁?第二,与举世闻名的敦煌石窟相比,花山谜窟洞内没有壁画、没有佛像,也没有文字,更无任何史料记载,就是在当地的民间传说中也难寻其踪影。第三,至今无法解释洞内的潭水从何而来?如果是新安江的水,为何洞内水位要低于新安江水位2米?如果此水并不来自新安江,那又来自何处呢?第四,更让今人不可思议的是,花山有石窟36个,而在其东侧延长线的歙县烟村方圆4平方公里的200多座小山包中也发现了类似的石窟36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