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术之王:鬼泣出世,我国从古至今绝大部分在民间有明确记载的神秘职业》
第13节

作者: 冷得像风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7-02-11 00:49:22
  第九章、结束任务
  不知道发了多长时间的愣,我猛然想到自己在洞里所见的一切,急忙掏出笔记本电脑,连接上网线,之后我迫不及待的输入“巨龙剑客”。百度后却没有搜索到丝毫相关信息,只有名为巨龙的一些公司企业信息。不甘心的我,又输入“龙凤双玦”,关于这个词条在网上的消息确实不少,但大多是一些玄幻小说的标题名,或是游戏物品的名称,不知道朝后翻了多少页,忽然我见到一条关于龙凤双玦的标题下写着:龙凤双玦不是传说中的上古神兵,而是真正存在的中华瑰宝,它是勇气与力量的象征,拥有它的人可拥有通天彻地之能……

  看以这条消息,我的心略微定了一点。由此可见,之前所经历的一切都不是幻觉了,我迫不及待点开标题,只见后文继续道:“龙凤双玦分为龙玦和风玦,龙玦为龙形神剑,风玦为凤形神箭,为上古年间十二巫祖合力锻造用以对付妖祖东皇太一之神兵,巫妖之战结束后龙凤双玦辗转至汉武帝刘彻手中,后不知何故被赐予狼骑尉东方麟,之后龙凤双玦就再没有于人世出现,相传,它被东方麟埋于神龙埋骨之所,只有找到龙墓才能得到这两件通天神器。普通人无论男女老幼如能得此神器可延年益寿,方术修炼之人若能得则所修技能突飞猛进,超人类极限,达鬼神之境,所以欲寻通天之途,必得神龙之墓,但在进入神墓之前你必须击败潜伏于龙墓中的守卫,这些非人非鬼的生命只有汇集八大禁术最顶级的修习者才能最终击败他们,所以龙凤双玦绝不是轻易可得之物,获取有风险,行事需谨慎。”

  这篇发表于三年前的文章作者署名“巨龙剑客之后人”,这篇在别人眼里看来荒诞不禁的文章或者说玄幻素材,对我而言却有着肯定一切的作用。不过这篇发表于全华夏最大中文论坛的帖子点击率却寥寥无几,而且几个留言的人也极尽嘲讽之言,显然没一个人相信这个帖子里的任何一个字,而作者也没有任何答复留下,很难猜测作者写这篇帖子是何用意,因为泄露这种机密可能造成很麻烦的反应。

  我点开他的ID号,记下了其中所有讯息,当我再关上电脑时,脑子里对此事基本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轮廓,在这片山林中以巫师为主要力量的精英部队和另一帮为巨龙剑客守墓的人联合恪守着一个惊天的秘密。而我们无意中的闯入最终结果是他们三人被抹去了记忆,而我则是在他们认为已经被杀死灭口的情况下得以幸免。
  通过我在网络上查询到了与之相关的一些蛛丝马迹,此刻对我而言,龙墓、龙凤双玦、巨龙剑客可以确定都是真实存在过的讯息和事情。如果,如果我能获得拥有“通天之能”的龙凤双玦,那么是不是可以预示着在巫师这个族群里,我能做到其中的王者?
  成为最终的禁术之王。
  日期:2017-02-11 00:49:45
  我不是在瞎想,毕竟这一目标如此真实的出现在我的面前,当然,前提是必须找到那座龙墓,得到封埋于其中的龙凤双玦。
  我坐回床上点了支烟仔细回想着在山洞里所见的点点滴滴,估计记叙龙墓最重要讯息的地方就在那块诛龙碑的底部,可是我并没有对那上面的字留下任何记录,所以也无法去咨询相关专业人士,难道这根本就是一场水中望月雾里看花的“邂逅”吗?我觉得不甘心,只要有机会存在,其实人人都有获得的欲望,尤其是如此一个惊天动地的秘密,谁不想跨越凡人道,窥视鬼神之界?我要是真有了这样的本领,那真是死而无憾了,哪怕只有一天的时间呢。

  胡思乱想之下,我心里越来越痒,不过此事的难度是显而易见的,除了根本不知隐匿于何处的龙墓,根据常识判断达官贵人的墓穴尚且还有机关于其中防止外人进入,何况是神龙之墓呢?还有必须集合八大禁术最顶级的修习者才能击败的那些守卫,作者说了这些生命非人非鬼,或许就是那些额头上长有绿宝石的人类,这些人以两人之力就可以杀死十几个手持枪械的现代人,何况龙墓的守卫。我想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应该都远胜此地,我凭什么去通过他们的封锁?然而最重要的还不仅仅是这两个方面,因为一旦集合了八大禁术最顶级的修炼者,即便击败龙墓守卫,那么,谁才是最后应该得到龙凤双玦的人呢?这才是问题的核心所在,也是巨龙剑客封埋龙凤双玦时所下最关键的一步棋,想到这里我暗中惊叹虽然巨龙剑客只是一个早已死亡的古人,但其本领之大,心机之深却无不让我叹服,如果我要获得龙凤双玦,他其实就是我最直接的对手,面对着这样一位强悍的对手,我知道自己根本没有半点机会胜出。

  想明白这点我既有点沮丧也有一种解脱的感觉,将不切实际的目标作为自己的理想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断了念想对我而言反而是件好事。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